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時節,嘉魚縣渡普鎮的潯味堂現代農業產業示范園內,工人們用漁網捕撈羅氏沼蝦,銷往全國各地。羅氏沼蝦原產厄瓜多爾,其蛋白質含量很高,現成為當地餐桌上的時鮮。這源于嘉魚縣渡普鎮“小龍蝦+水稻+羅氏沼蝦”和“羅氏沼蝦+水稻+羅氏沼蝦”的“兩蝦一稻”綜合種養模式,在不影響水稻種植的情況下,實現了畝均產量可達200多斤,畝均增收2000元以上,以此構建出一條具有渡普水產特色、產出高效、產品安全、資源節約、環境友好的新型稻蝦綜合種養產業發展之路。
近年來,渡普鎮聚焦“兩蝦一稻”“七個統一”,即統一苗種、統一標苗、統一發放、統一技術、統一飼料、統一收購、統一加工和銷售,著力打造全省乃至全國“兩蝦一稻”養殖示范基地,通過充分利用稻田資源,實現“一水多用、一地多收、稻蝦共贏、穩產增效”的綜合效益,引導產業高質量發展,加速從“水產大鎮”向“水產強鎮”轉變。
一、多層面支持,讓項目有實打實的保障
一是政府主導。充分發揮該鎮交通區位優勢、資源稟賦,以該鎮2萬余畝蝦稻田為條件、為優勢、為基礎,鎮黨委、鎮政府高度重視“兩蝦一稻”種養模式的推廣,以鄉村振興為重要抓手,按圖索驥精準招引“鏈主”企業,重點引進投資6億元,規劃總面積11220.5畝,集水產養殖、加工及倉儲物流為一體的潯味嘉魚現代農業產業園項目,充分發揮龍頭企業牽引帶動作用。二是政策指導。為支持和推廣羅氏沼蝦養殖,將“兩蝦一稻”綜合種養模式申報為鄉村振興重點扶持項目,撥付700萬元銜接資金作為產業獎補,其中200萬元用于設施化標苗大棚的建設,500萬元用于本項目綜合種養模式的推廣,并制定出臺《嘉魚縣“兩蝦一稻”綜合種養獎補方案》和《嘉魚縣2024年羅氏沼蝦產業發展獎補細則》,在政策補貼每畝1500元(環溝面積)的基礎上,給予苗種費用補貼80%的優惠政策,根據種植養殖規模和投資成本,再適當進行補貼。同時,羅氏沼蝦商品蝦由潯味堂承諾以保底價(不低于市場價)進行收購。三是專班督導。鎮黨委、鎮政府高度重視產業發展,成立由主要負責人任組長,分管領導任副組長,水產技術推廣中心為成員的工作專班,由嘉魚縣湖畔沼蝦養殖專業合作社建立技術服務團隊,配合專班開展工作。建立日常工作聯絡機制,便于及時掌握“兩蝦一稻”綜合種養模式推廣情況。一方面為確保蝦苗質量,湖北潯味堂有限公司與浙江淡水水產研究所通力合作,負責蝦苗的繁育和發放工作,通過統一苗種、統一標苗、統一發放的方式,確保蝦苗質量可靠、數量充足;另一方面為確保農戶能夠掌握科學的養殖技術,該鎮聘請了來自浙江和潛江的養殖專家進行現場指導,由嘉魚縣湖畔沼蝦養殖專業合作社主導實施,從蝦苗投放、水位調控、餌料投喂、病害防治等方面提供全方位的技術支持。此外,還組建專業技術團隊,下鄉為農戶提供一對一的技術指導和服務。通過定期巡查、電話咨詢、網絡指導等方式,確保農戶在養殖過程中遇到的問題能夠及時得到解決,推動實現湖北羅氏沼蝦苗種從0到1的轉變。
二、多層面推廣,讓項目有實打實的發展
