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海橫流,歲月成碑。在這日行月移的時光里,香城學校九年級語文老師王穎如同一顆沙粒,在這廣袤的“學海”中磨煉。磨煉之中蘊藏著是她滿貫式收獲,本質式改變和革新式成長。
研學名著促提高
王穎說,她初入教師行業,就像海灘上的一粒沙子,平凡而又渺小。
在教學上,她深知初中的語文除了大量的積累識記以外,更側重于對學生的理解、分析、欣賞與綜合運用的能力培養,所以她積極參加教研活動,研讀教學名著,多聽課,多鉆研教材,集中別人的優點確定自己的教學思路。
在不斷學習的過程中,同科的老師們也給予她很大的幫助,在一次次的磨課中,她不斷地成長著。
王穎把學習思想融入到課堂之中。如在講授朱德的《回憶我的母親》的公開課中,她針對這篇課文中出現的一個特別句式——“還”字句,根據“還”字的作用進行深度教學。
她打破了傳統的教學模式,設計了一個“扣詞分析法”教學,首先向學生解讀“扣詞分析法”,再展示文本中的“還”字句,讓同學們根據這些“還”字句說說這些句子刻畫了一個怎樣的母親?作者對母親有什么樣的情感呢?最后談談作者是運用了怎樣的寫法來寫這篇文章的呢?
根據這個“還”字句, 由形象到情感再到手法,一環扣一環,最后再回頭讓學生帶著講解后的新認識,重新讀一下開頭展示的“還”字句,看看是否情感有所變化,并試著讓學生舉一反三,問學生本文還可以圍繞哪個字來分析,以此來檢查學生的接受情況。在這樣的過程中,學生們經過深入的探尋與羅列,便無形之中增加了知識的含量,增加了厚度與深度,展開了豐富的知識層面,從而增強了閱讀興趣,使得師生在一堂小小的語文課中,共同成長,共同進步。
又如,在八年級上冊的古詩詞《如夢令》的學習中,王穎也融入了“板塊式教學法”,她構思了三個板塊:讀中入境,想象溪亭日暮、藕花深處、驚起鷗鷺的畫面——拓展讀詞《如夢令·昨夜雨疏風驟》,掌握方法——比較閱讀,仿寫短韻疊句訓練。
這不同設計中的板塊,步步為營、層層遞進,形成了清晰明朗的教學過程。這樣的板塊設計,一節課就是幾個板塊的組合,其教學過程就是“塊”與“塊”之間的碰撞,“感悟”與“感悟”之間的延續,最高境界是出人意料,而又渾然一體。
“上王老師的課,不僅能夠學到知識,更是一種身心的享受,特別快樂。”學生們紛紛表示。
無私關愛獲好評
“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
王穎明白,沙礫的成長需要付出,在教師這條成長路上也離不開付出,而教師對學生無私的愛,就是教師對學生的付出,也是師德的核心即“師魂”。
在實際工作中,王穎時時處處注意觀察學生,通過各種渠道了解學生,力爭做到因材施教。
學生的優點,即便很平常,她也會盡力地去表揚;學生的長處,哪怕很普通,她也會努力去開掘,培養他們的自信心。日常上課時,王穎會與學生共同訓練朗讀,帶著他們標記好節奏、停頓、重音,要求他們要在理解的基礎上去讀出情感,并且還會進行范讀或是和他們一起合作去讀。
同時,她組織了“讀書分享會”,學生們一個個積極主動參與進來,平常很內向的孩子,也能上臺來說上兩句。
“記得是在七年級剛上古詩詞時,我鼓勵同學們主動站起來朗讀,讀出自己對詩歌的感悟和理解的情感。”王穎回憶說,這時,她發現班上后排的金同學將自己的右手半舉半放,低著頭,很羞澀。
于是,她走到金同學的旁邊對他說:“起來試一試,老師相信你!”
