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精品乱码一区二区三区,国产精品人人做人人爽人人添,国模吧无码一区二区三区,久久精品国产久精国产

首頁 新聞 政務 圖片 要聞 聚焦 縣域 專題 文娛 科教 旅游 財經 論壇 名醫 招聘 數字報 新媒體 返回
首頁 >> 科教 >> 理論探討 >> 正文

建好扶貧車間 助力脫貧攻堅—— 咸寧市扶貧車間建設情況調研報告

來源:咸寧網 時間:2020-12-02 10:44

抓好扶貧車間建設,是帶動農民脫貧致富的有效途徑,是打好脫貧攻堅戰的務實舉措。今年6月,習近平總書記在寧夏考察時,對吳忠市紅寺堡鎮弘德村開辦扶貧車間解決貧困戶就業問題的做法給予高度肯定。扶貧車間把車間建在家門口,讓不少農民變身成了產業工人,實現了“務農、顧家、掙錢”三不誤,既解決了貧困群眾就近就地就業增收的難題,也解決了貧困群眾安于現狀、“等靠要”的問題。今年從5月份開始,我先后到各縣市區,通過實地走訪、召開座談會、訪談貧困戶等形式,對我市扶貧車間運營模式、生產效益、吸納貧困勞動力就業等情況進行了專題調研,看看發展難點何在?

一、全市扶貧車間建設基本情況

全市已注冊認定扶貧車間51家,主要從事飾品、配件等行業,輻射帶動148個村1446名農民就業,其中建檔立卡貧困人口597人,每年帶動村集體經濟增收65.75萬元。

1.依托特色“建”,推動產業扶貧。全市18家扶貧車間從事當地農特產品加工,年加工中藥材、楠竹等特色資源48011.2噸,產值6.53億元,輻射基地5.86萬畝。一是依托特色資源,發展特色產品。全市7家扶貧車間從事楠竹加工,生產竹青絲、竹炭等特色竹制品,經加工,每噸原竹產值由450元增加到1257.2元,實現了由賣原料向賣產品的轉變。如咸安區汀泗橋鎮大坪村投入240萬建成2000平米扶貧車間,以每年8萬元價格租賃給聚安竹制品有限公司,該車間就近收購花紋山竹農竹子,消化大坪村楠竹每年約20萬支,主要生產竹筷、竹席等半成品,年產值達2000萬,吸納24人務工就業,其中貧困勞動力8人,月均工資2500元。二是依托特色產品,發展特色產業。如通城縣關刀鎮道上村,依托云溪水庫優質水資源可生產最高品質云母片的優勢,引進通城縣云溪云母制品有限公司在當地建設扶貧車間,發展特色云母制品加工產業,解決就業人員18人,其中貧困勞動力9人,月均工資2200元。通山縣大畈鎮板橋村協力果業有限公司,投資1000萬元發展特色枇杷果酒加工產業,年產果酒500噸,2019年綜合產值1.6億元,不僅帶動該鎮2300余戶枇杷種植戶,還帶動了附近通羊、大路等鄉鎮枇杷產業發展。三是依托特色產業,延長產業鏈條。如赤壁市赤馬港鎮種植獼猴桃近11580畝,年產量達750萬斤以上。赤馬港工業園神山興農鮮果加工車間,依托該鎮獼猴桃特色產業,新建鮮果分揀、冷藏、包裝加工車間,吸納農村勞動力161人,其中貧困勞動力51人,延長了獼猴桃產業鏈條,年產值8600萬元。

