2019年,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了《中國教育現代化2035》,提出要在2035年建成服務全民終身學習的現代教育體系,形成全社會共同參與的教育治理新格局的教育發展藍圖。職業院校與社區教育作為教育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其協同發展不僅能夠促進教育資源的優化配置,還能有效提升公民素質和社會競爭力。本文通過分析咸寧市職業院校與社區協同育人的現狀,探討雙方在合作中面臨的挑戰和應對措施,為構建更加完善的學習型社會提供一些參考意見。?
一、咸寧市職業院校與社區協同育人現狀分析
(一)咸寧市職業教育和社區教育的發展現狀
1.職業教育發展現狀
咸寧市已形成了涵蓋高職、中職及職業培訓的多元化職業教育體系,轄區內有高職院校2所、中職學校10所(含兩所國家級示范中職學校),開設專業涉及11個專業大類、15個行業。為有效服務區域經濟發展,咸寧市職業院校積極圍繞省級戰略咸寧實施,深入分析地方產業發展,對接咸寧支柱產業、新興產業調整專業設置,提高專業和產業的適配性,為社會輸送了大量技術技能人才。
2.社區教育發展現狀
咸寧市社區教育起步雖晚,但發展迅速。2023年,咸寧市轄4縣1市1區,共有173個社區居委會,6484個社區社會組織,其中城市社區社會組織1890個,農村社區社會組織4594個,涵蓋公益慈善、生活服務、社區事務和文體活動等領域。這些社區服務中心和組織以居民需求為導向,開展了多樣化的教育活動,包括技能培訓、文化娛樂、健康養生等,有效滿足了社區居民的學習需求。
3.職業院校與社區協同育人現狀
近些年來,我市各類職業院校一直積極與社區開展各類教育合作。例如:咸寧職業技術學院通過校縣合作的方式,以“服務鄉村振興,助力脫貧攻堅”為主題,組織大學生暑期深入鄉村社區開展鄉村建設、教育幫扶、政策宣講等活動。咸寧職教集團與溫泉街道學府社區等聯合主辦首屆書法培訓班,激發社區居民的學習興趣,提高文化素養。赤壁市職業教育中心與社區合作,圍繞家政服務、電工焊接、計算機應用等多個領域展開技能培訓和指導,幫助居民提高職業技能水平,拓寬就業渠道。
二、咸寧市職業院校與社區協同育人過程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雖然我市職業院校與社區在協同育人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也面臨著一系列亟待解決的問題。
1. 合作機制不健全
社區教育需求面比較廣,涵蓋了嬰幼兒、青少年、中老年群體,涉及人文素養、文化教育、健康生活、信息安全、創業就業、休閑娛樂等方面。但目前我市職業院校與社區之間的合作,多數都是短期、淺層次的交流互動,缺乏系統全面的長期合作框架以及堅實的制度性保障,無法有效解決職業院校如何與社區進行對接、從哪些方面進行對接等問題。
2. 資源共享不充分
盡管職業院校與社區都具有豐富的優質教育資源,但職業院校所擁有先進的教學設施、專業的師資力量以及系統的課程體系等,往往難以精準地對接和滿足社區多樣化的教育需求。與此同時,社區的教育資源,如社區活動場所、實踐經驗豐富的居民、地域特色的文化資源等,在當前的合作模式下也未能得到充分的挖掘和利用。
3. 宣傳推廣不到位
多數社區居民對于本地職業院校所擁有的教育資源以及雙方合作的項目知之甚少,與此同時,職業院校在對外宣傳自身獨特優勢與鮮明特色方面同樣顯得力度不夠,未能充分展現其在教育服務、技能培訓、社區發展等方面的潛力與貢獻,進而難以有效吸引更多社區居民的廣泛參與和深度融入。
4. 缺乏政策支持與經費保障
目前,我市對于支持職業院校與社區協同育人的政策還不夠完善,缺乏具體的政策引導和激勵機制,不利于充分發揮雙方的合作潛力。此外,由于相關經費投入有限,導致項目難以長期穩定運行,影響了協同育人工作的整體效果。
三、職業院校與社區協同育人的路徑探索
(一)構建協同育人機制
1. 政策引導與制度保障