在王穎和同學們期待的目光下,金同學緩緩站起,大聲地開始朗讀。在金同學的朗讀聲中,王穎發現他是一個非常具有朗誦潛力的孩子。后來,王穎從金同學身上的優點入手,想方設法增強他的自信心,從不吝嗇關愛的眼神和信任的鼓勵,經過不懈努力,金同學開始愿意在班集體的各個方面展現自己,并且語文閱讀理解能力也不斷地提高。
2021年,我市舉辦紅色經典誦讀活動,金同學代表咸寧市香城學校取得了全市二等獎的好成績。
群文教學結碩果
平凡的沙子想要在蚌殼中化身成璀璨的珍珠,還需經過自身不斷地成長,而青訓營和名師工作室正是王穎成長的平臺。
2022年初,王穎進入咸安區青年教師成長訓練營和陳婭蘭初中語文名師工作室進行學習。她和一群語文人一起聽課評課,一起共讀一本書,一起共寫一篇文。
這一年,工作室多次組織了研討交流活動,讓她見到了很多優秀的語文教師,學習了多篇教研文稿,聆聽了多堂優質課。
在學習之中,王穎閱讀了《名作細讀》、《閱讀教學藝術50講》和《群文閱讀教學的理論和實踐》等書,通過對書中理論知識的理解以及對名師的仿課訓練,她從一開始只能直接模仿《錢塘湖春行》的教學,到后面能夠獨立地結合書中理論知識對課堂進行重構。
在《群文閱讀教學的理論和實踐》一書的學習中,王穎針對“群文閱讀教學”的概念進行了反思和復盤,這一模糊的概念在她的頭腦中也不斷清晰起來。
王穎積極參加了全市第五屆初中群文閱讀教學成果評選系列活動,所撰寫的教學設計和論文獲得了優秀獎和三等獎。
去年7月,湖北省教科院開展人教版教材“活動探究”單元活動設計評比活動,王穎認真研讀教材,撰寫的九年級上冊第一單元教學設計,被評為省級三等獎和市級二等獎。
去年9月,初中語文群文閱讀課題開題儀式暨集體備課研討活動在市香城學校舉行。在課堂展示中,王穎以誦讀為主要途徑,指導學生誦讀方法,引導他們從理解意象入手去品味情感。
在一次次的誦讀指導、小組合作和分享交流中,王穎真切地感受到了“群文閱讀教學”這種新的教學模式的魅力所在。
去年11月,王穎參與了由咸寧高新實驗外國語學校舉辦的“基于新課改 融合信息技術的新型教與學模式”優質課競賽活動。她立足于課本對杜甫的群詩進行了群文設計,引導學生在語文實踐活動中,通過閱讀、比較、推斷、討論、表達等方式,讓學生感受文學語言和形象的獨特魅力,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
王穎說,最動人的平凡不是默默無聞,也不是忍辱負重,而是處在蚌殼中依舊渴望成長為珍珠,并為此不斷追逐。
咸寧日報全媒體記者 王恬
編輯:何珊
上一篇:
譚曉芬 芬芳潤心田
下一篇:
嚴燕:追星趕月育桃李
男女之間是否存在著純正的朋友關系,一直以來都是人們茶余飯后談論的話題。跟王女士大學同學,開學沒多久就認識并相熟了,大...
有些感情是無須言語的,有些故事是須有原型的。在一個培訓班上,認識了一位兄長,我給他取了個綽號“高富帥”。率真,是“真...
“讀書分享活動營造了師生之間熱愛閱讀的氛圍,通過閱讀,同學們能激發出更多的智慧火花,獲得更多的寫作靈感。該校相關負責...
作為一所普通的民辦高中,我校錄取的學生中考成績普遍不高,大部分都在400以下,但我校以“先學后教,以學定教,當堂達標”的...
9月30日下午,咸寧高新實驗外國語學校邀請專業心理咨詢師葛冰潔為七年級全體師生舉行了一場“為青春插上隱形的翅膀”的心理健...
嚴格規定:每位參加集會的同學進入會場時,由專人在門口負責測量體溫,參會同學在簽到本上簽字,由籌委員的同學分發參加會議的...
問卷收上來,教授一統計,發現:第一題有10%的同學選A, 10%的同學選B, 80%的同學選C。愿你,老有所依,老有所樂,安度余...
每天早上天沒亮就起床,她第一個到教室陪著學生們早讀。咸寧日報全媒體記者劉珊珊。
23年的迎來送往中,她默默堅守平凡崗位,用行動和愛心詮釋一個普通老師的敬業與奉獻。
在教《青春的情緒》這一課時,為了提高課堂教學的趣味性,讓學生在體驗中探究,并牢固掌握新知,汪美麗創設了一個情境: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