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喜歡春天里的蒲公英,它們平凡,卻擁有著最肥沃的生命土壤,只要春風吹來,那漫天的種子就會乘著風,將教育的成果吹向每一個角落。”在自己的教育手記中,艾細葉老師寫下了這樣的詞句。
櫛風沐雨二十五載,艾細葉步履輕盈,書寫著絢麗多姿的教育人生,艾細葉孜孜以求,不懼艱辛,以奮進在道路上的行者之姿追尋著教育的詩與遠方。
延伸學習視角
22日,當清晨的第一縷陽光灑向通山縣豐饒的原野時,剛踏出校門艾細葉準時搭上了開往山區村小的校車,等待她的是大山深處幾十個渴望知識的孩子。
艾細葉是通山縣富有鄉闖王中學的一名英語教師。富有鄉是通山縣較偏遠的鄉鎮,離縣城有20多公里,山路蜿蜒,坐車要1個多小時。
面對學生和家長期許的目光,艾細葉干勁滿滿。每次備課她都要查閱很多資料,想方設法讓學困生“吃得飽”、優等生“吃得好”。艾細葉的用心工作,得到了學生、家長和學校的一致認可,工作也越來越忙。
“最忙的時候,要從早上8點一直到晚上9點,給三四個班級孩子上課,只有吃飯的片刻才能稍微喘口氣”。艾細葉說。
任教兩年后,艾細葉勇挑重擔擔任班主任,她揮灑汗水,播撒希望,得到了領導和家長的一致好評和高度贊譽。
“當你面對學生的時候,教師就是教育。如何把英語教‘活’?如何讓學生快樂學英語?”這是艾細葉從教之初思考最多的問題。
在艾細葉看來,課程的根本任務是立德樹人,教育的目的是培養人、發展人和成就人。怎樣才能讓課堂豐富、生動起來?恰逢新課程改革實驗,艾細葉懷著滿腔熱情投身到教育改革的熱潮中,積極吸納新理念、新思路,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并通過現代化教育技術與英語教學的整合,不斷增強課堂教學的情境性、直觀性和生動性。在此基礎上,她引領學生將視野從英語教材、英語課堂延伸到課外,將英語學習的視角伸展到廣闊的生活空間。
于是,在艾細葉的課堂上,課本劇、情景劇、話劇等輪番展演,讀書會、故事會等相繼舉辦,課堂頓時變得立體、豐富,學生學習英語的積極性被充分調動起來。緊接著,她創造性地讓“生活”走進英語教學,把知識點“鑲嵌”在豐富的活動中,全方位培養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和英語實踐能力。
設立游戲課堂
在教育探索過程中,艾細葉始終保持著“向前沖”的姿勢。在她心里,教師不僅是實踐者更是思想者,為此,她從不間斷地用自己的筆寫下思想的軌跡,將自己實踐的感悟提升到理論的高度。
2011年秋天至2021年春天,是艾細葉在通山縣實驗中學任教的“黃金十年”。她經常在分享會上說:“在這里,我遇見了更好的自己。”她先后被咸寧教育局授予優秀青年教師榮譽稱號、通山縣教育局評為模范班主任、通山縣骨干教師。期間,多次輔導學生參加各級英語競賽獲獎。
艾細葉始終傾心教育、傾力教學、傾情愛生。她在全校的師德演講會上說:“教育,讓我更加美麗自信。”斯言懇懇、斯意切切、斯心縷縷,讓聽者無不真情觸動。
為了消除學生對英語的畏難情緒,艾細葉下載了一些英語動畫,讓孩子們在游戲和娛樂中感知英語;一個簡陋的英語角也在學校誕生,孩子們逐漸學會了用“hi”“hello”互相打招呼。根據學生的認知情況,艾細葉還會細化每堂課的教學安排。
“孩子們在輕松愉悅的氣氛中學習,循序漸進掌握知識并能在生活中運用,很有獲得感。”艾細葉的心血沒有白費,一段時間后,她發現孩子們愛學英語了,讀課文、課堂發言的聲音也越來越大。
在日常工作中,艾細葉每每讀到一篇好文章,接觸到新信息、理論,她總是迫不及待地與學生分享、交流,引領他們不斷成長。她所帶的班級,教學成績明顯提高,學生在各類考試比賽中出色出彩。
“不管未來的教育如何變化,不變的都是我們對于自身的允諾和期許,而任何的期許都莫過于遇見更好的自己。作為教師,要真正成為學生的引路人、互動者、對話者、幫助者和陪伴者。”艾細葉說。
