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覆蓋+全收集 無害化+資源化
咸寧:探索餐廚垃圾處理新模式
餐廚垃圾處理,體現一個城市文明程度和治理水平,關乎生態環境保護和人民群眾身體健康。
近年來,我市認真貫徹落實新發展理念,積極探索餐廚垃圾處理新模式,推進餐廚垃圾無害化處理、資源化利用,力爭實現餐廚垃圾處理全覆蓋、全收集,把事關民生的實事辦好辦實。
看現場 ——
市區餐廚垃圾如何“一鍵”變廢為寶
說到餐廚垃圾,人們不禁會想到污漬斑斑、蚊蠅亂飛等不忍直視的畫面。然而,6月1日,記者在咸寧高新區餐廚垃圾處理站看到截然不同的場景——
在旗鼓大道咸寧華瑞包裝正對面,裝著兩扇玻璃門的中式平房里,兩臺設備發出輕微的運行聲,設備上、房間里均看不到油垢污漬,也聞不到惡臭氣味。
“這里已經運行一年多了。”設備提供方——湖北遠豐科技發展有限公司運營負責人劉祥寶告訴記者,只需將裝有餐廚垃圾的桶掛上設備,輕觸控制面板上的“一鍵啟動”按鈕,設備就開始自動工作。
劉祥寶現場演示投料過程:只見一個120升的塑料垃圾桶沿著鏈條升降機上升至投料口,由于投料口上方裝有防噴濺蓋板,餐廚垃圾緩緩倒入設備內,不見明顯油污噴出。隨后,設備自動進行破碎脫水、油水分離、加菌、攪拌發酵等程序。
據介紹,該設備運用的是微生物好氧發酵技術,工作時系統會將溫度升至60-90攝氏度(微生物發酵菌最活躍的溫度),2至4小時后餐廚垃圾就降解成油脂和有機肥。有機肥可直接作為底肥,油脂可提煉生物柴油,實現變廢為寶。
“一臺設備長3米多、寬1.8米、高2.4米,占地約8平方米,可以消化一噸餐廚垃圾。”劉祥寶介紹,主機的背后配套安裝了凈化設備。如果條件允許,還可專門設置工作人員值班室、肥料和生物油存放室、保潔工具室等。
正在此站巡查的技術指導王從輪告訴記者,發酵期間,工作人員無需操作設備,可同時進行洗涮垃圾桶、打掃房內衛生、擦拭設備等工作,也可外出收集運輸餐廚垃圾。
咸寧高新區餐廚垃圾處理元氣森林站,于5月底啟用。記者在現場看到,該站點與企業建筑搭配建設,風格協調,旁邊設有公共廁所、青年書房等,屋頂種滿自產有機肥滋養的月季,集多功能于一體。
看進展 ——
市區餐廚垃圾如何收集處理???
我市城區餐廚垃圾收集處理現狀如何?日前,記者采訪了負責城區餐廚廢棄物收集、運輸、處置監督管理工作的市城管執法委相關負責人。
據介紹,目前,我市城區餐廚垃圾處理有“集中式”處理和“分散式”處理兩種方式,市城區餐廚廢棄物無害化處理終端正在不斷完善。
記者了解到,我市城區餐廚廢棄物無害化集中處理項目于2020年11月1日建成運行,由市城發集團下屬子公司——湖北香城泉都建設投資有限公司投資建設,處理規模為100噸/日。
目前,該項目5條收運專線、7臺專用車輛,對全市575家企事業單位、食堂、大中型酒店的餐廚垃圾進行收運處理,對城區29個垃圾分類試點小區、溫泉集貿市場產生的廚余垃圾進行收運處理,日均收集餐廚垃圾20余噸。
2020年10月起,咸寧高新區探索餐廚垃圾處置新模式,引進湖北遠豐科技發展有限公司生產的餐廚垃圾無害化自動處理設備,“分散式”處理餐廚垃圾,至今已建成餐余垃圾處理站5座,13臺設備投入運營,日均可處理餐廚垃圾約13噸,已累計處理4000多噸。
按照住建部生活垃圾測算方法,城市居民日均產生餐廚垃圾0.1公斤,我市城區餐廚垃圾日產生約48噸。
近日,市城管執法委隨機抽取了城區8家公共機構(餐飲企業、醫療衛生機構、學校、機關食堂各2家)進行現場測算,當天就餐12213人,產生廚余垃圾2475公斤,公共機構人均產生0.2公斤。
根據以上數據推算,我市主城區餐廚垃圾日產生超50噸。這意味著,由于餐廚垃圾存在點多、面廣等特性,仍有不少餐廚垃圾面臨集中收運難題。
看前景 ——
