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月底,住建部調研組來咸,實地調研市區垃圾分類共同締造試點小區和多個餐廚垃圾處理站,對咸寧生活垃圾分類工作給予肯定,尤其對餐廚垃圾處理點贊,稱其為“咸寧模式”。
此前,在住建部垃圾分類工作評估中,去年一、二季度咸寧均位列全國同類城市第12名,連續三季度在全省同類城市排名第一。
近年來,我市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垃圾分類工作的重要講話精神,堅持新發展理念,高質量推進垃圾分類工作,探索出生活垃圾分類的咸寧樣本。
跨越提升
從“試驗田”到“樣板間”
一大早,家住市區綠洲灣小區的丁女士就提著分類好的垃圾,來到小區垃圾分類投放亭,分別投入垃圾箱。
上午7:20時許,一輛餐廚垃圾專用轉運車準點來到該小區,將小區當日的廚余垃圾分類轉運、集中處理。
與此同時,在咸寧高新區旗鼓大道餐廚垃圾處理站,不到10平方米的房間內,兩臺餐廚垃圾無害化處理設備正在運轉。工作人員葉芳輕點屏幕“一鍵啟動”,4個小時后,垃圾將降解成油脂和有機肥,整個過程毫無異味。
自2017年開始,我市全面拉響垃圾分類的號角,近年來垃圾分類工作亮點紛呈,一組數字可見一斑——
2017年至去年底,市區餐廚垃圾收集處理實現從無到有,目前日收集處理量達80噸;
生活垃圾產生量從人均1.2公斤下降到0.8公斤;
建成垃圾分類亭826個,實現市城區生活垃圾分類全覆蓋;
市民垃圾分類知曉率達到96%,準確率達到52%,參與率達到74%;
建成全省首座垃圾分類廚房垃圾終端工業化處理示范項目,建設餐廚廢棄物就地化處理站點4個……
“成績的取得得益于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視,各職能部門的鼎力配合,以及群眾的參與和支持。”市環衛局局長董宏亮說,垃圾分類工作關系廣大人民群眾生活環境,關系節約使用資源,也是社會文明水平的重要體現。
近年來,我市在體制機制、源頭減量、宣傳引導、習慣養成、保障措施等多方面切入,持續深入推進垃圾分類工作,居民垃圾分類意識不斷增強,參與人群不斷擴大,生活垃圾資源化利用率不斷提高,末端處置設施不斷完善,齊抓共管的合力不斷凝聚。
我市成立了城區生活垃圾分類工作領導小組;制定了《咸寧市推進城區生活垃圾分類工作實施方案》《咸寧市城區生活垃圾分類工作考核辦法》等一系列辦法;建立了市城區生活垃圾分類工作聯席會議制度,市、區、街道、社區四級聯動;初步形成“政府主導、部門牽頭、試點帶動、全民參與”的城鄉生活垃圾分類收集處理運行格局。
示范引領
從點線面到全覆蓋
福星城小區、新華清苑小區是我市首批生活垃圾分類試點小區,開展試點已有四年。日前,記者走訪該小區看到,好嘞垃圾分類服務亭整潔如新,不時有居民提著廢紙箱和塑料瓶,投放到智能垃圾箱里兌成積分,門口電子屏上循環播放垃圾分類宣傳片。
浮山街道辦事處銀泉社區是市區首個垃圾分類全覆蓋的社區,在該社區多個小區,只見新升級的垃圾分類投放亭格外醒目。綠白相間的垃圾亭整潔有序,內有指引宣傳,還安裝了攝像頭。
“去年,垃圾分類試點小區實行撤桶并點,撤掉原有681個生活垃圾投放點,按照有遮雨、有地面硬化、有照明、有洗手、有排水的‘五有’標準,建設新的垃圾分類投放亭150個。”市垃圾分類專班工作人員沈家樂介紹。
“撤桶并點以后,設施更齊全,垃圾投放更集中,也減少了污染源。”湖北啟寧城市服務有限公司工作人員晏含芳說。
“銀泉社區、書臺社區是全省生活垃圾分類示范創建工作先進社區。自2017年咸寧打造首個垃圾分類示范點以來,我市持續推進垃圾分類示范創建工作,涌現出一批設施配套規范、運行管理高效、群眾參與普遍、分類成效顯著、示范效應突出的小區、社區。”咸寧市環衛局副局長王國華說。
示范點如何發揮引領作用?王國華介紹,主要從個方面體現——
一是,加強領導,突出重點。2020年以來,市垃圾分類領導小組先后召開垃圾分類工作四級聯動會議40余次,針對實際問題展開商討。
二是,加大投入,落實保障。去年,我市拿出9000萬元用于環衛作業市場化經費和垃圾分類建設運營。咸安區投入1200萬元用于47個街道社區749個居民小區的垃圾分類設施設備建設。
