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西安2月2日電 (楊英琦)元宵節前夕,兔年春節的年味仍在持續。2月2日,“絲路歡歌”——中外友人喜迎元宵節文化交流活動在西安舉辦,來自20多個國家的三十多位外籍人士歡聚一堂,與中國民眾一起體驗傳統民俗。
參加本次活動的外籍人士來自各行各業,無論是演員、商人、視頻博主還是在校教師,均已在西安生活多年。談及包餃子、剪紙、吃元宵、貼春聯等傳統民俗,他們皆有或多或少的了解,并表現出濃厚的探索欲。
當日活動舉辦地為西安一家印度文化交流餐廳。該餐廳內除了印度風格的裝潢外,福字、燈籠、中國結等紅色系的中國特色風裝飾隨處可見。在其室內準備的民俗體驗活動中,包餃子、剪紙體驗備受歡迎。
“今天我包了7個餃子,如果不是時間原因,我還可以包得更多。”來自美國的大衛稱自己非常熱愛這座“碳水之都”,尤其是餃子、油潑面等面食。“今年春節,西安人山人海。我也入鄉隨俗過了一個地道的‘中國年’,與朋友相聚、互送新年祝福。”
來自埃及的艾小英就讀于西北大學文學院,除了節慶的熱鬧氛圍,蘊含豐富文化含義的春聯是她對中國春節印象最深的元素,“今年是我在西安過的第六個春節,也是年味最濃的一年。”
活動現場,歌手任敬獻唱《千古長安》《幸福絲路》等歌曲。“千年古都,常來長安。我很高興有機會參加此類中外文化交流活動,展示西安的文化與民俗。”她認為,與外國友人相聚西安共迎元宵佳節、分享中國文化是件很有意義的事情。
現年61歲的西安剪紙非遺傳人惠延林常年致力于推廣剪紙藝術。在這場中外文化交流活動中,她向大家介紹了中國春節傳統民俗的文化意義,并展示出精美的剪紙作品。來賓和孩童們圍繞在惠延林身邊了解、學習剪紙藝術,饒有興致。
本次活動在中外友人的掌聲與歡笑中落幕。當日不少來賓表示,希望未來能有更多機會了解中國民俗,促中外文化交流互通。(完)
編輯:trs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