市區怎樣打造餐廚垃圾處理新模式
“小塊頭大用場!”咸寧市城區餐廚垃圾無害化就地處理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我市將在主城區建成區的黨政機關、企事業單位食堂、酒店、學校、醫院、農貿市場等餐廚垃圾產生場所,推廣餐廚垃圾無害化就地處理機項目。
據分析,其優勢有四:
一是處理時間快。餐廚垃圾極易腐爛變質,散發惡臭,滋生蚊蟲,不僅會污染環境,還可能傳播疾病。微生物好氧發酵技術可以快速處理餐廚垃圾,只要2至4小時,可實現餐廚垃圾餐清餐結。
二是站點易設置。餐廚垃圾資源化利用無害化處理設備有日處理量1噸、0.5噸、0.3噸、0.1噸等4種型號,單個站點(如高新區旗鼓大道餐廚垃圾處理站點配置2臺設備)占地40多平方米,可因地制宜根據餐廚垃圾排放情況劃片區配置。
三是運輸距離短。采用小型設備分片處理,可實現餐廚垃圾的源頭處理、就地利用,避免餐廚垃圾長途運輸費用較高,且容易在運輸過程中造成二次污染的問題。
四是生態效益好。可以杜絕垃圾分類先分后混現象,強化監管打擊地溝油黑窩點、擅自處置餐廚垃圾等違法行為,推進我市加強生態環境保護,加快建設自然生態公園城市。
該負責人認為,要建好后端倒逼垃圾分類和收運。市城區還有三分之一的單位未納入收運體系,主城區778個居民小區只有29個試點小區廚余垃圾單獨收運、處置,要實現應分盡分、應收盡收,后端的處置設備必須跟上。
據介紹,我市將堅持政府主導,加強頂層設計,加快部署餐廚垃圾就地處理設施。近期,領導小組將組織專班對市主城區產出餐廚垃圾情況進行進一步調查摸底,確保餐廚垃圾就地處理設施布局、建設規模合理科學。
同時,我市將優化運行模式,推動生態環保領域高端設備制造項目盡快投產見效,通過輸出設備、輸出技術、輸出人才、輸出服務,推動餐廚垃圾處置工作走在前列,形成標準和示范。(咸寧日報全媒體記者 王莉敏)
編輯:hefan
上一篇:
沿著總書記的足跡·湖北篇 奮力譜寫新時代高質量發展新篇章
下一篇:
咸寧各地積極響應實踐活動 黨員干部迅速下沉辦實事
咸寧網訊咸寧日報全媒體記者周榮華報道:18日下午,在收聽收看全省推進城鄉垃圾分類工作電視電話會議后,我市召開垃圾分類工...
昨日,市城管執法委舉行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精神宣講動員部署暨宣講報告會。核心4:優化環境衛生持續鞏固優化環衛市場化成果,...
咸寧日報全媒體記者魏明報道:近日,記者對咸安區部分鎮村辦公點和超市等地的垃圾分類情況進行了走訪,發現多數單位都能落實...
咸寧網訊記者陳希子、通訊員趙雯琦報道:“廢紙、塑料、玻璃、金屬和布料都屬于可回收物,玉米核、堅果殼、果核、雞骨等則是餐...
《新時尚?我參與》垃圾分類宣傳推廣項目選擇在全市第一批垃圾分類試點小區開展,活動以香泉花園為主,輻射到昱園、曦園兩個...
咸寧網訊通訊員林立?記者?金娓:為深入普及生活垃圾分類管理知識,推進垃圾分類,共創文明新風。本次志愿者環保活動進一步...
大興區亦莊鎮的19個社區,總計54個自然小區,目前實現了垃圾分類全覆蓋。在亦莊鎮的202個投放點位,每天早7點至9點、晚6點至8...
咸寧網訊記者朱亞平、通訊員沈家樂報道:8日下午,市環衛局、市城管執法委綜合執法四大隊和湖北啟寧城市服務有限公司,攜手咸...
咸寧網訊記者朱亞平、通訊員沈家樂報道:16日,一場生動有趣的“愛國衛生教育月垃圾分類進校園”主題宣講活動,在咸安桂花鎮柏...
咸寧網訊通訊員吳雷報道:5月21日,通城縣環衛局在城區部分路段開展垃圾分類宣傳活動,進一步增強廣大市民對垃圾分類知識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