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驛站溫暖一座城市。
在咸安城區,一個個紅色驛站,遍布城區的角角落落,成為眾多快遞員臨時的“新家”,成為網約車司機溫馨的港灣,成為環衛工人暖心的憩所。
咸安區加強新經濟組織、新社會組織、新就業群體黨的建設,依托黨建引領,打造紅色驛站,創新治理形式,為基層治理源源不斷注入新動能。
紅色驛站、紅色港灣、紅色管家,匯聚起澎湃的紅色動能,傳遞著城市的紅色溫暖。
一座座城市的紅色港灣
4月11日,在咸安區同心路社區寧虹小區的紅色驛站門前,幾名外賣小哥正在猶豫是否進門借充電器。見到外賣小哥在門口踱步,同心路社區黨委書記余霞連忙招呼他們進門。
“我們這里有充電器、熱水、洗手間提供,歡迎你們隨時來這里歇歇腳。”余霞的回答打消了外賣小哥們的顧慮。
走進紅色驛站,寬敞明亮的房間內,設有休息區、娛樂區、閱讀區等區域,并精心配備了自動熱水器、充電器、微波爐、電冰箱、應急藥箱等小家電和應急用品,為新就業群體提供“冷可取暖、熱可納涼、渴可喝水、累可歇腳”的暖心貼心服務。
自去年10月以來,咸安區依托商圈樓宇臨街鋪面、社區黨群服務中心等陣地,為外賣快遞員、網約車司機等新業態新就業群體打造了一批“新家”,可供納涼取暖、避雨小憩,目前已有119個“紅色驛站”投入使用。
咸安區地處咸寧市中心城區,以新產業、新業態、新商業模式為核心的經濟發展迅猛,成為周邊地區去產能行業職工、退役軍人、大學生、農民工等群體就業的重要渠道。網約車司機、快遞員等以網絡、平臺為媒介的新興從業群體大量涌現,規范管理、維護利益、完善服務迫在眉睫。
咸安區委組織部、區委兩新工委經過多次實地調研協商后,決定按照就近就便、集約共享的原則,依托黨群服務中心、新時代文明實踐站等陣地資源,在轄區內為新就業群體打造一批紅色港灣。
紅色驛站不僅僅是面向外賣員、快遞員,也對環衛工人、戶外工作者、貨運物流司機等群體開放。
咸安區貨運司機有3106人,其中黨員司機有42人。咸安區委組織部、區委兩新工委聯合區交通局迅速指導成立了貨運司機流動黨支部,為他們提供暖“新”大禮包、免費體檢、急救培訓、困難黨員司機走訪慰問、貨運物流信息共享平臺等“十個一”服務。
一個個城市的紅色管家
“在銀泰百貨商圈找一個臨街陣地打造‘紅色驛站’真的很難……”永安街道辦事處組織委員劉社靜協調數次無果后沮喪地說道。
永安街道是咸安區的老城區,居民人口密度大,老舊小區和自建房居多,商業街區集中在漁水路銀泰百貨處,商鋪眾多、人流密集,外賣快遞員相應激增。
為了破解商業聚集區“陣地難”的問題,永安街道積極發動愛心商家,打造A、B、C三級愛“新”驛站平臺。根據可提供的服務功能范圍不同,將社區黨群服務中心列為A級、小區紅色驛站列為B級,愛心商家列為C級。其中,社區黨群服務中心不僅可供納涼取暖、自熱飯菜,還可以遞交入黨申請書、參與社區黨組織生活、開展學習培訓和志愿服務活動等,而在商圈聚集區,則有愛心商家為外賣小哥等新就業群體提供一杯水、一個充電口、一張小板凳等基礎服務。?
