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在遼寧館體驗冰雪運動裝備。(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何宇欣 攝)
鄂州雕花剪紙非遺傳承人顧德在現(xiàn)場展示。 (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農(nóng)新瑜 攝)
非遺傳承人在鄂州館帶孩子體驗華容土布紡織工藝。 (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何宇欣 攝)
游客在黃岡館體驗活字印刷術(shù)。 (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何宇欣 攝)
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王晶
4月22日,進入大美中國館的觀眾幾乎都以掏出手機拍照開啟游覽之旅,同時自帶配音:“哇!”
大美中國館的中心舞臺動態(tài)展示銀河落九天的場景,神舟23號宇航員與屈原在未來相遇,追問天地的故事,在東方寫意山水畫卷里徐徐展開。
環(huán)繞大美中國館中心舞臺的,是國家公園生態(tài)大觀沉浸展示。建立國家公園體制是習近平總書記親自謀劃、親自部署、親自推動的生態(tài)文明建設重大制度創(chuàng)新。大美中國館呈現(xiàn)了我國自然生態(tài)系統(tǒng)最重要、自然景觀最獨特、自然遺產(chǎn)最精華、生物多樣性最富集的區(qū)域,以最有標志意義的元素,縱橫南北、橫貫東西,解說華夏之風物、華夏之神采。
大熊貓和金絲猴做鄰居
隨著一大片竹海映入眼簾,游客進入到大熊貓國家公園。“這是花花(明星大熊貓)給我們錄的視頻嗎?”大屏上萌萌的大熊貓引得游客打卡合影。“五一假期,我們?nèi)掖蛩闳コ啥迹隙ㄒタ椿ɑㄑ健N覀冞€要比一比,看大屏上是不是它。”游客陳心泉一邊回答小女兒的提問,一邊給她拍攝打卡照。
能在大美中國館和大熊貓比萌的,只有神農(nóng)架的金絲猴了。作為祖國的“華中之肺”,云蒸霞蔚的神農(nóng)架國家公園(試點)大九湖晨曦,煙霏云斂、碧水潺潺、高山濕地、草甸蘆葦,令人神往。可愛的金絲猴在林間游蕩,連綿的青山綠水間,依稀可見白蛇、白林麝等30多種神奇白化動物,還有獨活、當歸、川芎、冬花等1800多種藥用植物。
海南熱帶雨林國家公園、三江源國家公園、東北虎豹國家公園、武夷山國家公園,大美中國館以國家公園生態(tài)文旅融合進程,展示中華文明的文化多樣性。
詩句傳說里的美好中國
“快看,這里有一本書。”5歲的菲菲在神農(nóng)架的叢林里發(fā)現(xiàn)了一本書。媽媽王樂怡告訴她,“這是《黑暗傳》,是漢民族創(chuàng)世史詩,講的是我們從哪里來的故事。”
14歲的初中生小羅對大熊貓的興趣遠不如三星堆青銅立人像。“我特別想知道三星堆的文明來自哪里,為什么這個銅人有這么大的眼睛,他的手里曾經(jīng)拿過什么東西,三星堆的古人有沒有見過大熊貓?”