三是,形成模式,復制推廣。通過試點探索形成了“黨建引領垃圾分類”“分類投放督導”“定點定時清運”“紅灰榜”等可復制可推廣的經驗和模式。
通過示范引領,如今,市區生活垃圾分類覆蓋面不斷擴大,從最早的8個試點到29個示范點,至去年底已實現全覆蓋,帶來了環境改善、群眾得益的雙贏。
共同締造
從新時尚到新常態
“我家常備廚余垃圾桶,每天把廚余垃圾扔到小區指定的位置,家里的廢紙、塑料瓶也都送到回收站。”家住大楚城的傅婆婆一家堅持垃圾分類已多年,她說,垃圾分類是為子孫后代造福,每個居民都應該自覺踐行。
“以前垃圾不入桶、不分類的情況很常見。現在大家的意識提高了,很多人都會自覺分類。”在香城社區書苑小區,垃圾分類督導員闞晚元說:“有‘四大員’持續督促宣傳,垃圾分類深入人心。”
闞晚元口中的“四大員”,是我市黨建引領垃圾分類特有模式的一部分。即由社區、小區黨組織牽頭,轄區內黨員、志愿者、居民代表等擔任指導員、監督員、宣傳員、守桶員,形成合力,用黨建“紅色”力量助推垃圾“綠色”分類。
以書苑小區為例,除“四大員”上崗外,小區樓棟長、居民代表按樓棟組建督導小組,定時定點“站桶督導”,常態長效開展分類宣傳。同時,對各樓棟垃圾分類工作展開評比并公示在小區門口的垃圾分類時尚榜上。
“依托黨建紅色陣地,轄區內21個居民小區垃圾分類工作深入推進,目前大多數小區居民養成了‘在家分好類、定時拎下樓、定點精準投’的好習慣,漸漸提高了分類能力。”香城社區書記孫芳說。
書臺社區也是“黨建紅引領環境綠”的典范。該社區實行小區黨支部包保小區網格,逐步建立陣地,黨員帶頭帶動居民參與垃圾分類。
“2022年,我市在黨建引領垃圾分類的基礎上,開展‘美好環境與幸福生活共同締造’垃圾分類工作,進一步形成合力,讓垃圾分類從觀念認同走向行動自覺。”董宏亮說,垃圾分類,久久為功。要想從新時尚走向新常態,就需要把廣大群眾從“旁觀者”變成“參與者”“締造者”,將“要我分類”的意識轉化為“我要分類”。
去年,我市創建美好環境與幸福生活共同締造垃圾分類示范社區,通過各種形式開展垃圾分類宣傳活動50余次,入戶宣傳20余萬戶,開展桶邊督導3.5萬余人次,1.5萬名志愿者加入到了推進垃圾分類工作中。
董宏亮表示,下一步,將進一步強化宣傳引導,逐步完善垃圾分類組織體系、制度體系、推進體系、宣傳體系、保障體系、評價體系,推動垃圾分類工作走深走實。(咸寧日報全媒體記者 周萱)
編輯:hefan
上一篇:
下一篇:
全省鄉鎮生活污水治理“成績單”出爐 咸寧排名全省第三
為主動適應黨要管黨、從嚴治黨的新要求,市城管執法局按照“圍繞中心抓黨建,抓好黨建促發展”的工作思路,有效促進了城管業...
咸寧日報全媒體記者朱哲19日,農歷元宵佳節。在嘉魚縣金盛蘭冶金科技有限公司,丁小強聽取“1+5”產業集群項目進展情況介紹,...
咸寧日報全媒體記者朱哲18日下午,市委書記丁小強應邀到省委黨校,向春季主體班學員作題為《貫徹新時代黨的建設總要求、筑牢...
中共崇陽縣委核心閱讀崇陽縣地處幕阜山片區,轄12個鄉鎮, 199個村(社區),基層黨組織735個,黨員16089人。佛嶺村中藥材基...
咸寧網訊(通訊員周瓊)為更好地開展2019-2020跨年度競賽工作,為2020年全行經營管理開好局起好步注入活力。本次調研對崇陽縣...
咸寧網訊全媒體記者黃沚瞻、通訊員程釗報道:4月22日,市委常委、崇陽縣委書記杭鶯主持召開全縣基層黨建述職評議工作大會,深...
10月20日,咸寧農商行組織全市黨務工作者到嘉魚農商行潘灣支行參觀學習并召開黨建工作交流會。嘉魚農商行潘灣支行是省聯社基層...
本書在充分肯定黨建工作是中國共產黨在苦難中創造輝煌的核心武器和決勝法寶的基礎上,系統回顧了黨建在黨的發展歷程中的重要...
據湖北日報訊6月9日,省委常委、組織部部長李榮燦赴咸寧市嘉魚縣檢查防汛工作,并結合黨史學習教育“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
咸寧網訊記者李嘉報道:6月18日,市委常委、組織部部長徐小兵赴咸寧高新區調研重點項目建設,并結合黨史學習教育“我為群眾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