一是示范推廣。利用現有平臺,打造并建立羅氏沼蝦集散中心,縣域共推廣稻田養殖羅氏沼蝦面積近8000畝,池塘面積近700畝,實現市場推廣渠道規模化和統一化。通過“公司+合作社+養殖基地+農戶”的模式,聯農帶農助推發展水產養殖,以咸潘一級公路兩邊養殖區為基礎,重點扶持養殖大戶,借力全域國土綜合整治項目水田墾造區建設,打造“兩蝦一稻”標準化、高規格養殖示范帶。二是專家推廣。為確保“兩蝦一稻”種養模式得到廣泛推廣,渡普鎮積極組織動員大會,邀請專家進行宣講,重點開展了羅氏沼蝦養殖技術理論、養殖實操及現場觀摩等各項培訓課程,讓農戶了解該模式的優勢和潛力。同時,聯村干部通過進村入戶宣傳、發放宣傳資料、組織現場觀摩等方式,提高農戶對“兩蝦一稻”模式的認識,鼓勵農戶加入創新養殖模式的行列。三是品牌推廣。“兩蝦一稻”種養模式即養小龍蝦+養羅氏沼蝦+種水稻(或養羅氏沼蝦+再養羅氏沼蝦+種水稻)。這種新的模式可以在不影響原有種養殖的模式和產量、遵守國家糧食安全政策的前提下,在高溫季節(6-9月)充分合理利用稻田環溝,再套養一季羅氏沼蝦,通過科學管理和合理輪作,畝均產量可達200多斤,畝均增收2000元以上。目前,渡普鎮種養戶有25戶,環溝套養面積278畝,純塘養殖面積437畝,共計發放苗種9793952尾。該鎮將做好羅氏沼蝦養殖基地的示范引領作用,以點帶面、以面帶全,輻射全鎮,帶動周邊,逐步實現產業化、規模化。預期到2025年羅氏沼蝦水產養殖面積達到1萬畝,實現羅氏沼蝦年產量5000噸,年產值達到3億元,真正做到打造一個品牌,帶活一個產業,致富一方百姓。
三、多層面謀劃,讓項目有實打實的效益
一是經濟效益明顯。“兩蝦一稻”種養模式的實施,讓農戶實現了增產增收。與傳統稻田養殖相比,“兩蝦一稻”模式在不影響原有稻田構造和收成的前提下,增加了養殖收入。按照市場價格來看,羅氏沼蝦市場價格普遍在25-30元/斤波動,據養殖戶周家祥介紹,其羅氏沼蝦蝦苗在放養時平均只有0.15克,在水產養殖專家的指導下,平均重量可達40克,3畝田(含水稻種植)可增收11000元以上,實現了“一水多用、一地多收、稻蝦共贏、穩產增效”的綜合效益。二是社會效益明顯。“兩蝦一稻”種養模式的推廣,不僅提高了土地綜合利用率,還為嘉魚農業轉型升級開辟了新路徑。渡普鎮將以潯味堂為依托,吸引優質精深加工水產企業入駐,促進水產加工延鏈補鏈,推動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重點圍繞羅氏沼蝦打造集蝦苗孵化、成品蝦養殖加工、水產品交易于一體的魚類全產業鏈,為當地農戶提供更多的就業和增收機會,持續為嘉魚縣的經濟社會發展注入新的活力。三是生態效益明顯。羅氏沼蝦的養殖全程采用微孔增氧、循環推水,實現少用藥、零排放;羅氏沼蝦在稻田生態系統中可以起到清潔水體、促進有機物分解和養分循環的作用,從而改善水質和土壤質量;還能夠幫助控制稻田中的雜草和害蟲數量,減少對農藥的使用,實現農業生態系統的平衡和可持續發展。
(葉雨??作者單位:嘉魚縣渡普鎮人民政府)
編輯:hefan
上一篇:
激發全民族文化創新創造活力
下一篇:
職業教育:培育新質生產力的重要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