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來到赤壁市赤馬港街道月山村,映入眼簾的是滿畈的春光,菜農們趁著時節在地里忙碌,造型時尚的農家別院錯落有致,文化墻上色彩斑斕,空氣中散發著新茶炒制的芳香,呈現出城郊村生機勃勃的鄉村發展美好圖景。
這“美好圖景”得益于該村環境、產業、文化的“三輪”驅動,為鄉村振興注入了強勁動能。
環境賦能鄉村振興
赤馬港街道月山村村組公路硬化達到30公里,實現了“組組通、戶戶通”,351國道和107國道在境內交匯,跨境里程5公里。全村12個組3109人實現了安全飲水全覆蓋,當家塘改造達到11口,紅星水庫、虎山水庫完成了整險加固,北干渠過境里程6公里。村里聘請了23名保潔員對村組道路、屋場進行及時清掃保潔。基礎設施環境的改善為招商引資、產業發展提供了有利條件。
“我們果茶加工廠之所以落戶月山,就是看中了這里的區位交通優勢,山體植被良好,空氣新鮮,非常有利于果茶生產。”赤壁市羊樓洞果茶加工廠負責人盧澤群說。
產業賦能鄉村振興
該村蔬菜基地已經發展到1500畝、優質稻基地發展到1000畝、無籽西瓜發展到100畝、苗木基地發展到150畝。有養豬專業戶3戶、年出欄牲豬6000頭,養雞專業戶2戶、年出欄土雞5000只。引進了羊樓洞果茶加工廠、勝譽塔吊租貨公司、巍巍環保磚廠、正宏水泥制品廠等企業。村民農閑時就在村里企業打工實現了就業增收“零距離”。
“我去年家里的田地照樣種收入有3萬元,農閑時在村里環保磚廠打工3個月又掙了9000元,家里的老人和小孩也照顧到了,比外出務工強多了。”四組村民張學元說。
文化賦能鄉村振興
月山村新建了農民文化廣場5個、面積6000平方米,配置了籃球場和各種健身器材,村民在勞動之余也可以在家門口的廣場上休閑鍛煉。村民自愿組成的鑼鼓隊發展到30多人,舞蹈隊發展到3支。每當村灣有喜事、逢年過節,鑼鼓隊激情上演,舞蹈隊翩翩起舞,盡情演繹著新時代城郊居民的新生活。村里干部也沒閑著,從這些“演員”中挑選出骨干代表,及時組織召開屋場“圓桌會”,一個個鄉村建設的“議案”便在輕松愉快的氣氛中得到協調敲定,國道建設征用的土地當場就可以調劑解決,農戶之間談好的田塊馬上就可以播種育苗,文化活動“軟實力”變成了實實在在的鄉村建設“硬支撐”。
下一步,月山村將繼續探索鄉村振興“環境+產業+文化”發展模式,把已經形成的村組道路“微循環”對接融入兩條國道“大動脈”新發展格局,依托國道培植鄉村民宿、農家樂等特色服務品牌,加快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以產業振興推進鄉村振興。
○ 通訊員 周奕妍 方漢明 魏紹敏
編輯:hushaopeng
上一篇:
赤壁新時代好少年倡導文明勇當先
下一篇:
赤壁產學研聯動助力鄉村振興?柳山湖黃鱔苗繁育獲高校支持
咸寧新聞網訊咸寧日報全媒體記者周榮華、見習記者吳文謹報道:11月8日,市委書記丁小強主持召開市委中心組專題學習會議,集中...
咸寧新聞網訊咸寧日報全媒體記者朱哲、通訊員張文會報道:20日,我市召開鄉村振興戰略實施領導小組第一次會議,深入學習貫徹...
咸寧日報全媒體記者杜培清“鄉村振興戰略,是新時代“三農”工作的總抓手。”寧志豐委員說,我市鄉村產業振興應加強產業規劃...
咸寧日報全媒體記者陳志茹“鄉村振興應與大自然相結合、應與城市垃圾治理相結合、應與發展綠色農產品相結合、應于脫貧攻堅相...
通訊員楊惠春日前,嘉魚農商行簰洲灣支行為湖北助民食品股份有限公司貸款1000萬元,解決了公司春節生產收購原材料資金缺口。...
咸寧網訊咸寧日報全媒記者王恬通訊員龍鈺山間的花香野果、餐桌上的家鄉味道、離別時父母的牽腸掛肚……每個人記憶中的鄉村各...
2018年,是改革開放40周年,是咸安建區20周年,也是咸安發展進程中極為關鍵、極不平凡的一年。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實施鄉...
咸寧日報全媒體記者朱哲、通訊員張敏15日,我市收視收聽全省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暨推進美麗鄉村建設電視電話會議。丁小強指出,...
咸寧日報全媒體記者朱哲、通訊員李瑞豐、張文會13日,全市鄉村振興暨美麗鄉村建設現場推進會在赤壁市召開,深入學習貫徹中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