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數字經濟發展速度之快、輻射范圍之廣、影響程度之深前所未有,正在成為重組全球要素資源、重塑全球經濟結構、改變全球競爭格局的關鍵力量,在推動產業結構升級、做強產業鏈供應鏈創新鏈和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等方面起著重要作用。我國數字經濟發展較快、成就顯著,數字經濟規模已經連續多年位居世界第二。但同時也要看到,同世界數字經濟大國、強國相比,我國數字經濟大而不強、快而不優,特別是區域間數字經濟發展水平差距較大。對此,需因地制宜、精準施策,找到推動區域數字經濟協調發展的現實路徑,進而更好實施區域協調發展戰略、推動高質量發展。
需要看到,我們強調區域數字經濟協調發展,并不是要求各區域數字經濟發展的質量和水平都一致,而是更加關注有效釋放不同區域的優勢、著力縮小區域間數字經濟的發展差距,通過構建區域間協同發展和優勢互補的機制,形成區域數字經濟協調發展的格局。
從一定意義上看,數字經濟發展的區域差異也可以理解為不同區域處于數字經濟發展的不同階段。具體來看,西部地區的數字基礎設施仍有待完善,數字技術應用和創新水平相對滯后;中部地區的數字基礎設施水平略高,數字技術應用和創新水平在不斷發展;東部地區的數字基礎設施較為完善,數字技術應用水平和創新水平都比較高。
影響數字經濟發展的因素較多,尤其需要關注不同區域的產業結構和對外開放水平對數字經濟發展的影響。大力推動產業結構高級化能夠對中西部地區的數字經濟發展產生較大的正向影響,這主要是因為這些地區產業結構高級化的潛力及對經濟增長的帶動作用較大,一定程度上可以與數字經濟發展形成協同與互促。進一步提升對外開放水平則能夠對東部地區的數字經濟發展產生更為顯著的推動作用。
目前,中西部地區在數字基礎設施建設方面仍有較大發展空間,產業基礎也有待加強,可因地制宜,科學制定數字經濟發展的長期規劃與短期目標,在結合區域自身發展條件的基礎上,充分利用資源稟賦和成本優勢推動數字經濟發展;東部地區則可基于數字經濟發展的良好基礎,在尋求新的發展機遇和創新機會上有所作為。
歸根結底,區域發展的不平衡不協調是數字經濟在不同區域呈現出不同發展態勢的根本原因。我們既要把各區域數字經濟發展放到推動區域協調發展中來謀劃,又要將發展數字經濟作為推動區域協調發展的重要抓手。更好發展數字經濟,需要東中西部聯動發展,將中西部地區的低成本優勢、資源優勢與東部地區的技術、市場和數字產業優勢結合起來,形成優勢互補、協同發展的機制。
第一,著力提升區域經濟發展質量,在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中縮小數字經濟發展差距。區域數字經濟發展的不平衡和不協調是客觀存在的,持續縮小東中西部之間整體上的發展差距是實現區域數字經濟協調發展的關鍵。對此,既要明晰各地區的資源稟賦和現實基礎,找準各地區發展數字經濟的痛點和優勢,又要一體謀劃不同地區在發展數字經濟中的定位和作用,有的放矢、精準施策。重點是基于區域資源稟賦加快構建現代產業體系,推動數字經濟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發揮數字技術在推動產業轉型升級中的重要作用,使不同區域在激發經濟發展潛力、提升經濟發展質量的過程中發展數字經濟,逐步縮小現有差距。
第二,加大中西部地區新型基礎設施建設力度,夯實數字經濟發展的基礎。推動新型基礎設施建設是中西部地區發展數字經濟的重要抓手。中西部地區可考慮立足低成本優勢和資源稟賦條件,建設超大數據處理中心,以此帶動中西部地區數字基礎設施水平提升,同時降低東部地區的數據處理成本,實現東中西部數字基礎設施的協同發展。還要看到,目前我國數字基礎設施建設存在“重硬輕軟”的傾向,相關建設主要集中在硬件設施上,軟件設施的建設相對滯后,這不利于數字經濟的整體發展。更好建設數字基礎設施,需做到“軟”“硬”兼顧,既做好“硬件”,又提升“軟件”。此外,還需充分考慮區域數字基礎設施更新成本,避免因數字基礎設施的過度供給造成資源浪費。
第三,大力提升東部地區數字技術應用和創新水平,增強對其他區域的帶動作用。東部地區憑借技術、人才、市場、政策和產業優勢,可在數字技術應用和創新方面有所突破,為中西部地區提供更多可復制可推廣的寶貴經驗。作為我國數字經濟發展的高地,東部地區應率先承擔起攻堅克難的重任,加強政府、高校、科研院所與企業之間的技術交流與合作,營造濃厚的科研氛圍,積極推行“揭榜掛帥”等新機制;深入推進以“大智云物”為代表的新一代數字技術發展,加強數字產品、組織模式和商業模式等方面的創新,為數字產業化和產業數字化提供支撐;進一步健全數字經濟領域市場準入、運行和監管等方面的法律法規,加強對數字技術知識產權的保護,為數字技術的發展營造良好的市場環境和強有力的制度保障。
第四,進一步提升區域開放水平,積極開展數字經濟領域的國際合作。一方面,要擴大對外開放,在暢通數字經濟國際循環上切實發力,形成更加開放、安全、多元的數字貿易格局。支持“引進來”與“走出去”相結合,積極引進外資,高質量利用外資,更好發展數字產業、開發數字產品等,推動我國數字產品與服務“走出去”。另一方面,要加大區域間的開放力度,各地區要將自身發展放到國家戰略全局中考量,與現有的區域重大戰略和區域協調發展戰略相結合,因地制宜、因時制宜制定推動區域數字經濟協調發展的產業政策。同時,還要將推進城鎮化與區域數字經濟協調發展結合起來,使之形成相互促進的良性循環。
陳曉東??(咸寧日報綜合)
編輯:hushaopeng
“建議規劃建設武漢東站客運樞紐站,為整個鄂東地區出行打通便捷的南北向高鐵通道,促進鄂東地區區域融合、產業融合。趙利洪...
“今冬將現60年來最寒冷冬天、最嚴重降雪”“2008年以來的最冷一年”“這一切都與拉尼娜有關”……最近多個小視頻和帖子在微...
光明日報記者呂慎宋喜群王冰雅從古至今,西部地區對中華民族的生存與發展發揮著巨大作用:這里是中華文化的重要發祥地。2020...
作者:藍慶新(北京市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中心研究員)2001年12月10日,中國正式加入世界貿易組織, 20年來,中國...
至此,赤壁市開通城鄉公交線路33條,全面覆蓋赤壁市14個鄉鎮(街辦)、141個行政村,服務沿線約30萬城鄉居民。
咸寧網訊咸寧日報全媒體記者宋文虎報道:21日下午,出席市五屆人大三次會議的代表們認真審議了政府工作報告。大力促進“三帶...
李兵王小龍發展理念是發展行動的先導,是管全局、管根本、管方向、管長遠的東西,是發展思路、發展方向、發展著力點的集中體...
6月25日,省委副書記、省長王忠林主持召開省政府常務會議,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近期重要講話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傳達學習省...
楊軍在巡查長江嘉魚段時要求堅決扛起長江大保護政治責任咸寧網訊記者吳文謹報道:2月14日,市委副書記、市長楊軍帶領市直相關...
新華社北京11月7日電題:開拓新發展階段的美好前程——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新華社評論員站在“兩個一百年”歷史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