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日報訊(記者海冰、通訊員魯黎、孫夏)為傳承、弘揚荊楚文化,豐富春節期間群眾文化生活,湖北省博物館聯合黃石市博物館、咸寧博物館在當地舉辦多個高規格新展,觀眾可就近欣賞湖北省博物館眾多精品文物,其中包括多件國寶級文物。
“江漢吉金—一湖北省博物館館藏商周青銅器特展”
湖北省博物館與黃石市博物館聯合精心策劃的《江漢吉金—一湖北省博物館館藏商周青銅器特展》于1月16日起正式在黃石市博物館三樓展出。
在世界文明史上占據有重要地位的商周青銅文化,是以大量鑄作精美絕倫的青銅器為其最顯著的特征。湖北地處長江中游,黃石作為長江中游銅礦帶之一,是商周銅料的主產地。黃石是青銅文化的發源地之一,昭示著中華文明的多源與多元結構。考古發掘和研究表明,銅綠山古銅礦是我國采掘時間最早、冶煉水平最高、規模最大的銅礦,為青銅時代鑄造業的興盛繁榮提供了堅實的后盾。展覽展出了30余件商周時期青銅器,觀眾通過這個展覽可以更系統更全面地了解青銅歷史和青銅文化。
“長江文物精品展”“百年丹青——湖北省博物館近現代書畫特展”
“到咸寧看國寶、過大年”(第二季)系列文旅惠民活動將在咸寧市博物館拉開序幕,湖北省博物館與咸寧市博物館合作舉辦《長江文物精品展》《百年丹青——湖北省博物館近現代書畫特展》兩個高規格展覽。
“長江文物精品展”秉承首屆“到咸寧看國寶、過大年”活動的高水準,展出湖北省博物館精品文物35件,其中國寶級文物20件,珍貴文物15件;展出赤壁新店土城遺址出土的文物8件。城背溪文化的“太陽人”石刻也將出現在這次展覽中。此外還有新石器時代獸面紋銅鼎,商代銅鬲、弦紋銅鬲、獸面紋銅斝、銅爵、觚銅,戰國銅鑊鼎、銅簋、龍耳銅方壺等展品,讓民眾領略湖北悠久燦爛的古代文化。
“百年丹青——湖北省博物館近現代書畫特展”展出近百年來珍藏省博物館的46名書畫巨匠的50幅(組)精品畫作。其中,國畫作品31幅(組),包括齊白石、徐悲鴻、張大千、吳昌碩、黃賓虹、傅抱石等巨匠畫作;書法作品多為近現代風云人物在湖北留下的人文寫真,包括孫中山、康有為、徐世昌、左宗棠、張之洞、黎元洪、翁同龢等人書法作品19幅(對)。此次展覽濃縮了中國近現代文化藝術史,是觀眾了解近代名家精品作品及流派的難得機會。
編輯:yangweijie
上一篇:
王蒙徽王忠林檢查春節值班值守 慰問基層一線干部職工
下一篇:
我省2.6萬個城鄉社區開展“敲門行動” 讓困難群眾安心過年
本次書畫聯展由國家一級畫家梁巖、湖北省書法院院長劉永澤、湖北省演藝集團總經理羅丹青三位藝術家策劃推出。本報特選取三位...
《進擊的病毒》史鈞著內容簡介:作者以生動有趣的文筆,從進化論的視角講述了病毒驅動人類進化的歷程,以及人類與病毒的抗爭史。
咸寧網訊記者朱亞平報道:喜慶的春聯、大大的“福”字、火紅的中國結……臨近春節,城區到處洋溢著喜慶的氣息。
情系咸寧書畫聯展開展?孟祥偉出席并宣布展覽開幕咸寧網訊記者姜明助、見博報道:丹青結同心,彩墨頌黨恩。國家一級畫家、湖...
陳泉辛(赤壁)李桃芳菲菜花黃,浪蝶狂蜂繞樹忙。
咸寧網訊咸寧日報記者朱亞平報道:近日,咸寧市博物館7名館員參加了由中國文物報社主辦、文博圈承辦的2020年博物館線上培訓班...
咸寧網訊咸寧日報記者朱亞平報道:近日, ,該館已恢復開放,居民入館須提前預約。參觀時,觀眾可使用手機掃碼“咸寧市博物館”...
咸寧網訊咸寧日報記者王恬報道:9日,記者在市博物館微信公眾號上看到,該館推出了“漫說咸博”專欄,第一期《國寶說國寶》正...
咸寧網訊咸寧日報記者陳希子報道:“我想繼續參加類似的活動,了解更多的傳統文化知識,并以自己的力量宣傳家鄉。”近日,咸寧...
本次活動讓市民在家門口就能感受濃郁的咸寧地域文化,拉近了市博物館與廣大居民的距離,提升了群眾熱愛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