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文征程中,如何避免“干部干,群眾看”現象,走出“政府買單,群眾不買賬”窘境?
咸寧的答案是:以“共同締造”理念助推文明創建工作。
一條心、一塊干、一起拼。我市充分調動市民群眾參與創文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有效激發創文的內生動力,把創建全國文明城市變成人民群眾“自己的事”。
共同建設、共同治理、共同享受。具體到實踐中,表現為始終注意突出人民群眾的主體地位,以多方參與提升創建水平、以長效機制確保創建成效,激發出蘊藏在群眾中的創造偉力,共同締造美好環境與幸福生活。
共同建設,人人出力
日前,在咸寧大道學府華庭路段,20余名“紅馬甲”正忙著清掃垃圾、撿拾煙頭、清除污垢……
忙碌的身影中,年僅7歲的“紅馬甲”章銘鴻格外引人注目。他在母親周芬的帶領下,仔細巡視綠化帶,不放過一片垃圾。
“通過參加潔城活動,培養孩子愛城、護城意識。”常參加志愿服務活動的周芬說,要帶著孩子,一起為城市潔凈出份力。
這隊“紅馬甲”里,還有一對父女組合。志愿者李釗帶著女兒李書瑤,也正忙著和垃圾“斗爭”。
領導干部帶頭干、群眾參與合力干。“萬人潔城”的不同場景里,都有群眾的身影:
泰鑫名苑小區內,居民龔女士拿起掃帚,加入志愿者的隊伍;尚城國際小區里,居民王女士帶上自家小鏟刀,清理墻面“牛皮癬”;溫泉路小區中,居民游先生拿著抹布,清潔垃圾桶……
“隨著‘萬人潔城’活動的持續開展,越來越多居民主動參與。”岔路口社區黨委書記金冬梅說,大家從“旁觀者”變為“行動者”,全民上陣、共潔家園,共同創造美好環境。
“共同締造”,核心在“共同”。從根本上講,就是要解決好美好環境與幸福生活“為了誰、依靠誰、成果由誰共享”問題。
我市以共同締造理念推進文明創建工作,不斷拓展人民群眾參與創文的深度和廣度,充分調動人民群眾參與創文的積極性,帶動大家一起拼、一起干。
樓道的整潔清爽,有群眾的主動清掃、長效保持;道路的安全暢通,有群眾的積極參與、共同努力;廣場的和諧有序,有群眾的遵規守矩、自發維護……
如今的咸寧,沒有與創文無關的事,沒有與創文無關的人。人民群眾把創建全國文明城市當成“自己的事”,爭當城市文明的參與者、踐行者和傳播者。
車站路社區八旬老黨員李其林,每天堅持“一看二記三問”,維護小區衛生、秩序,像年輕人一樣不遺余力。
問及為何一把年紀了還這么拼?李其林說,作為咸寧人,為小區變得更好盡一份力量是應該的,只要身體條件允許,會一直干下去。
共同治理,人人參與
“房頂修繕好了,小區環境也變美了不少!”日前,永安街道北正街社區輕工小區居民李大爺激動地說。
輕工小區是上世紀80年代建成的單位小區,時長日久,樓頂房檐出現斷裂現象,存在安全隱患。
去年9月中旬,居民向社區反映后,社區聯系輕工負責人、住建局負責人、小區居民代表召開三方聯動會議。
“這里緊挨著西門小學學生上下學的必經路段,必須趕緊翻修。”
“錢不夠的話,我們每家可以湊一點。”
……
居民你一言,我一語發表建議。
在大家的共同商議下,由輕工小區和區住建局小區支持,加上居民自籌,共籌集資金6萬元,用于屋頂翻新。
修繕過程中,小區居民自發組織“清潔隊伍”,將更換下來的腐爛木條打包清走,并做好衛生清潔。不到一個月時間,令居民頭痛多年的隱患被解決。
創建全國文明城市,系統龐大、過程復雜、工作量大、涉及面廣、綜合性強,需要全市各方面通力合作和市民積極參與。
我市充分尊重群眾的主體地位,讓他們站“c”位、唱主角,發揮主動性、創造性,有效激發創文的內生動力。
日前,新寧小區就推進垃圾分類工作召開四方議事會,居民代表暢所欲言,講問題、提建議、談想法。
大家最后商定:以進行統一培訓、選出樓棟小組長、評出示范戶等方式,推進垃圾分類工作做好做實。
“大家的事,大家一起辦,我們的家園,我們共同建。”福臨天下小區居民們感慨,在積極參與推動下,小區有了一系列看得見的可喜變化:健身器材遷移、安裝安全防護門、建設電動車停車棚、劃定公共停車位……
和諧小區居民自籌資金9000余元,添置公共休閑椅、對門崗提檔升級。此外,為避免老式排風扇油煙污染外墻,各家各戶主動更換油煙機。居民們都說:建設美好家園,人人有責、人人盡責。
主意一起拿、辦法一起想、事情一起做。在共同締造理念的助推下,咸寧正形成“人人關心創文、人人參與創文”的良好局面。
