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農村,一些基層干部通過開展一些活動化解干群矛盾。這本是件有利于加強干群團結和促進農村和諧穩定的有效舉措。然而,筆者目睹的一些情況卻不能不令人擔憂。
前不久,某單位與某村在征地過程中,引發了一些群眾的抗議。為解決群眾矛盾,一些干部采用了“借酒談心法”。
所謂“借酒談心法”,即公家出錢,單位領導擺上酒席,邀來有意見的群眾,大家邊吃邊喝邊談心。
效果如何不得而知,反正目前已先后請了兩次,準備再搞一次。
筆者認為,干部們重視群眾的聲音,重視干群干系,同時想方設法加強溝通,化解矛盾,這種出發點是好的,然而做法卻不可取。不說“借酒談心”是否會造成當面說一套,背后搞一套的局面,有一點可以明確的是,“借酒談心”會在農村助長公款吃喝之風。中央三令五申,明令禁止領導干部動用公款吃喝玩樂,基層干部并不能例外。
更可怕的是,在“借酒談心”至酒酣耳熱之際,勾起煩心事,輕則口出狂言,醉話傷人,重則失去理智,大打出手。因酒醉惹出事端在農村并不少見。這不僅不能化解矛盾,反而給干群關系更添“鴻溝”。
“借酒談心”不可取。期望有關單位和農村基層干部能認清其危害,及時“剎車”,改用更真誠的、合理合法的方式溝通干群關系,化解矛盾。(聞杰 瀟寒)
編輯:Administrator
上一篇:
由“一錢斬吏”想到
下一篇:
建立宣教新機制 形成倡廉大合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