激發學生潛能
“從今天開始,我就成為你們孩子教育學意義上的母親。作為孩子的母親,就一定要給他最好的教育。”每年秋季開學,艾細葉會給全體家長的一個承諾。
這樣的承諾,艾細葉在成為教師那一天起,就開始堅守。在她那里,每個孩子都是寶貴的,她關注的從來都不是少數學生,而是每一個孩子。
“讓每一個學生成為他自己。”這一直是艾細葉的教育教學理念。
多年來,艾細葉一直在尋找著理想的答案,也在倒逼她不斷尋求新的突破。在她看來,教書育人是個系統工程,對于中小學生而言,知識的掌握固然重要,但更要培育學生的興趣,激發學生的內在潛能。理想的教育就是要創新適合學生全面發展、個性發展、和諧發展、可持續發展需要的教育,不斷引導學生樹立堅定的志向和理想信念,為高尚人格的形成奠基,最終讓每一個學生成為他自己。
為了創造適合每一個孩子的教育,艾細葉因材施教,不斷地將英語教學進行調試,最大限度滿足不同學生的成長需求。2015年,她將國家課程與校本課程相結合,構建形成了“ILE”(inquirylearning探究性學習、life生活、experience體驗成長)課程體系,為學生提供學習菜單式多元課程。
在學生眼中,艾細葉是老師,更像媽媽。
2007年,艾細葉來到通山縣大路中學帶初三畢業班。孩子們緊張的學習被她的愛緩解了,一周至少要給學生加餐兩次,燉一次湯;幾乎每天叫學生早起晨練,陪著他們一起跑步。班級里的單親、留守孩子多,她總是給這些孩子貼心的愛護,噓寒問暖;每到節假日,她卻顧不上休息,在這些孩子的家中來回家訪。
在艾細葉的班級里,最好的氛圍就是以愛育愛。
“學生學會了愛別人,自然也就懂得愛自己、愛生活。”艾細葉說。在她的倡導下,“英語文化周”應運而生,逐漸又拓展出“快樂英語人”等主題活動,這也已成為學校獨放異彩的校園文化。
以“愛”為核心的“快樂教育”為孩子們插上了理想的翅膀。“以愛育愛”的教育思想在校園的每一個角落都綻放出艷麗的幸福之花。艾細葉說:“教師職業的魅力在于人性的光芒。對于不同學生的熱愛、尊重、理解、期待,這些都是教師在陪伴守護過程中與學生心靈的碰撞。”(咸寧日報全媒體記者 朱亞平)
編輯:胡慧娟
上一篇:
下一篇:
訪全國優秀教育工作者龍杰
全國優秀教育工作者、湖北省優秀教師、咸寧市骨干教師、咸寧市模范班主任、咸寧市高考優勝個人、赤壁市名師……11日,記者來...
新的學期,新的班級,新的面孔,一切都是新的開始,怎樣才能讓學生很快適應新的環境,讓花兒朵朵綻放呢?老師不認識學生,學...
愛生如子女“王老師,快到教師節了,我們姐弟倆來看看你,這些營養品您別舍不得吃,平時一定要保重身體,感謝您13年來對我們...
“‘喜歡’”是相互的,教師對學生的感情要純真、要深厚,愛自己的學生就像父母愛自己的孩子那樣用心、那樣用情,才能真正地...
國家優質課比賽二等獎、湖北省骨干教師、湖北省教育學會先進個人、咸寧市學科帶頭人、湖北省優質課比賽一等獎、咸寧市巾幗建...
最近我和一些當老師的朋友聊天時,他們說現在學校的老師特別是一些班主任老師有不敢管學生、不敢批評學生、讓學生放任自流的...
她是班級的組織者和教育管理者,更是學生健康成長的引路人,作為咸寧市橫溝高中的一名數學老師兼班主任,余莉有著最生動、最...
近日,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關于進一步減輕義務教育階段學生作業負擔和校外培訓負擔的意見》(以下簡稱“雙...
俞娟,通山縣實驗中學教師,湖北省語文學會會員,咸寧市骨干教師咸寧市模范班主任,通山縣優秀教師、師德標兵。學生自主自立...
胡雯君,咸寧市教育科學研究院英語教研員,中國教育學會會員,湖北省教育學會先進工作者,咸寧市優秀團干,咸寧市骨干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