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周松清
核心提要:
黨的十八大報告提 出,“要提高領導干部運用法治思維 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化解矛盾、推 動發展、維護穩定能力”。法治思維 是指以合法性為出發點,按照法律 邏輯和法律價值觀思考問題的思維 模式;法治方式是指運用法治思維 處理和解決問題的行為方式。隨著 依法治國深入推進,法治思維和法 治方式已成為新時期治國理政的基 本要求和主導方式。安全生產法治 建設是將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運用 到安全生產工作中的具體體現,是 做好新時代安全工作的基礎保障。
2019 年 6 月,是全國第 18 個安 全生產月。國家以“防風險、除隱患、 遏事故”作為本次危險化學品安全活 動重點。中石化咸寧公司緊緊圍繞 活動主題開展系列活動,落實安全生 產主體責任。今年以來,危險化學品 行業事故多發,無不是生產進度、產 量、成本、利潤與安全生產的矛盾。 當前,企業安全生產工作正處于機遇 和挑戰并存的關鍵時期,有必要運用 法治思維方式,改革和破除不適應安 全發展的理念,學會依靠法治思維、 運用法治手段、落實法治規定推動安 全工作創新發展。
依靠法治思維謀安全。
法治思維說到底是將法律作為 判斷是非和處理事務的準繩,它要求 崇尚法治、尊重法律,善于運用法律 手段解決問題和推進工作。中國特 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人們的思想 觀念多元多樣多變,人民對美好生活 的向往與不平衡不充分發展,使各種 利益分歧、矛盾沖突相互交織,只有 法治才能有效整合各種張力、化解各 種沖突,為企業安全、和諧、穩定奠定 根基。依靠法治思維謀安全,就要認 真系統地學習安全方面的法律法規 及規章制度,特別是履行好《安全生 產法》、《消防法》所規定的動作。企 業應結合工作實際,及時的對當前安 全管理工作按照法律法規要求進行 辨識,對企業的安全生產規章制度進 行識別、修訂,徹底廢除與法律法規 和規章制度不符合的“土規定”“土做 法”,按照依法辦事的理念和邏輯,分 析和處理問題;要加強雙重預防體系 建設,健全風險識別防控和隱患排查 治理雙重管控機制,針對生產經營全 過程開展風險量化評估,分級分專業 建立風險(隱患)管控清單,確定防控 重點,實現風險辨識、評估、控制、監 控閉環管理。特別是要注意結合當 前安全生產任務、庫站環境和季節特 點,科學研判安全形勢,制定防范措 施,加強應急預案的演練,提高處置 突發情況的能力,不斷促進安全工作 提升;要加強安全法治教育培訓,對 安全管理中的矛盾和疏漏進行篩查,對安全生產重大事項依法決策、機關 依法指導、干部依法履職、上下依法 行動,形成謀劃安全工作遵法、處理 安全問題依法、抓安全工作守法的良 好氛圍,確保企業的發展始終在法治 軌道上高質量地運行。
2.運用法治手段促安全。
危時憂患易,安時憂患難。法律 制度是安全工作不可逾越的“高壓 線”,也是安全發展不可觸碰的“底 線”。我們要以法治手段和“禍患常 積于忽微”的謹慎心態促安全工作 落實、落地。一是要樹立法治管理 理念,把安全管理規范化、崗位作業 流程化、制度規范簡潔化、現場管理 信息化,把模糊事項變為可量化、可 操作、可評價的具體措施,培養員工 嚴細實恒的優良作風;二是要徹底 根治“低、老、壞”問題。安全工作隨 意、重復性問題始終難以根治,屢查 屢有。需要運用法治手段,設立嚴 格的考核獎懲機制促安全的自覺行 為;三是要運用法治手段解決熱點、 難點問題。在企業經營、網點發展、 證照手續辦理等難點問題上,充分 發揚民主,廣開渠道征求意見,堅持 以人為本,注重有效化解矛盾,切實 把隱患消除在初始狀態,筑牢安全防 線。
3.落實法治規定保安全。
法規制度是安全的保證,它是用 鮮血或是生命作為代價換來的結晶。抓安全必須認真嚴格的落實有 關法規制度,強化法紀觀念和紀律 意識,要依據法規制度抓好規范化 管理,促進制度規定落實,筑牢安全 底線;一是要強化執行意識,執行法 規制度不打折扣、不搞變通,自覺把 法規制度和上級規定要求落到實 處。如執行建設項目“三同時”管理 制度。將安全、環保、職業衛生、消 防“三同時”情況作為項目批復前置 條件,確保后續經營合規;二是完善 安全環??荚u機制,從嚴問責。要 建立對專業分委會、機關部門考核 機制,通過定期考評,促進專業分委 會對專業線條的安全監管;要進一 步完善對基層單位和各部門的安全 責任制考核辦法,并兌現相關考核, 對執行不力,造成事故的要啟動問 責機制,嚴肅問責。三是強化文化 引領。要牢固樹立“發展決不能以 犧牲安全為代價”的安全理念,人人 都把安全工作的法規制度當紅線、 當底線,一條條、一項項、一天天地 認真落實到位,切實擰緊“安全閥”, 真正守住安全工作的底線,為企業 高質量發展奠定堅實的安全基礎。 (作者單位:中石化咸寧石油分 公司)
編輯:chenguo
上一篇:
推進垃圾分類沒有捷徑可走
下一篇:
穩增長要立足于供給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