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來風光好,田間備耕忙。種子被譽為“農業的芯片”,眼下,全國各地正加緊種子選育,全力備春耕,確保全年農業生產開好頭、起好步。
黑龍江:種子選育持續進行中
2023年中央一號文件指出,要深入實施種業振興行動,加快玉米大豆生物育種產業化步伐。在黑龍江省農科院開放實驗室,水稻中晚熟育種團隊正在這里進行水稻種子檢測試驗和處理試驗。
黑龍江省農科院綏化分院副院長 聶守軍:我們可以給農民提供一些品種方面的推介。你說今年我要產量高的,你就選擇相對產量高的;假如我想賣大米,你就選擇外觀品質好的、口感好吃的品種。
今年,黑龍江省科研人員加大攻關力度,在玉米、水稻、大豆等領域的育種取得重大突破。基因編輯育種、分子標記輔助育種等現代生物技術,已經成為黑龍江省育種的重要手段。
河南:聚合基因優勢 再造豐產優質新品種
河南省的小麥育種一直走在全國前列,每年通過國家審定的小麥新品種數量約占全國的1/3。鄭麥136是河南省農業科學院用矮抗58與濟麥22雜交選育而成的小麥高產品種。
河南省作物分子育種研究院副研究員 周正富:如果說種子是“農業的芯片”,那么基因就是“種子的芯片”。小麥中含有11萬個基因,我們要把好的基因撈出來,利用標記技術,把好的基因放到鄭麥136中去,進一步提高它的加工和營養品質。
廣西:新技術育種助力春耕備耕
連日來,廣西博白縣搶抓農時,積極開展春耕春種。在博白縣三灘鎮良茂村,村民們正抓緊種植甘蔗。種植戶黎越說,今年,他采用的是新技術:窩種。一個窩坑就能種下6棵甘蔗苗,與傳統的種植技術相比,窩種的采光更好,種出來的甘蔗甜度高,長勢也更加粗壯。
玉林市博白縣三灘鎮良茂村甘蔗種植戶 黎越:我們種這個甘蔗種苗,是通過廣西農科院培育出來的脫毒種苗,具有抗蟲性、抗害性、抗毒性、易生長的特點,比傳統甘蔗高產百分之三十以上。
編輯:但堂丹
上一篇:
上臺階挑大梁,央企邁向高質量發展(權威部門話開局)
下一篇:
新華全媒+丨國新辦舉行“權威部門話開局”系列主題新聞發布會 介紹2023年全面推進鄉村振興重點工作
丁小強在市農科院調研時強調加大科技創新服務“三農”工作咸寧網訊咸寧日報全媒體記者周榮華、夏正鋒報道:28日下午,市委書...
果園里的病蟲害預防,一定要早發現、早治療……”眼下正逢果樹春季生長的關鍵期, ”3月24日,市農科院果蔬科技服務團隊專家...
要保證質量、提升品質、確保安全,加快向陽湖文化名人博物館新館項目建設進度,進一步提升觀眾體驗感和獲得感,打造展示向陽...
6月17日,在市農科院向陽湖試驗基地,農業專家以農田為卷、以科技為筆,在田間創作的“永遠跟黨走”彩色稻田畫,初具雛形。咸...
咸寧網訊咸寧日報全媒體記者姜明助報道:9日上午,市委副書記、市長王遠鶴帶領市農業農村局、市交通局、市水利和湖泊局、市農...
本報記者龐革平張云河起個大早,全國人大代表劉入源直奔廣西博白縣江寧鎮道根村。不履職盡責,咋能對得起鄉親?”去年6月,道...
咸寧日報全媒體記者丁婉瑩聶瑩穎采訪時間:5月26日采訪地點:湖北科技學院智慧教室本期悅讀人:林莉溫柔卷發、一襲粉衫墨裙,...
《別拿基因當借口》【英】戴維·申克著內容簡介:基因不是命中注定的藍圖,而是精心設計的旋鈕和開關。風物人間,緩緩而行。
大家還記得邱淑貞那個大女兒沈月嘛?因為她真是把媽媽邱淑貞的絕佳五官都已經拿去啦……并且還綜合出了自己的特點,看起來形...
新冠病毒的流行使大家越來越關注健康,許多人都在疫情常態期抓緊時間進行了體檢,并特意增加了一些項目,如近年比較流行的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