咸寧市政府應協調教育局、民政局、人社局、財政局等職能部門,圍繞職業院校與社區協同育人的戰略定位,進行頂層設計,出臺有針對性的指導文件和實施方案,明確考核機制,確保學校和社區在開展育人工作的每一個環節都有章可循、有據可依。
2.建立長效合作機制
職業院??梢耘c社區聯合辦學,成立社區學院,并明確雙方在協同育人中的職責分工和合作內容,建立長期合作關系。并通過廣泛開展調研,分析社區居民在各階段的學習目標和學習要求,設置多樣化的學習課程。
3. 資源共享
職業院??梢蚤_放校內的優質精品課程、先進的實訓基地、信息化的教學場地和高水平的師資隊伍等,為社區居民提供多元化學習服務。而社區可充分利用其豐富的文化活動中心、廣泛的網格布局、信息化的公共服務平臺等資源,為職業院校師生提供社會實踐、文化交流的機會。雙方形成優勢互補、互利共贏的良性循環。
4. 師資共建
在師資隊伍建設上,職業院校與社區應打破壁壘,共同構建一支既有深厚理論功底又具備豐富實踐經驗的師資隊伍。通過雙向掛職、互派講師、聯合教研等形式,促進教師間的深度交流與合作,提升整體教學水平。同時,鼓勵并支持社區中的行業專家、技術能手走進職業院校課堂,分享實戰經驗,豐富教學內容;職業院校教師也應積極參與社區教育活動,提升居民的專業素養與生活質量。
(二)強化資源配置,提供創新服務
1. 整合社會資源
職業院校與社區可以充分調動轄區內的合作企業、行業協會和各類社會組織等力量,豐富和完善教學資源。然后制定科學合理的資源配置方案,確保在開展協同育人工作時,能夠高效地利用各類資源,實現育人效益最大化。
2.創新學習模式
對城鄉居民多樣化的學習需求,職業院校與社區可以靈活開展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或者開設短期培訓班和講座、提供個性化學習咨詢和指導等。同時,職業院校還可以聯合社區舉辦各類工種的技能競賽、創新創業比賽,激發居民的學習熱情,培養出更多高素質的技術技能人才。
綜上所述,重視和完善職業教育和社區教育的協作育人機制,是構建全民學習、終身學習的學習型社會的重要支撐,是實現教育為民、教育惠民、辦成人民群眾滿意教育的有力保障。
(作者呂文吉 單位:咸寧職業技術學院,? 作者蘇海波 單位:咸寧市實驗小學)
編輯:hushaopeng
上一篇:
【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宣傳闡釋】改革開放是中國提供的重要全球公共品
下一篇:
咸寧建設中國桂花城的實踐與對策
咸寧新聞網訊(香城都市報記者徐浪通訊員張興)10月31日上午,市工商局組織事中事后監管聯席會議46家成員單位進行業務系統操...
咸寧網訊記者吳文謹報道:10月26日,在收聽收看全省三大都市圈建設推進視頻會后,我市隨即召開續會,安排部署貫徹落實措施,...
咸寧網訊:4月28日上午,新華保險召開“新華家園·頤養金生”壽險與康養業務協同啟動會,首次對外詳細闡述康養產業的規劃及最...
近年來,市委深入貫徹落實黨中央關于健全黨和國家監督體系的戰略部署,以推進巡視巡察上下聯動監督網試點工作為契機,積極探...
增量資金入市可期日前中國銀保監會相關人士表示,促進保險公司發揮自身優勢,為資本市場提供更多長期資金,允許保險資金投資...
8月8日上午,市委副書記、市長楊軍召開專題會議,聽取市城區污水處理有關項目方案匯報,研究部署城區水環境綜合治理工作。
楊軍專題聽取城市污水處理相關項目規劃要求加快構建高效完善的治污防澇體系咸寧網訊記者吳文謹報道:8月8日上午,市委副書記...
楊良鋒強調,要切實加強項目管理,加大項目服務力度,嚴格控制政府投資成本,把錢用在刀刃上,做到節約高效,確保項目建設有...
楊良鋒強調,要切實加強項目管理,加大項目服務力度,嚴格控制政府投資成本,把錢用在刀刃上,做到節約高效,確保項目建設有...
自2022年4月27日通山縣同湖北科技學院正式締結校地全域協同合作以來,雙方創新推行“四個維度”,開啟了全方位、寬領域、廣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