青銅立人像身后的翠竹之上刻有閃閃發(fā)光的詩句,“西當太白有鳥道,可以橫絕峨眉巔”“劍南山水盡清暉,濯錦江邊天下稀”“曉看紅濕處,花重錦官城”。在青銅立人像對面的大屏上,一句“窗含西嶺千秋雪”嵌入綿延群山的圖畫中。杜老師是武漢一所高校的退休教師,他覺得大美中國館里最有意思的是這些風景里的詩句,“我們看到的風景與古人看到的風景,在這些詩里交匯了、共鳴了。”
蘇東坡現(xiàn)身多個省市展館
文婕在海南熱帶雨林國家公園展區(qū)有一段情景表演,她身著黎族阿妹的服裝,唱起黎族《織錦歌》,“我的舞臺只有3米多長的棧道,歌曲也只有1分鐘,但我會帶著游客在晨霧靄靄間聽到遠山猿啼,這樣的聲音來自于全球最瀕危的靈長類動物——海南長臂猿。大家通過椰風徐徐,感受到海南熱帶雨林國家公園的魅力不止于生靈,還有文化直擊心靈。我身后的《別海南黎民表》,正是文豪蘇東坡在儋州(今海南)講學布道、施教為民的見證,留下了彌足珍貴的芳香文脈。”
湖北日報全媒記者注意到,文婕提到的東坡文脈,在文旅博覽會的多個場館都有表現(xiàn)。四川展館里,東坡故里的口號十分亮眼。浙江展館里的文藝地圖上,蘇東坡是重要節(jié)點。我省黃岡展館提出,黃岡是東坡文化的發(fā)源地。在此次文旅博覽會上,基于東坡IP打造的東坡數(shù)字人首次亮相,并與觀眾現(xiàn)場互動。4月21日,作為本屆文旅博覽會重大簽約項目,中國東方演藝集團與黃岡市就蘇東坡主題音樂劇簽訂創(chuàng)制合作協(xié)議,該劇將聚焦蘇軾寓居黃州期間的人生際遇,以民族文脈為紐帶,跨越千年與東坡重聚,深入詮釋傳統(tǒng)文化的時代價值。
天南地北好風物
爭奇斗妍惹人憐
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張歆
“搖出來的茶香,聞一聞吧!”“昆曲真好聽,我來教你拍!”“你有吃過冰糖甲魚嗎?”4月22日,湖北日報全媒記者徜徉于文旅博覽會各展區(qū),發(fā)現(xiàn)各省展館求新求異,亮點紛呈,引得眾游客駐足流連。
吸引游客還得“體驗派”
踏入福建館,直徑一米多的竹籃里盛滿茶葉,“安溪鐵觀音大師”劉協(xié)宗兩手緊握竹籃邊沿,用力做回旋轉(zhuǎn)動,茶葉在籃內(nèi)旋轉(zhuǎn)跳動、互相碰撞。游客李翔捧起一把茶,嗅了嗅:“真香!”
劉協(xié)宗演示的技法叫“搖青”,是制作安溪鐵觀音最重要的工序之一,通過茶葉的互相碰撞造成葉細胞損傷,使茶多酚酶促氧化,誘發(fā)香氣。斟上一杯茶,甘滑飽滿,香韻悠長,回味無窮。
制作工藝呈現(xiàn)在觀眾眼前,茶葉自然很受歡迎。不少游客一邊欣賞工藝,一邊詢問產(chǎn)品信息。文旅博覽會第一天,劉協(xié)宗就斟茶近300杯,團隊帶來的小紙杯全部用完。劉協(xié)宗笑了笑,“后續(xù)只得用陶瓷茶具服務客人啦,儀式感很強的!”
四川館里,參展方沿邊而立,中央則置放幾張竹桌和板凳,青綠的主題色讓人仿佛走進涼爽的夏季,給熱鬧的展會吹起一股清涼之風,游客一進場館便被美食包圍。
自貢市文化廣電旅游局文創(chuàng)非遺科科長鄧玉冰招呼游客們品嘗冷吃牛肉。淺嘗一口,一股香辣彌漫舌尖,鄧玉冰當即舉起手機,熟練地亮出二維碼,“掃一掃可以直接下單!”