2.創新模式“帶”,促進就業增收。各地積極創新扶貧車間生產管理模式,有效帶動了從業貧困人口人均年增收14200元。一是集中加工帶動。根據企業訂單或產品,組織貧困勞動力在車間集中生產加工。如崇陽縣湖北一窩瘋食品有限公司,進行訂單加工或來料加工,吸納貧困勞動力17人,人均日收入50-100元。通城縣鑫彬源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利用湖北玉立集團有限公司的有關產品進行集中加工,發展砂輪、磨具等產品,吸納周邊村民就業36人,其中貧困勞動力12人。二是居家計件帶動。將訂單和原料送到貧困戶家中,按件計酬,實行居家生產、居家就業。如嘉魚縣渡普鎮楊家咀村唯衣服裝加工廠,鼓勵貧困戶將服裝剪線、吊牌穿線等工作帶回家中加工。目前,該企業已吸納18人就業,其中貧困勞動力6人,月均工資2000-3000元。三是入股分紅帶動。引導村資金、村集體和貧困戶以土地入股等方式參與扶貧車間建設,貧困戶除了可得土地租金外,還可以通過在扶貧車間務工的方式實現增收。如咸安區汀泗橋鎮黃荊塘村利用村級集體經濟建設茶葉加工車間,2018-2019年共生產茶葉9800公斤,實現產值290余萬元,帶動貧困勞動力就業19人,2019年戶均增收4400余元。四是錯峰計時帶動。實施錯峰計時人性化管理。如崇陽縣青山鎮鋪前村扶貧車間設置工位30-50個,貧困戶隨到隨干,實行計件報酬,解決務工與照料家庭成員時間沖突的問題。該車間工人張青輝,現在務工月收入可達1800元,既照顧了患病的丈夫和兒子,又賺到了生活費,實現了穩定脫貧。五是龍頭企業帶動。發揮龍頭企業聚集帶動效應,興建扶貧車間。如湖北中健醫療用品有限公司在崇陽縣石城鎮、青山鎮等地建設扶貧車間12個,提供260個工位專門生產中健公司部分低值耗材和技術含量低產品,年產值4000萬元,2019年發放勞務費490萬元。嘉魚縣高鐵嶺鎮九龍村引進紫祥生物燃料有限公司建設生物燃料顆粒生產扶貧車間,年產值900萬元,每年為村集體帶來租金3萬元,帶動該鎮10個村40余名貧困勞動力就業。六是返鄉能人帶動。鼓勵支持外出務工能人返鄉創業,帶動貧困戶就業增收。如通山縣通羊鎮泉港村許善斗,外出務工創業10余年,他于2018年返鄉創辦發卡加工廠,吸納65名農村留守婦女就業,其中貧困勞動力31人,人均月工資達2500元以上。高新區橫溝橋鎮鹿過村程傳貴回鄉設立線鉆加工扶貧車間,吸納50余名農戶就業,其中貧困勞動力20余人,月工資2000-8000元,特別是車間轉卡部門的21名員工都是65-70歲老人,每人每天工資不低于50元。

3.落實政策“扶”,破解發展難題。一是落實優惠政策。如通城縣麥市鎮陳塅村玉書教學儀器扶貧車間,2019年減免稅收3.6萬元。崇陽已注冊登記扶貧車間獲得技改資金57萬元,同時,崇陽縣白霓鎮金星村崇陽利豐塑業有限公司扶貧車間2019年抵稅180萬元;崇陽縣青山鎮崇高科技有限公司扶貧車間生產用電每度電費0.47元,每度補貼0.43元,2019年全年節省電費38.4萬元。嘉魚縣對貧困勞動力在車間年收入達10000元以上的,按每帶動一名貧困勞動力獎補扶貧車間2000元的標準實施獎補。二是破解村集體經濟發展難題。如通山縣洪港鎮西坑村設立昱山竹制品加工扶貧車間,村集體獨立注冊運營,生產竹炭、竹筷等產品,年加工楠竹5000噸(占本村楠竹年產量的90%),年產值400萬元,村集體收益20萬元;吸納本村村民務工32人,其中貧困勞動力14人,年收入2-4萬元。三是破解資金周轉難題。如嘉魚縣康凱米業大米生產扶貧車間帶動就業13人,其中吸納貧困勞動力8人,年產值3000萬元,每年稻谷收購季節,資金周轉缺口超過1000萬元。2019年該縣協調農商行為車間提供貸款1300萬元,并落實財政貼息50萬元。截止目前,車間所屬基地已增加到4600畝,每年向王家巷村分紅5萬元。赤壁、崇陽、通城三個縣市扶貧車間共獲得貼息貸款837萬元;赤壁、崇陽扶貧車間獲獎補資金340萬元。四是破解內生動力不足難題。依托扶貧車間實現就業后,貧困群眾完成了“要我脫貧”到“我要脫貧”的思想質變。如通城縣關刀鎮高沖村的吳金霞,由于身體有缺陷,靠低保和殘疾補貼為生,經常受到歧視。進入扶貧車間后,每月能拿2000多元工資,找回了自尊,實現了人生價值。

