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9月10日電(記者唐詩凝、潘潔)國家統計局10日發布的新中國75年經濟社會發展成就系列報告顯示,75年來,我國糧食生產實現跨越式發展,糧食安全保障有力。2023年糧食產量達到13908億斤,比1949年增加1萬多億斤,增長5.1倍;糧食單產大幅提升,2023年全國糧食單產389.7公斤/畝,比1949年增加321.1公斤/畝。
新中國成立以來,我國農業經濟穩步提升,產業結構優化升級。2023年,我國農林牧漁業總產值158507億元,比1952年的461億元增加158046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1953年至2023年年均增長4.5%。隨著農業生產方式的變革,我國農業生產實現了由“以種植業為主、以糧為綱”的高度單一結構向“農林牧漁全面、多元、協調發展”的歷史轉變,多元化食物供給體系加快構建。
報告顯示,隨著居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和膳食結構變化,經濟作物生產蓬勃發展。2023年,我國經濟作物播種面積達到7.9億畝,比1949年增長了2.7倍。重要農產品全面發展,食物供給豐富多元。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畜牧業現代化、規模化進程加快,綜合產能進一步提升,肉蛋奶產量多年來一直穩居世界前列。
黨的十八大以來,國家持續推進高標準農田建設,統籌推進灌溉水源保障和灌區建設改造,農業生產條件明顯增強,農業基礎更加穩固。截至2023年底,全國已累計建成高標準農田10億畝以上。2023年我國耕地灌溉面積10.75億畝,比1952年增長2.6倍。
報告顯示,75年來,我國農業科技發展從小到大、從弱到強,取得長足進步。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加快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培育發展農業新質生產力,農業科技事業加快發展,創新體系更加健全,創新能力顯著增強。2023年,全國農業科技進步貢獻率63.2%,比2012年提升8.7個百分點,農業科技整體水平跨入世界第一方陣。
編輯:但堂丹
上一篇:
奮進強國路 闊步新征程|向上的中國·中國特高壓:勇攀世界“高”峰
下一篇:
奮進強國路 闊步新征程·老區行丨從村村“獨唱”到連片“大合唱”——沂蒙老區鄉村振興蹲點觀察
節能降耗減排成效明顯, “十三五”期間,全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單位工業增加值能耗累計下降16%, 2021年同比再下降5.6%。
重點布局精準招商,成立招商引資春季行動工作專班,積極探索專業招商模式,充分發揮全市上下招商的積極性和創造性,營造聚焦...
全市縣處級主要領導干部專題培訓班舉行第九講堅定信心找準方向加力推進新型工業化咸寧網訊記者姜明助報道:9月5日下午,全市...
“市委六屆三次全會提出,要強化公園城市內部支撐,堅定不移做大做強大健康產業,明確了構建醫、藥、養、健、游、護為一體的...
為端牢飯碗打下堅實基礎——孟祥偉到赤壁調研高標準農田建設情況側記食為政首,地為糧本。他強調,要切實守牢耕地保護紅線,...
近日,赤壁市黃蓋湖鎮大灣村,工人們正在整修灌溉渠道。
目前,赤壁高標準農田建設項目完成任務3.87萬畝,總投資7740萬元,涉及10個鄉鎮49個村,進一步形成旱能灌、澇能排、路相通、...
咸寧日報全媒體記者吳青朋吳彤代表建議,我市水利基礎設施仍存在著許多亟待解決的問題,加大農村小型水利設施建設力度已刻不...
”黃蓋湖鎮黨委書記陳漢軍表示,通過村民訴求,將公交站臺修建、路燈安裝、排水溝清淤等建設內容都納入到了共同締造活動的實...
”黃蓋湖鎮黨委書記陳漢軍表示,通過村民訴求,將公交站臺修建、路燈安裝、排水溝清淤等建設內容都納入到了共同締造活動的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