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寧網訊 記者劉國華、宋文虎、焦姣、特約記者徐大發報道:3月16日,華能通山南林21.6萬千瓦光伏復合發電項目現場,一根根水泥柱“頭頂”光伏電板有序排列,蔚為壯觀。
“上面發電,下面發展農業,可實現雙重經濟效益。”項目經理許強強介紹,預計5月份并網發電,首年發電量可達 3.4億度。
同步推進的還有通山曉泉10.5萬千瓦和楊芳林10萬千瓦農光互補項目。
光伏發電,通山一直走在全市前列。先前建成的中廣核通山大畈光伏電站(含二期)、104座村級光伏電站等都在正常運行中,去年共發電3億度。
通山屬于典型山區縣,發展工業優勢不足。近年來,通山創新發展思路,充分利用豐富的資源條件,大力發展新型能源產業。截至去年,通山新能源產業總裝機規模達40萬千瓦,實現發電4.8億度。
初春的大幕山,野櫻花次第開放,風電輪不停旋轉。2019年7月,裝機容量為5.8萬千瓦的風電站在此并網發電。
“一座風輪轉一圈產生2.6度電。”該風電場相關負責人說,去年發電1.1億度。
利用風能,通山經驗豐富。早在2007年,就建成了內陸地區首座高山風電場——九宮山風電場。
建設國家新型能源之都,通山從未放慢腳步。
通過多年不間斷努力,投資近百億元,裝機容量140萬千瓦的大幕山抽水蓄能電站項目,于今年2月16日正式動工。
“正抓緊推進17.8公里專用公路建設。”項目指揮部相關負責人說。
同時,總裝機容量120萬千瓦的洪港抽水蓄能項目已列入省“十六五”中長期發展規劃,現已完成項目外部制約因素排查和生態紅線調整。
水可蓄能,亦可直接發電。通山現有水電站48座,年發電量約8000萬度。
“最終目標是建設千萬千瓦級新型能源之都。”縣發改局相關負責人說,實現這一目標,要“核蓄風光儲”一體化推進。
近些年,通山堅持做好大畈核電廠址保護、科普宣傳等,目前該廠址被列入國家核電中長期發展規劃廠址保護目錄,只待“內陸核電恢復建設”政策到來。
編輯:hushaopeng
上一篇:
下一篇:
赤壁:打造優化營商環境高地
咸寧網訊記者吳文謹報道:17日上午,市委教育工作領導小組召開第二次會議,市委常委、宣傳部部長閆英姿主持會議。要定期研判...
咸寧網訊咸寧日報全媒體記者王恬報道:21日下午,市委副書記、市委政法委書記蔣星華來到市五屆人大三次會議通城代表團,與代...
科學家表示,他們已經成功使用一種水生植物制造出氫氣,并希望最終能成功利用植物來發電。
上世紀六七十年代開始,國家鼓勵發展小水電,且有諸多優惠政策,通山抓住契機,大力發展小型水電站,到2000年,小水電發展達...
10月3日,中廣核通山大畈光伏電站基地,一塊塊深藍光伏發電板鋪滿空地,在陽光照射下熠熠生輝。
”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通山縣委書記石玉華說,通山始終高舉“山通水富、綠色發展”的大旗前行,步伐鏗鏘,作為不斷。為實現...
咸寧網訊記者鄧昌爐、宋文虎、特約記者孔帆升、徐大發報道:11月19日,初冬的大幕山依然滿目蒼翠。“綠色是通山的最亮底色,...
2月16日,通山抽水蓄能電站項目開工活動在通山黃沙鋪鎮舉行,該項目綜合投資達102億元,是通山迄今為止單體投資額最大的能源...
咸寧日報全媒體記者劉文景鄧昌爐特約記者孔帆升通訊員徐世聰編者按:從山重水復到山通水富,從窮鄉僻壤到宜居樂土,從溫飽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