共同享受,人人受惠
一處空白閑置的墻前,幾名畫家正全神貫注地鑿坯、修光,進行藝術創作。幾處創作完成的墻體上,一幅幅充滿視覺沖擊力的“山水風景”與周圍整潔的民居巧妙融合,使人陶醉。
不久前,在永安街道西河社區茂林巷,一場背街小巷“變形記”正悄然上演。
茂林巷長約2000米,周邊有居民350余戶,1000余人。這條巷道是周邊居民出行的必經之路。
隨著歲月流逝,巷道變得破舊:道路狹窄、路面破損、外墻“灰頭土臉”,巷子兩側常有車輛雜亂停放,不僅影響交通出行,而且降低了居民的生活品質。
市稅務局及高新區稅務局和咸安區政府、永安街道多番協商下,確定文化長廊設計方案,正式啟動茂林巷改造項目。
茂林巷的改造,不僅刷新了背街小巷的“顏值”,還豐富了群眾精神文化生活,得到居民的連連稱贊。
“我在這里長大,看到這些老照片,就想起兒時的記憶,特別溫暖。”西河社區6組組長羅國棟指著一面畫有西河橋老照片的地方說,“期待文化墻早日竣工。”
不斷滿足廣大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向往,是市委、市政府推進創文工作最深層、最持久的動力。
踐行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理念,我市把創建為民、創建惠民貫穿到創建工作的各領域、各環節,直面問題和短板,把創建過程作為解決人民群眾普遍反映的突出問題的過程,讓人民群眾享受更多創建紅利和實惠,不斷增強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和認同感。
162個創文點位空中“飛線”整治全部完成,天空逐漸呈現“無線美”;中心城區新增停車泊位15141個,停車難題得到有效緩解;交通秩序明顯好轉,出行安全顯著提升;中心城區拆除存量違法建設444戶,共計36047.8平方米……
文明創建人人參與、創建成果人人共享。一件件與人民群眾生活息息相關的實事,帶來看得見的改變,摸得著的幸福,讓美好生活可感可觸。
家住書苑小區的居民吳燕開心地說,如今,出行更安全了,環境更整潔了,休閑場地更多了,生活一天比一天舒心。(咸寧日報全媒體記者 張敏)
編輯:hefan
上一篇:
下一篇:
咸寧?市人大常委會黨組召開2022年度民主生活會
政治堅定,牢記使命樹牢“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堅決做到“兩個維護”,把旗幟鮮明講政治貫穿到政府工作全方位、全...
在這場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人民戰爭中,有兩大陣地尤為關鍵,一個是醫院救死扶傷陣地,另一個就是社區防控陣地。習近平總書記...
核心提要: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決定》明確提出:建設人人有責、人人盡責、人人享有的社會治理共同體。人人有責——每個人都...
咸寧市創衛辦2020年7月4日我市召開創城和創衛復審迎檢動員會:為人民群眾創造更好生活環境7月3日上午,我市召開創建全國文明城...
咸寧網訊記者周榮華、吳文謹報道:12月28日下午,市委副書記、市長王遠鶴主持召開專題座談會,就2021年《政府工作報告(征求意...
“軍民團結如一人,試看天下誰能敵!”全民皆兵、軍民團結是百團大戰的一大特點,廣大人民群眾用各種方式展現了無私奉獻、眾...
王遠鶴就貫徹落實省政府視頻會議精神要求持續優化營商環境提高政府服務質效咸寧網訊咸寧日報記者鎮強報道:3月31日,省政府“...
6月12日是2021年“文化和自然遺產日”,屆時,阿里巴巴、京東、抖音、拼多多、唯品會、中國手藝網等平臺將圍繞鞏固脫貧攻堅成...
百年征程波瀾壯闊,百年初心歷久彌堅,一代又一代共產黨人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克難攻堅、矢志奮斗、奠基立業、開創輝煌,創造...
咸寧網訊咸寧日報記者李嘉報道:6月21日,市委副書記、政法委書記張士軍主持召開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咸寧市慶祝工作專題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