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福州9月17日電 題:合力守護你我的網絡家園——2023年國家網絡安全宣傳周綜述
新華社記者王思北、鄧倩倩、顏之宏
網絡安全為人民,網絡安全靠人民。2023年國家網絡安全宣傳周于9月11日至17日在全國范圍內開展。活動期間展示了哪些先進技術與前沿應用,如何進一步提高全社會網絡安全意識和防護技能?記者深入活動現場,感受守護網絡家園的強大合力。
信息時代,人工智能技術在推動生產制造、社會治理、文化發展的同時,也帶來了數據隱私、安全隱患及社會倫理等風險挑戰。如何做到既防范潛在風險又積極運用好新技術,成為今年網絡安全宣傳周各方高度關注、交流熱議的話題。
揭開AI詐騙下的“畫皮”、用AI訓練AI、精準定位局域網潛在安全風險……今年的網絡安全博覽會上,一款款網絡安全“黑科技”競相亮相,為觀眾呈現了一場精彩紛呈的“矛與盾之爭”。
以AI防御AI攻擊,美亞柏科推出深度偽造檢測鑒定平臺,借助海量數據和先進算法,輔助執法機構進行相關風險阻斷。在微步在線展區,一款名為“XGPT”的人工智能安全助手,利用AI大模型結合大數據技術集納業已發現的網絡威脅情報,并通過人工智能交互的方式輸出給運維人員。
“過去一個人一次只能解決一個網絡安全問題,現在有了這個人工智能‘小助手’,一個人一次可以解決多個網絡安全問題。” 微步在線公共事務負責人關普璟說。
“生成式人工智能大模型出現后,算法安全、數據安全、應用可控、倫理規范等方面新型風險正在顯現。”在網絡安全技術高峰論壇上,清華大學人工智能研究院副院長朱軍說,要進一步加強技術理論研究,提高內生安全水平,加強技術手段建設,不斷提升訓練數據質量和安全評測能力。
面對復雜的國際競爭形勢,我國網絡安全事業要實現高質量發展,關鍵是高素質的人才隊伍。
在今年網絡安全宣傳周開幕前夕,福州市獲批創建國家網絡安全人才與創新(福州)基地,將聚焦培養高質量的網絡安全應用型人才、建設前沿創新技術研發平臺、培育網絡安全產業集群,大力推動福建省網絡安全產業人才融合發展。
“網絡安全產業的長遠發展,需要大量創新型、技能型、實戰型人才,需要不斷健全人才培養體系。”福建師范大學網絡安全學院執行院長許力說。
網絡安全宣傳周期間發布的《2023年網絡安全產業人才發展報告》顯示,截至2023年3月,國內已有80所高校開設網絡空間安全專業,132所高校開設信息安全專業。
9月13日,《網絡安全人才實戰能力白皮書—人才評價篇》在網絡安全宣傳周期間發布。白皮書顯示,本科及以上院校是培育網絡安全人才的主力軍,培養了90%的網絡安全新生力量。網絡安全競賽演練成為院校評價網絡安全人才實戰能力最有效的方式之一。
網絡安全宣傳周期間,各類網絡安全技能比賽活動在全國火熱開展——四川涼山啟動網絡安全交流暨技能大賽,推動筑牢“頭腦中的防線”;在貴州,“網信杯”網絡安全技能競賽參賽人數創歷史新高;青海省“青海移動·昆侖杯”網絡與信息安全職業技能競賽,進一步挖掘行業頂尖網絡安全人才。
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發布的第52次《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顯示,截至2023年6月,我國網民規模達10.79億人,互聯網普及率達76.4%。
維護網絡安全是全社會的共同責任,需要政府、企業、社會組織、廣大網民共同參與,共筑網絡安全防線。
在云計算服務安全分論壇上,移動云、聯通數科、天翼云、華為云、阿里云等8家云服務商聯合簽署了《云計算服務安全自律公約》,推動云計算行業自律和共治。
連日來,各地積極開展網絡安全進基層活動。方言快板小曲傳唱網絡安全知識,趣味問答互動寓教于樂,專家講座科普防詐騙“攻略”……活動以通俗易懂、百姓喜聞樂見的方式,宣傳網絡安全理念、普及網絡安全知識、推廣網絡安全技能。
在河北唐山路南區開展的網絡安全進社區活動中,社區、派出所民警、轄區志愿者通過發放宣傳單、答疑解惑、案例剖析等方式,近距離與社區居民互動交流,分享網絡安全防范妙招,講解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的危害,進一步普及網絡安全常識。
此外,針對百姓關注的熱點問題,有關部門還圍繞法治、金融、電信等重點領域和青少年等重點群體,在全國各地開展了一系列形式新穎、內容豐富的主題宣傳活動,不斷推動網絡安全宣傳接地氣、聚人氣,讓網絡安全理念深入人心。
編輯:trsadmin
上一篇:
全民攜手,共筑網絡安全堅強防線
下一篇:
咸寧市婦聯攜手市總工會開展網絡安全宣傳周活動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就網信事業發展作出重要論述,并將抓好人才工作擺在治國理政的重要位置,為新時代網信人...
要積極開展招才引智活動,探索柔性引才,讓人才更好地服務大局、服務發展、服務民生。
”ABB集團高級副總裁、中國總裁張志強說,從ABB廈門工業中心落成到上海機器人超級工廠動工,從開放創新中心到未來實驗室, AB...
在人工智能的發展過程中,有一種聲音始終伴隨:人工智能會讓更多的人,尤其是年輕人失業嗎?在更隱形的層面,人工智能對高技能...
29日,北京大學健康醫療大數據國家研究院與愛思唯爾等機構在“中國醫院協會健康醫療大數據應用管理專業委員會成立大會暨專題學...
本報記者李正日前發布的《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明確提出,發展...
“以人工智能為代表的信息收集,處理,加工,傳輸等技術的飛速發展及在社會生活的各個領域的滲透,引領著人類社會進入信息化時...
人工智能系統需要感知的信息主要來源于其視覺、聽覺、觸覺,而嗅覺也是很有價值的方向,目前已經有科研人員在研究氣味傳感器...
16日,第十六屆中國(深圳)國際文化產業博覽交易會(以下簡稱文博會)首次以“云上文博會”的形式在線上開幕。本屆文博會將利用5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