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里辦起了這個廠,自己一年能增加3萬塊錢的收入,生活越來越有盼頭。”暮秋時節,赤壁市官塘驛鎮泉洪嶺村竹拉絲廠里,工人張伏興一邊將一根根粗壯的楠竹切割成段,一邊高興地對前來探望的赤壁市紀委監委干部說。
泉洪嶺村是赤壁市比較偏遠的貧困村之一,從2014年起,該村陸續發展了茶葉種植、光伏發電、羊和小龍蝦養殖等產業,于2017年整體脫貧。但由于脫貧時間不長,該村還存在著產業發展不夠扎實,村集體經濟收益及貧困戶收入不夠穩定等問題。
為了讓群眾的日子“過得穩、走得遠”,去年以來,掛點幫扶該村的赤壁市委常委、市紀委書記、監委主任方高文,積極與該村“兩委”班子一道尋找脫貧致富路徑,想辦法推動該村的扶貧產業。
泉洪嶺村青山環繞,漫山遍野都是楠竹,經與村“兩委”商量,決定以本地區豐富的楠竹資源為基礎,籌建一個竹拉絲廠。
“項目總投資預計180萬元,對口幫扶的省機關事務局可以幫助解決60萬元,剩下的120萬元缺口,我們再來協調想辦法。”從立項之初,方高文便積極出謀獻策,并通過召開項目現場會等形式,幫助解決林業用地手續、規劃設計、國土用地手續等問題,消除了建設扶貧車間的后顧之憂。
今年8月,泉洪嶺村竹拉絲廠正式建成投產,吸納了附近20余名農村勞動力前來務工,其中貧困戶8名,人平均月工資2000元左右。
“在家門口上班,最大的好處就是中午能回去給兒子做飯,還不耽誤自家種田種地。”該村貧困戶陳宏文的兒子前些年因一場車禍造成全身癱瘓。他說,以前自己在外地工廠上班,今年為了照料兒子,選擇留在了村里,知道村里辦起了扶貧車間,第一時間就來到應聘上班,做起了竹料捆扎的工作。
“村里有產業,村民就有活干,我們打贏脫貧攻堅戰就更有信心。”看著如今機器轟鳴、工人穿梭的景象,泉洪嶺村黨支部書記劉林充滿干勁。
如今,竹拉絲廠生產火熱,周邊省市深加工企業紛紛前來咨詢,生產出來的竹絲供不應求。車間日均能消化20噸楠竹原料,生產過程中的竹片、竹屑、竹尖等材料都能“物盡其用”。這樣的“胃口”,也帶動了周邊村民的楠竹收購,以往任由其在山間“自生自滅”的楠竹,現在成了村民們增收致富的“綠色銀行”。
“有了竹拉絲廠,每年能為村里增加10萬元的集體收入。”劉林介表示,準備再籌建一個竹筷生產車間,使楠竹由過去的粗加工向深加工轉變,帶動更多的貧困群眾實現就業增收。
通訊員 蒲軒
編輯:實習賬戶1
上一篇:
咸安聚焦群眾反映突出問題 嚴查群眾身邊“微腐敗”
下一篇:
南嘉處處“廉”花香 —— 嘉魚縣推進黨風廉政建設宣教月活動紀實
周瑞云整理洋泉畈位于赤壁市官塘驛鎮東北部,地處咸安、赤壁兩地交界處。上世紀六十年代至七十年代初,大搞水利基本建設,隨...
胡文霞(通山)漫山的竹林叢中,一條曲曲折折的水泥路蜿蜒前行,半天見不到一個人,偶爾會有一輛摩托車飛馳而過,那嘹亮的馬達...
○徐世聰尤斯怡通山縣廈鋪鎮地處鄂東南,屬于低丘陵林區,盛產楠竹木材以及紅薯等旱地作物。河東邊崗地上的店鋪稱“上鋪”,...
■朱麗平(通山)冬月的小雨時下時不下,天空忽晴忽不睛,山城頭頂的云層總是低低的壓著周邊的山頭,于是網上就有人發布了“晚...
本期央視《超級新農人》新媒體端專題節目中我們的主持人將會帶你了解青磚茶如何進化成“輕”磚茶楠竹制品如何多樣化發展,走...
歐陽安(赤壁)老家住在江南陸水湖畔幕阜山余脈之青楓嶺上,每逢清明,各家都會帶上個竹籃子,裝上些帶圓鑿印的黃紙、香燭、...
咸寧網訊(特約記者胡劍芳)藍天白云竹浪,天然綠色氧吧。為改變捧著金飯碗討飯吃的現狀, 2018年,該村引進浙江老板馬仁忠,...
周瑞云整理泉口村位于赤壁市官塘驛鎮北面的泉口河畔,是原泉口公社和泉口鎮政府所在地。魏忠賢老羞成怒,指使爪牙將彭天保逮...
徐浪陳蘭整理太平山屬幕阜山脈的一主峰,為鄂贛界山,南與江西武寧縣接壤,西與九宮山相連,主要景點在通山縣境內。據史書記...
張建華(咸安)從幕阜山脈縱深處迤邐而來的汀泗河,總是漫不經心的流過故鄉那片充滿靈性的土地。在故鄉的大地上行走,骨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