4.加強統籌“幫”,助力鄉村振興。一是統籌基礎設施建設。如通城縣共投入2030萬元,建成52間鋼架結構廠房,以租賃的方式,優先供當地扶貧車間和就業車間使用,減輕了扶貧車間前期基礎設施建設方面的投入壓力。目前,該縣52間廠房入駐扶貧車間6家、就業車間46家,共吸納670余名貧困勞動力,人均年增收1.5萬元以上。二是統籌項目資金使用。赤壁市整合項目資金485萬元,為宇匯小龍蝦加工扶貧車間配套建成1000平米千噸級冷庫廠房、1000平米小龍蝦交易市場及配套設施。目前該車間年加工小龍蝦1000噸,醉仙蝦真空小龍蝦產值達到2000萬元,吸納當地農戶務工41人,其中貧困勞動力24人。三是統籌就業技能培訓。全市51家已注冊扶貧車間共有1085名員工接受就業技能培訓,比例達92.5%。如崇陽縣安排50萬培訓資金,2019年共為扶貧車間800余名員工提供崗前免費培訓。

二、存在的問題和困難

1.總體規模小,帶貧效果不明顯。總體建設進度慢,且多為技術含量低的產業,規模化發展有一定難度。縣域之間車間分布不平衡,其中崇陽縣30家、通山縣7家、通城縣6家、嘉魚縣3家、赤壁市2家、咸安區2家、高新區1家。整體帶貧效果不理想,全市認定的51家扶貧車間共帶動農戶務工1446人,其中貧困戶597人,占比41.3%;同期十堰市建成扶貧車間829家,吸納農戶務工24296人,其中貧困戶13460人,占比55.4%。

2.產業層級低,抵御風險能力差。全市代工車間24家,占比47%,主要生產服裝、醫療防護用品等,缺乏自主品牌和銷售渠道,對上游企業依賴較大。如嘉魚縣渡普鎮楊家咀村唯衣服裝加工廠,主要代工外貿服裝,疫情期間,只能靠零利潤代工爭取訂單。粗加工車間16家,占比31.4%,全部處于產業鏈末端,主要是果蔬、小食品等產品,產品附加值低,市場同類競爭壓力大。其它生產床上用品、家具、工藝品車間11家,占比21.6%。

3.政策落地難,生產運營負擔重。市級層面沒有出臺專門扶持政策,主要是各縣市區出臺一些優惠措施,參照當前唯一省級層面扶持政策——《湖北省“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建檔立卡貧困戶”扶貧小額信貸管理辦法》第4條,雖然明確了對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發放扶貧小額信貸,但由于該扶貧企業貸款未明確承貸行,且大多數“扶貧車間”缺乏有效抵押物、財務核算不規范,金融部門扶持積極性不高,導致該政策無法真正落地。如疫情期間,通城縣湖北玉書教學儀器有限公司積壓400多萬元教學儀器無法銷售,導致資金緊張。

4.監管不全面,員工權益難保障。少數企業逃避一些經費“支出”,不與員工簽訂勞動合同,也不為務工者買工傷保險等,導致務工群眾的利益未能得到全面保障。如通城縣關刀鎮藍極星廣告有限公司,有54人上班,如果按照每人每年300元的標準繳納雇主責任險,共需16200元,企業老板認為這筆費用會增加過多成本,而選擇不為員工購買保險。去年,在該車間上班的貧困戶潘某不小心摔了一跤,但是因為沒有購買保險,加上她本人舍不得花錢去醫院治療,不得已只能選擇在家靜養療傷。

三、加快建設扶貧車間的對策和建議

扶貧車間的潛力在創新,生命力也在創新。對咸寧而言,必須立足當地特色產業、傳統文化與農民技能等資源稟賦條件,不斷地創新合作模式和帶貧機制。

(一)建設上找準“三個依托”。一是“自然資源”依托型。堅持市場導向與本地資源要素結合,注重貧困地區優勢生態環境、自然資源的開發利用,切實避免同質化競爭和資源浪費。充分尊重當地自然資源稟賦和文化傳統,注重挖掘地方特色傳統文化,避免引入可能影響農業生產和農村生活的項目。二是“特色產業”依托型。依托當地特色產業,吸引地方行業龍頭企業,將生產線或加工點向貧困地區延伸,既延長產業鏈條,又帶動貧困戶穩定就業,確保扶貧車間成為融合產業發展的“金鑰匙”。三是“能人返鄉”依托型。充分發揮能人在外經商務工過程中積累的技能和資源,支持創辦扶貧車間,在引導發展自主品牌、彰顯地方文化、創新特色產品、提高市場競爭力方面下功夫,推動扶貧車間更加優質高效發展。

(二)發展上聚焦“四種模式”。一是“筑巢引鳳”模式。車間及基礎設施由政府出資統建,市場主體自帶生產設備,解決市場主體資本不足問題。二是“整體發包”模式。由村委會根據地方扶貧實際籌資建立生產車間及全套生產設備,招聘市場主體運營,保底租賃。三是“集體運營”模式。爭取政府、社會各方資金,利用舊廠房、舊學校等閑置資源設立扶貧車間,村集體獨立運營、自負盈虧,直接參與市場競爭。四是“業主投資”模式。尊重市場規律、經濟規律,通過親友、老鄉,利用商會、行業協會等平臺,招引市場主體在鄉村設立扶貧車間。

