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1999年實行高等教育擴招政策以來,擇址新建校區成為我國不少高校緩解教育資源與辦學空間不足問題的重要舉措。受地理位置、辦學歷史、教育積淀等因素影響,一些新校區曾面臨缺少歷史積累和沉淀、學校文化斷層、文化生態失衡等突出問題。
歷經20多年建設,大學新校區文化建設的現狀如何,還面臨哪些主要問題?日前,筆者對建有新校區的大學的1200位教師和1500名大學生進行了調查。
調查結果顯示,當前大學新校區文化建設主要存在三大問題。一是面向師生開展的學校文化教育有待進一步加強。調查顯示,有72.2%的教師和72.0%的學生認為學校重視向他們開展學校文化教育,比例上還存在較大提升空間。
二是多元主體在新校區文化建設過程中的作用還有待進一步發揮。調查顯示,超過20%的教師和超過30%的學生認為,校領導、職能部門和二級學院領導、知名教授及廣大師生的積極作用還沒有得到充分發揮。
三是學校對校史文化資源的挖掘、整理與利用還不充分。調查顯示,有超過30%的教師和超過40%的學生認為,在大學新校區的建筑、道路和人文景觀中感受不到學校的文化與歷史。
針對上述問題,我國大學新校區有必要從以下幾個方面予以加強,從而更好地傳承學校文化。
重視和加強對師生的文化領導。要以共同價值觀為基礎進行制度文化建設,將學校文化嵌入學校內部制度及各種活動之中,積極打造校園文化領導共同體。要在師生中推進以學校文化為核心的價值觀共建、共享,增強大學文化對師生日常教學、科研和學習行為的引領。
進一步加強大學的文化管理。要加強學校文化建設與傳承的頂層設計,將大學文化傳承列入學校發展規劃,充分發揮好“主體載體、組織載體、制度載體、物質載體和文化網絡載體”五大組織文化載體的作用。統籌好學校文化傳承、地域特色文化吸收以及時代精神融合基礎上的守正創新與開放包容之間的關系;規劃好新校區建筑風格、建筑造型、景觀形態,對大學傳統文脈、文化品質及文化內涵做好復制、移植與融合工作。通過提煉老校區文化元素及校園文化主題,塑造既具有獨立個性與特色,又能有效傳承學校文化精神的校園建筑空間環境。重視校史資源的開發利用,打造薈萃學校核心文化的品牌活動,暢通校內優秀文化傳播網絡與渠道。
積極完善大學新校區傳承學校文化的機制。要建立健全校院兩級學校文化建設領導體制與校內多部門協同運行機制,將大學文化融入校園建設、學科建設、師資隊伍建設及學生活動等全方位、全過程,克服各部門各自為政的狀態,形成建設合力。建立健全多元主體參與的文化傳承機制,設計好不同主體在學校文化傳承中的主要角色、場景任務及活動內容。積極建立與完善學校文化素材充實機制,可安排專門部門負責定期收集整理學校發展過程中涌現的感人事跡以及校友畢業后踐行學校文化的典型案例,以此為學校文化建設源源不斷地提供素材。
精心組織設計面向師生的學校文化宣傳教育活動。要加強對師生群體的校史教育,精心編寫學校文化學習材料,積極納入教師入職培訓和學生的全校性公選課程體系。采取傳統媒體與現代媒體相結合的方式,從校院兩級精心組織設計不同層次、不同類別、不同形式的學校文化宣傳教育的活動載體與表現形式。可利用現代信息技術手段打造網上校史館或學校發展成就展,增進新校區師生對學校文化歷史脈絡和內涵意蘊的了解,從而更好地提升師生對學校文化的認同感和自豪感。要面向師生加強對校訓、校徽與校歌等典型文化符號的宣傳教育,準確闡釋與解讀校訓的精神內涵,詮釋校徽形象設計元素、構想及價值意向,向師生宣講校歌的創作背景、歌詞含義及精神內涵,在學校公共空間打造校訓、校徽等人文景觀小品,將誦校訓、唱校歌列為學校各種重大典禮活動的規定內容,以進一步提升師生對校訓、校徽、校歌等典型的大學文化符號的認同程度。
(原載《中國教育報》作者為任初明)
編輯:何珊
上一篇:
如何緩解學習緊張情緒
下一篇:
淺談小學生的心理發展特征及策略
咸寧網訊咸寧日報全媒體記者吳文謹、通訊員王遠遠報道:17日上午,市委黨校舉行2019年下半年主體班開學典禮暨“不忘初心、牢...
6月13日是今年的文化和自然遺產日(下稱遺產日),今年遺產日非遺活動的主題是“非遺傳承健康生活”。在文化和旅游部非物質文化...
劉源望(武漢)有一種傳承總是托舉著嫩尖尖累了的,都藏在袖子里在不經意時,落下還有一種傳承總是以一種集體謝幕的方式先把紛...
出隊旗、敬隊禮,齊唱隊歌,為烈士獻花,向烈士默哀并三鞠躬,為烈士獻詞……莊嚴肅穆,每一個環節都飽含著少先隊員對何功偉...
21日,政協第二聯組(民主黨派、無黨派人士)在討論政府工作報告時,皮定宇委員對咸寧中醫藥事業發展提出了六點建議:第一,...
咸寧網訊咸寧日報全媒體記者譚昌強、通訊員王遠遠報道:1日,市委常委、組織部部長徐小兵,為參加全市組織人事履職能力提升專...
搭上電商,非遺飛入百姓家——首屆“非遺購物節”述評(上)光明日報記者張玉玲“非遺直播”,叫好又叫“座”。“非遺購物節”...
穿漢服、逛國風集市等也引領了一波端午新風尚。微博投票:琴棋書畫、京劇、武術、舞蹈等國粹藝術580票漢服、團扇、國風美妝、...
”在拉薩市堆龍德慶區青少年活動中心舞蹈教室,伴隨著優美的藏戲唱腔,西藏自治區藏劇團藏戲演員達娃曲珍正向孩子們講解藏戲...
清明節來臨之際,赤壁市實驗小學在羊樓洞142烈士陵園開展“祭英烈、學黨史、跟黨走,傳承紅色基因,爭做新時代好少年”革命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