“新”家怎么建?小哥說了算。
今年3月以來,咸安區調研統計的“紅色驛站”問題需求清單共有186份,主要集中在充電難、喝水難、熱飯難等方面。
為此,咸安區推出“1+3+5+N”模式,依托社區黨群服務中心、小區黨支部、愛心商家等資源創新打造“紅色驛站”,為快遞小哥、外賣配送員、網約車司機提供學習培訓、臨時休息、生活服務、訴求反饋、特色活動等5類基礎服務。同時,根據站點的特點設置“N”種個性服務,打造新業態新就業群體15分鐘服務圈。
今年2月,億豐農商貿市場在閑置商鋪重新打造了一個“紅色驛站”,黨支部書記汪勇說:“我們600余戶商戶都在市場里,他們要趕著上貨、趕著出貨、趕著接孩子放學、趕著回家做飯,基層黨組織最重要的是凝聚群眾、服務群眾,新建陣地的功能布局是征集商戶意見后量身打造的。”
記者走進市場,案板上的各類葷素菜品新鮮鋪滿,案板下的物料整齊擺放,孩子們則在寬敞明亮的“紅色驛站”里安靜地寫作業,等待父母賣完菜一起回家。
一股股城市的紅色動能
“預祝我們合作愉快……”4月13日,咸安區永安街道同心路社區紅色驛站內,5名新就業群體企業代表與社區書記聯盟簽約,正式成為社區的“幸福合伙人”,參與社區治理。
“黨和政府關心我們,我們也要力所能及地做點有益的事!”順豐速運公司代表表示,成為社區“幸福合伙人”后,公司的快遞小哥會通過“隨手拍”的方式,將日常看到的暴露垃圾、占道經營、車輛亂停亂放、老人走失等問題,通過微信群及時反饋給街道、社區。
余霞說,街道、社區將充分利用新就業群體工作靈活性強、活動范圍大、接觸群眾多的優勢,鼓勵他們爭當城市基層治理的“民情前哨”,將發現的市政設施、環境衛生死角、矛盾糾紛等問題收集起來,反饋給社區及時處理。紅色驛站已成為收集社情民意的“便利站”、鄰里互助的“愛心站”、文化娛樂的“開心站”、化解矛盾糾紛的“溫馨站”。
“有了這個‘紅色驛站’,黨支部和業委會可以一起研究工作,一起組織開展活動,一起調解矛盾糾紛。”永安街道辦事處關音巷小區黨支部書記王英勝告訴記者,現在所有成員把自己變成了宣傳員、信息員、跑腿員,用“黨建引領+居民自治”的方式解鎖小區自治管理的幸福密碼。
據介紹,咸安區還將鼓勵新業態新就業群體主動參與文明勸導、政策宣傳等志愿服務事項,組建快遞外賣小哥志愿服務隊,利用服務積分制、愛心商城等,引導新就業群體結合本職工作開展送菜送藥、幫扶照料等日常服務,參與代辦代領、助老助殘等志愿服務,讓新就業群體日益成為基層治理新生力量,通過“同心筑夢、雙向奔赴”共建美好家園,真正實現社區治理的共建共治共享。
咸寧日報全媒體記者 盛勇 通訊員 陳傳高 王梓琪
編輯:hushaopeng
上一篇:
下一篇:
特約記者胡劍芳“古田畈,好地方,兩港泉水潤田莊,四面青山相擁抱,幸福生活響當當!”2月6日下午,一場由農民自編自演的春...
一)和西藏阿里孔繁森小學的學生們在一起(2019年3月20日攝,手機照片)。2月8日晚,西安交大二附院130名醫護人員組成的援湖...
如今,咸安119個“紅色驛站”投入使用,為基層社會治理注入新動能,為城市務工者營造了溫暖的“家”。
據悉,自2022年以來,永安街道辦事處整合行業和屬地資源力量,共打造“愛新驛站”26個,分布在轄區內各個地方,每個驛站設施...
21日,市委書記丁小強,市委副書記、市長王遠鶴帶領拉練檢查團到通城縣、崇陽縣、赤壁市和通山縣,就二季度項目建設、人居環...
道路兩側,黨紀法規、中國夢、咸寧精神等文明公益宣傳廣告,以標語、漫畫、組圖等形式, “長”在長廊上。當日上午11時30分,...
“譚婆婆在這里住了20多年了,我來到社區工作后,每月堅持有時間就來看看婆婆,給婆婆送些節日的傳統吃食,主要是讓婆婆感受...
”張文彬對記者說,最終目的是讓小小“連心卡”架起一座“暖心橋”,讓下基層察民情解民憂暖民心實踐活動長效化常態化,真正...
8月2日,記者走進赤壁市官塘驛鎮十八里畈村黨群服務中心,機器轟鳴,運輸車輛往來穿梭,工人們抓緊作業,新中心進入了最后的...
中塅村通過打造“村支部+學校+少工委”的校外少先隊組織體系,與中塅小學整合資源、優勢互補,形成“支部搭平臺、學校出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