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語文,作文是一個繞不開的話題。但學生對于作文普遍存在畏難情緒,學生作文存在“假”“大”“空”的通病。如何讓學生的作文表達有“溫度”,讓文字充滿力量呢?
一、借力教材,學會選材
寫作的第一步是學會選材,教材提供了大量的素材。教師可以從教材入手,通過具體示例讓學生明白如何做到選材“準確”“豐富”“新鮮”。比如馬伯蕭的《燈籠》一文,作者從日常照明、鄉村藝術表演、年節歡慶和歷史文化四個方面選材,這些素材都是緊緊圍繞“燈籠”這一中心要素展開,符合“選材準確”的要求。在“準確”的基礎上,還可以教授學生選材課文、反向選材、引用時事等方法,通過指導選材讓學生作文符合“新鮮”“豐富”的要求。
二、搭建支架,范例教學
解決了選材的問題后,接著就是如何表達。這一環節依然是借用素材,我的策略是指導學生從教材習得方法遷移到自己的習作中,讓學生學會寫一篇文章到寫一類文章。在指導學生“如何描寫人物心情變化”的教學環節中,我結合課文《社戲》中關于寫“我”看社戲前心情變化的片段,先引導學生畫出“我”的心情折線變化圖,在折點寫上情節和對應的情感,將“我”的情感具象化,接著提煉出描寫心情“一波三折”的支架,再讓學生照葫蘆畫瓢填充具體的事跡和心情,仿寫片段描寫自己的心情變化,取得了不錯的教學效果。
除了范例支架,教師在寫作過程中還可以為學生提供問題支架、情境支架、結構支架等。
運用支架教學指導學生寫作,讓學生有“例”可循,有“架”可攀,一步步引導學生學會表達,最終在表達中將有形的“支架”內化為“無形”的支架,完成寫作表達的飛躍。
三、熱愛生活,傾注情感
遲子建曾說:“我熱愛世俗生活,安然過著自己的小日子……寫小說是蠻有情調的事,如果一個作家的生活過得無滋無味,那么寫出來的東西也必然是乏味的。”教師要引導學生發現生活的美,繼而發現學習的美,喚醒學生對生活的感知力。一個人只有對生活和他人予以關注,傾注情感,他的表達才會有溫度。我在教學《如何突出人物的特點》時,以同桌為寫作對象,先讓學生仔細觀察同桌的言行舉止、衣著打扮,抓住其最突出的特點,從正面描寫和側面烘托的角度入手為同桌畫像。因為寫作對象是朝夕相處的同窗好友,學生寫作熱情高漲,又加上《劉姥姥進大觀園》中關于眾人“笑”的范例支架,學生筆下的文字溫暖動人。比如學生寫道“她特別愛笑,一笑便露出兩顆小貝齒,眼睛彎成新月,眼底閃著微光”,文字間盡顯蓬勃的生命力,潛藏著珍貴的同窗情誼。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從教材出發,精選素材,以我手寫我心,在生活中感受溫度,在作文中表達溫度。
咸寧實驗外國語學校 楊靜
編輯:何珊
上一篇:
淺談使用新教材,教師需做哪些準備
下一篇:
讓思維插上想象之翼 ——怎樣寫好想象類作文
最近,一篇名為《生活在樹上》的浙江省高考滿分作文引發網絡熱議。然而,滿分作文究竟應不應當承擔指揮棒式的導向作用?評判一...
《知己知子》內容簡介:多年來在跨文化的語境下,作者運用教育學理論和理念,結合個人養育孩子的親身經歷和經驗,通過對周邊...
學生在寫作想象類作文時,可以根據題目要求,圍繞一個集中而鮮明的主旨,具體而詳細地寫出想象的內容,包括時間、地點、人物...
2日,鄭慧芬接受咸寧日報全媒體記者采訪時說,語文學習要靠積累,作文教學中要給學生插上想象翅膀,幫助學生提高自己的想象力...
崇陽縣第三小學陳利平老師是一位以匠心雕琢教育初心的守望者, 24年的辛勤耕耘,讓她收獲了很多成績。
以“帥作文”大賽為依托,全縣各中小學生的文學素養和寫作能力得到進一步提升,一批彰顯個性的優秀作文被挖掘出來,一批有創...
語文,是每個孩子學好其他科目的基礎。
通過此次作文競賽,給學生提供了一個展示自我的平臺,讓學生享受到寫作的樂趣,激發學生課外閱讀的興趣,讓閱讀與師生們息息...
據悉,咸安區已成功舉辦三屆征文活動,持續為咸安區30多萬名中小學生提供競賽平臺,有效激發了中小學生的閱讀和寫作熱情。
6月21日下午,在咸安區外國語實驗小學報告廳內, 8名即將畢業的小記者領到了自己的稿酬和證書,他們雙手接過證書,臉上溢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