鄧玉冰介紹,這次文旅博覽會帶來10多家自貢本土企業(yè)的產(chǎn)品,包括冷吃牛肉、冷吃兔、龍須淡口菜等。她將頭發(fā)隨意扎起,皮筋上有藍紫色的紋樣,“這是自貢扎染技藝,是國家級非遺,我們?yōu)樽载暣裕 ?/p>
在江西館,6歲的小米走近剪紙展臺,將畫板上的兔子展示給瑞昌剪紙非遺傳承人邵晴看。邵晴心領(lǐng)神會,將紅紙折疊幾下,手指帶動剪刀上下翻飛,不一會兒,一只可愛的長耳兔制作完成。將長耳兔小心翼翼地放進袋子里,小米心滿意足地抱著畫板離開了。
展會這兩天,邵晴基本剪刀不離手,小朋友們尤其對剪紙感興趣,成年人被勾起童心,也來向她討要,邵晴應接不暇,向游客們傳遞“秘方”,“初學者可以將圖案輪廓繪制在紅紙上,再一點一點剪出來!”
異鄉(xiāng)遇家鄉(xiāng),兩眼淚汪汪
進入B2展區(qū),就被一出昆曲吸引,繾綣委婉,舒心又“酥心”,令人好不沉醉。走進江蘇館,才發(fā)現(xiàn)演繹者不是真人演員,而是一個投影設備,影像身著戲服,身段窈窕。一位游客拿起手機拍攝,卻只能拍到旋轉(zhuǎn)的“葉片”,眼前的人影在相機屏幕里消失了。
疑惑之間,工作人員李豎趕忙走上前去協(xié)助。原來,觀眾看到的投影,是由旋轉(zhuǎn)發(fā)光的燈帶配合后臺的計算機系統(tǒng)制作而成,達到一定的頻率后才能成像。由于設備頻率和手機相機不一致,將手機相機對準投影時,屏幕中的人影卻消失不見了。
那該怎么辦?李豎笑著拿過手機,將相機調(diào)成專業(yè)模式,“咔嚓”一拍,“打卡”成功。一番操作令不少觀眾恍然大悟,“沒想到聽昆曲還能長知識,這次真是學到了!”
“我的家鄉(xiāng)山美水美人熱情又大方,我的家鄉(xiāng)在廣闊的西域土地上,我要把我的家鄉(xiāng),給你們講一講……”新疆館前,民族歌手舞者唱起歌、跳起舞,熱鬧非凡。
趁著人潮,賽里木湖景區(qū)賽管委工作人員曼祖熱熱情地向游客推薦產(chǎn)自賽里木湖的高白鮭。身著維吾爾族服飾的曼祖熱明艷靚麗,落落大方,游客忍不住夸贊:“姑娘,你好漂亮!”
浙江館內(nèi),腐皮包黃魚、紅燜望潮、新風鰻鲞等浙系菜肴讓人大飽眼福,菜品僅供觀賞、不能食用。即便如此,不少觀眾還是在此駐足流連,一位游客指著菜品驚訝道:“看咧,竟然還有一道菜叫冰糖甲魚!”
山西人張文娟來漢已十多年,她特意到山西館參觀。家鄉(xiāng)展館里,融合萬榮方言文化的文創(chuàng)產(chǎn)品讓她激動不已,“山西萬榮有很多俏皮話的,能在文旅博覽會上遇見家鄉(xiāng),我非常感動!”