(三)服務上加大“五項扶持”。一是加大“政策”扶持。梳理整合行業部門政策,推動減稅免稅、用水用電補貼等政策資源向扶貧車間聚集。如扶貧車間吸納貧困勞動力就業,可給予1000元/人一次性吸納就業補貼;給予2000元一次性創業補貼;屬于返鄉創業的貧困人口,給予5000元一次性創業補貼。二是加大“項目”扶持。將扶貧車間建設作為加快扶貧產業發展和貧困戶就業的重點項目,優先立項審批扶貧車間項目,每年財政專項扶貧資金用于支持扶貧車間的比例不低于30%。力爭2020年新增扶貧車間數量不低于10間,帶動地方就業不少于200人。三是加大“金融”扶持。堅持財政資金引領、金融跟蹤服務等激勵措施,鼓勵金融機構為扶貧車間融資。如對帶動貧困人口10人以上,且穩定就業1年以上的扶貧車間,可提供不超過100萬元貸款扶持,并按3%的利率給予貸款貼息。四是加大“基礎”扶持。以優化發展環境為目標,全力整合國土、交通等行業部門項目,優先改善扶貧車間水、電、路等基礎設施。五是加大“培訓”扶持。堅持政府主導、校企聯動,采取以工代訓、訂單定崗培訓等方式,為扶貧車間提供上門培訓、免費培訓,對已經開展培訓的扶貧車間,給予每人每年4000元以上培訓補貼。

(四)管理上注重“六大方面”。一是完善認定機制。健全認定機制,并完善動態調整機制,對因企業經營不善等原因關門閑置或吸納貧困人口比例、就業人數達不到規定要求的及時取消認定;對新建扶貧車間及時認定。二是壓實監管責任。按照“縣級負總責、鄉鎮抓落實”工作機制,各鄉鎮要擔起扶貧車間日常管理責任,健全工作機制,建立好工作臺賬,同時駐村第一書記、村支部書記要履行好監管責任。三是加強規范管理。加強對扶貧車間運營情況排查摸底,建立健全安全生產制度,督促依法簽訂勞動合同,引導保險機構針對扶貧車間開發專屬保險,保障企業和員工的合法權益。四是發揮帶貧作用。扶貧車間要堅持扶貧性質,多渠道增設適合貧困人口就業的崗位,積極推動貧困戶等困難群體的就業,壯大集體經濟,帶動產業發展,助力鄉村振興,真正做到依托“小車間”帶動“大扶貧”、服務“大民生”。五是注重防范風險。將扶貧車間產品納入消費扶貧產品目錄,鼓勵全市黨政機關、企業等社會組織同等條件下優先采購。引導建立扶貧車間聯盟,形成市場共享、產品互補、資源綜合利用共建格局。六是加強考核督導。將扶貧車間建設情況納入年度扶貧成效考核,引導各地在扶貧項目謀劃上向扶貧車間傾斜。各部門應加強工作指導,幫助做好選址、產業引進、車間管理、入駐企業正常退出等工作。規范考核驗收標準,切實防止形式主義、官僚主義。

市政府副秘書長、扶貧辦主任 顧興旺


編輯:hushaopeng

上一篇: 【宋泓錫自然風水學研究心得之七】人間煙火,愛在廚房
下一篇: 中國自然風水學第一人金土皓

相關新聞

咸寧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① 凡本網注明"來源:咸寧網"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咸寧網,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咸寧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②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咸寧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③ 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新媒體

  • 打好組合拳,跑出加速度!?咸寧工業經濟奮戰開
    打好組合拳,跑出加速度!?咸寧工業經濟奮戰開門紅
  • 喜訊!咸寧多了一個“中國天然氧吧”
    喜訊!咸寧多了一個“中國天然氧吧”
  • 投資26億元!嘉魚縣官橋八組把大學辦到家門口
    投資26億元!嘉魚縣官橋八組把大學辦到家門口
  • 咸寧一地入選中國美麗休閑鄉村
    咸寧一地入選中國美麗休閑鄉村
  • 省級名單揭曉,咸寧這戶家庭上榜!
    省級名單揭曉,咸寧這戶家庭上榜!
<u id="mkfrf"></u>

          <p id="mkfrf"></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