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7日,在赤壁市余家橋鄉洪山村高標準農田建設現場,新修建4.5米寬的機耕橋兩邊的高標準農田已經聚攏成片,橋下的中心渠正在有條不紊的施工,一邊的挖掘機忙著平整土地,另一邊的工人鉚足了勁掄起錘子把大石塊捶小、上水泥、壘石塊、做漿砌石護坡。
改造農田促增收
“小塊地逐漸變成了大塊田,還施了有機肥,之前的荒田也都開發出來了,大家種地更有積極性了,政府建設高標準農田我們都非常支持。”余家橋鄉洪山村村民劉煥明說。
“高標準的農田改造既節約了土地資源,又提升了土壤質量,投入使用后,預計糧食綜合生產能力畝均提高100公斤,提高了畝產量,有力保障了糧食安全。”赤壁市農業農村局科長錢直榮說。
當前正是高標準農田建設的黃金期,也是搶抓項目進度的關鍵期。年初開工以來,施工方赤壁市水建集團加速推進農業規模化、機械化、產業化進程,搶工時、抓利好,掀起高標準農田建設熱潮,進行了土地平整、土壤修復、灌溉與排水工程、田間道路修復新建等工作,趕在春耕之前交付。
“今年開年復工以來,土地平整以及管溝開挖修建工作進展順利,預計4月底能建設完工。”赤壁水建集團現場總負責人陳銳介紹道。
改善水利提效益
余家橋鄉洪山村中心渠建好后,可以灌溉沿途叢林村、洪山村、安咀村、月星山村的高標準農田。
改造前落差一米有余的高岸田干旱時容易缺水,下方的低浸田雨季泥腳深,不便于機械作業;經過改造后的田塊高低相差不大,地塊平整,土壤肥沃,便于大型機械進出作業,也提高了糧食畝產量。
“以前地里該澆水的時候水過不來,該收獲的時候大型機械進不去。現在好了,中心渠修好后引水灌溉方便,機耕橋、生產路修得寬又結實,機械進出也方便。”村民宋建文說。
“高標準農田將修建灌排合一渠1337米、機耕橋7座、生產路36653米、田間道1740米等,投入使用后,能有效提高土地質量等級,道路通達率100%,農業綜合機械化提高20%,大大增強村民農業生產的積極性。”余家橋鄉黨委委員、副鄉長王偉紅介紹。
余家橋鄉地處丘陵地帶,高標準農田建設面積有7900余畝,總投資1791余萬元,涉及洪山村等8個村。通過高標準農田項目建設,可提高耕地基礎地力和耕地質量,并有利于轉變生產方式,助力農業現代化,確保農業穩定增長和可持續發展。
確保豐收奠基礎
“高標準農田改造這個政策非常好,增加了土地的附加值,農田改造好了以后,可以種一季谷、養一季蝦;也提高了村民種田積極性,原來田沒有人種,一百塊一畝都沒人搞,現在提高到了三百塊一畝,還帶動了地方的就業。”村民吳純漢看著中伙鋪鎮埠頭村已經投入使用的高標準農田高興地說。
“高標準農田改造項目,是赤壁市重大的民生項目,也是赤壁市鄉村振興的基石項目。赤壁水建集團一直高度重視,調配精干力量,高峰時投入14支勞務隊、30余臺機械、400余人在赤壁鋪開高標準農田建設工作。”赤壁市水建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陳三新說。
藏糧于地,藏糧于技,糧食安全是關系國運民生的“壓艙石”,也是一個地區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基礎。
赤壁市作為湖北省47個糧食主產縣之一,保障糧食安全責任重大。近年來,該市高標準農田建設在規劃上突出“高”字,在設計上突出“實”字,在監管上突出“嚴”字,在美麗鄉村建設上突出“美”字,在現代農業上突出“融”字,通過念好“五字訣”,大力推進高標準農田建設,涉及的111個行政村總投資1.7億元,將建設高標準農田11.36萬畝,形成旱能灌、澇能排、路相通、渠相連的農業生產大格局,把大飯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
通訊員 宋少琴 賀玲
編輯:hushaopeng
上一篇:
省級文明家庭|熊良淦:夫妻攜手用行動詮釋幸福家庭
下一篇:
舉辦首屆少兒體適能闖關賽?赤壁促進身心健康全面發展
4月7日,赤壁市余家橋鄉,驅車行駛在平坦通暢的瀝青村道上,兩旁是茶花、銀杏等風景樹,沿線是楊梅、桃、梨等果樹,滿目翠綠...
7月25日,赤壁市婦聯2022年“彩虹行動”暑期關愛活動首站來到余家橋鄉,為當地留守兒童上了一堂別開生面的心理健康教育課。
偏遠的小山村,猶如過年般熱鬧,一切的原因,都是因為這里將舉行星空課堂“壯麗一百年奮進新時代”百姓宣講活動——余家橋鄉...
6月8日,赤壁市余家橋鄉余家橋村,大型機械正忙著刷黑路面。咸寧日報全媒體記者夏正鋒特約記者但唐靜攝。
下一步,赤壁市商務局將繼續關心關注困難群眾生產生活,認真傾聽心聲,了解意愿和訴求,以實際行動給困難群眾帶來溫暖和關懷。
6月14日,位于余家橋鄉的湖北大豐收果業發展有限公司楊梅基地,枝頭綴滿了或鮮紅、或紫黑的楊梅。
據了解,今年,該基地從浙江引進新品果苗8000余株,預計5年后開始掛果,畝產量1500公斤左右,主要用于釀制果酒。
11月12日,赤壁市余家橋鄉東港湖,數萬只天鵝、大雁等候鳥在濕地里嬉戲、覓食。
11月12日,赤壁市余家橋鄉東港湖,數萬只天鵝、大雁等候鳥在濕地里嬉戲、覓食。
偏遠的小山村,猶如過年般熱鬧,一切的原因,都是因為這里將舉行星空課堂——“壯麗一百年奮進新時代”百姓宣講活動——余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