百余張黑膠唱片現(xiàn)身盛會
“把我們拉回過去的歲月”
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陳熹
4月21日,在熱鬧的第二屆中國(武漢)文旅博覽會現(xiàn)場,一個“靜謐”角落吸引了參觀者的目光。懷舊的美式“房間”里,書架上擺滿黑膠唱片,一旁的音響里傳出雄渾的交響樂,角落的咖啡機散發(fā)出咖啡香氣,有游客坐在沙發(fā)上,靜靜地欣賞音樂。
這是淮安運河音樂書房的“微縮版”,被搬到了江蘇展區(qū),成為現(xiàn)場最有格調(diào)的區(qū)域之一。
涵蓋古典、爵士等多種類型的100多張黑膠唱片,讓游客們嘖嘖稱奇。有游客好奇地打量著,不停向現(xiàn)場工作人員發(fā)問。武漢傳媒學院大一學生蔡靈敏和兩位同學一起在這里逗留了許久,她們的目光緊盯著黑膠照片,情不自禁地感嘆“這張可真難得啊”。“我從小學鋼琴,對古典音樂特別感興趣,所以這里非常吸引我,真希望武漢也有這樣的地方。”蔡靈敏對湖北日報全媒記者說。
有同樣想法的,還有68歲的武漢市民王富強。他和老伴一起,坐在沙發(fā)上靜靜地欣賞著音樂,并向工作人員打聽留聲機的品牌和價格。“我雖然退休于軍工企業(yè),但很喜歡文藝。黑膠唱片、留聲機一下子就把我們拉回到過去的歲月。”王富強說,雖然暫時去不了淮安,但看了這個書店,對淮安的了解更多了一些,“感覺是一個很有文化底蘊的城市”。
“我們書店的黑膠唱片在全國應該是最多的,非常受游客歡迎。我們書店也是淮安的文化地標。”現(xiàn)場,江蘇省文化和旅游廳相關(guān)負責人高飏介紹說,淮安運河音樂書房是由淮安市圖書館打造的一個公益性書店,由民國老建筑改造而來,搜集了近萬張黑膠唱片,還有與音樂相關(guān)的書籍,并且不定期舉辦音樂講座等活動。
“我們通過打造地標性的書店,展示城市旅游的文化內(nèi)涵,增加旅游小而美的目的地,吸引了很多專程而來的游客。這次特意將書店搬到文旅博覽會上,希望讓更多游客由此了解淮安的文化底蘊和氛圍,吸引更多游客到我們淮安去。”
游客陳莉莉說,以前只對揚州、蘇州感興趣,今天對這家書店“種草了”,打算五一去揚州時也去一趟淮安。
編輯:yangweijie
上一篇:
世界大河館觀展側(cè)記:邊走邊唱 陶醉在大江大河的光影中
下一篇:
首場沉浸式文旅論壇聚焦夜經(jīng)濟 中國沉浸體驗項目數(shù)量世界第一
記者現(xiàn)場看到,包括國際山地旅游聯(lián)盟、韓國、法國、美國、克羅地亞、澳大利亞、塞爾維亞、柬埔寨、泰國、斐濟、蒙古國、德國...
屆時,極目新聞將進行全媒體探館直播,敬請關(guān)注。
以“山水知音相會湖北”為主題的湖北館前,游客絡繹不絕。
文旅博覽會組委會介紹,本屆文旅博覽會展館總面積達到8萬平方米,按照全國展區(qū)、湖北展區(qū)、中央大舞臺、特色展區(qū)、武漢國際茶...
原標題:北京書店之夜迎來近100場直播活動6月12日,北京書市主辦方將發(fā)起“2020北京書市·北京書店之夜”直播系列活動,并聯(lián)合...
凌晨探訪圖書大廈里的挑燈夜讀者新春佳節(jié)最后一個通宵為人生“補鈣”剛剛過去的這個2021年春節(jié)長假,北京發(fā)行集團旗下十家大...
咸寧日報全媒體記者周萱章文靜通訊員田麗楊曉漾? 3月6日下午,湖北科技學院大一學生文鳳嬌像往常一樣,來到學校西區(qū)宿舍旁的...
今年春節(jié),市圖書館還推出了一系列線上圖書和線上閱讀活動,讓市民在活動中感受和品味傳統(tǒng)文化的魅力。
作者:封壽炎(媒體評論員)6月6日,上海“深夜書店節(jié)”拉開帷幕。“深夜書店節(jié)”是同期啟幕的“上海夜生活節(jié)”的重要組成部分。...
李春(崇陽)當我在車站提著一大包書上下奔走疲憊不堪之時,頓生疑慮:我為什么要淘這么多舊書,而且千里迢迢帶回家,把自己累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