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東湖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邁向“世界光谷”。 (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何宇欣 攝)
“一定要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自主創新道路,培養和吸引人才,推動科技和經濟緊密結合,真正把創新驅動發展戰略落到實處。”
——習近平總書記2013年7月21日考察武漢東湖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時的重要講話
“新發展理念,創新是第一位的。”
“企業必須在核心技術上不斷實現突破,掌握更多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關鍵技術,掌控產業發展主導權。”
——習近平總書記2018年4月26日考察武漢東湖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時的重要講話
加強科技創新,習近平總書記殷切寄望,布局深遠。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兩次來到武漢東湖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武漢光谷),深情囑托:科技攻關要摒棄幻想,靠自己。
3月下旬,湖北日報全媒記者、全國人大代表、青年科研工作者和“00后”大學生組成的采訪組,走進中國信科集團烽火通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簡稱“烽火通信”)、長飛光纖光纜股份有限公司(簡稱“長飛光纖”),感受光谷近年來的變化,探尋湖北牢記囑托、感恩奮進,打造自主創新“新高地”,以科技創新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實踐探索。
回憶與總書記面對面,光谷科創人員難忘殷殷囑托——
“總書記一席話語重心長,我們深受鼓舞”
3月24日,回憶起習近平總書記4年前來公司考察時的情景,烽火通信科技管理部總經理尹永勝思緒萬千。
那是2018年4月26日,一個春光明媚的上午。總書記來到烽火通信,察看企業自主創新產品,了解企業情況,并與部分科研人員親切交談。
在尹永勝的印象中,總書記的話語鏗鏘有力。
展廳內,總書記在企業自主研發的芯片和光網絡產品前駐足良久,重點問到了產品性能和國產化率。
總書記指出,過去在外部封鎖下,我們自力更生,勒緊褲腰帶、咬緊牙關創造了“兩彈一星”,這是因為我們發揮了社會主義制度優勢——集中力量辦大事。下一步,科技攻關也要這樣做,要摒棄幻想、靠自己。
“總書記一席話語重心長,我們深受鼓舞。”尹永勝說。
和尹永勝一樣,長飛光纖總裁莊丹的記憶也十分深刻。
2013年7月21日下午,總書記來到長飛光纖,登上30米高的拉絲塔頂,冒著拉絲爐的高溫和刺眼光芒,觀看光纖預制棒被熔化拉絲的過程。
“我對總書記說,您現在看的這個預制棒是全球最大的預制棒,單根可以拉7000公里光纖。總書記邊聽邊看,并點頭微笑。”
“2018年4月26日,我又一次向總書記匯報,咱們的預制棒單棒已經可以拉8000公里光纖,達到全球最高水平。”
莊丹說,難忘總書記殷殷囑托,一定要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自主創新道路。
安翰光電負責人肖國華,曾于2013年當面向總書記介紹“膠囊機器人”。回首終生難忘的一刻,肖國華感慨:“總書記叮囑我們,關鍵還得靠自己創新。”
闖難關、攀高峰,科技創新大潮奔涌向前——
“總書記寄予厚望,光谷感恩奮進”
3月25日,10多輛卡車從長飛光纖駛出,滿載著一卷又一卷成品光纖,去往四面八方。
9年來,長飛光纖的生產線上,光纖預制棒的尺寸越來越大,單根拉絲長度從7000公里延長到10000公里,技術領跑全球。
“總書記的殷殷囑托,激勵著我們不斷突破一個又一個極限。”莊丹說。
4年間,烽火通信的專利墻上,琳瑯滿目的各種證書越來越多,34330件全球申請專利中,發明專利超過90%。
“2018年以來,我所在科技部門在集團的帶領下,參與多項國家重點科技攻關任務。”尹永勝自豪地說。
習近平總書記的殷殷囑托,激發出一波又一波科技創新浪潮,在光谷蓄積起噴薄而出的發展勢能。
近年來,為踐行總書記科技攻關“要摒棄幻想、靠自己”的重要講話精神,該區瞄準國際、對標先進,推動以東湖科學城為核心區域的光谷科創大走廊建設。
循著這條科創大走廊放眼望去,東湖科學城核心區——光谷科學島已啟動建設,光谷、珞珈、東湖、九峰山、江城等5家湖北實驗室相繼運行,精密重力測量、脈沖強磁場2個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熠熠生輝……
“2017年,我們在區內成立信息光電子創新中心;2018年,我們在省內布局數字化設計與制造創新中心;2019年,我們成為國家先進存儲創新中心。”武漢東湖新技術開發區科創局副局長周星說,總書記寄予厚望,光谷感恩奮進。9年來,武漢的光谷已逐步成為中國的光谷、世界的光谷。
科技創新快車道上,浴火重生的湖北信心更足——
“不負總書記重托,當好中國創新版圖重要一極”
連日來,行走在光谷,新建的高樓鱗次櫛比,隨處可見蓬勃生長的“科技之光”。
這是牢記囑托的湖北決心——
2021年2月18日,春節后首個工作日,湖北召開科技創新大會,表明了湖北不負習近平總書記重托,創新驅動,奮楫爭先的信心與決心。
這是堅持創新的湖北行動——
做好頂層設計。湖北成立省推進科技創新領導小組,高起點構建科技強省“四梁八柱”,制定“1+4”科技政策體系。
強化人才支撐。湖北瞄準科技創新“第一資源”,引才、育才、用才、留才,實施不同層次的人才計劃。去年,省委、省政府頒發首屆“湖北杰出人才獎”,我省評選出首批10名“湖北省特級專家”。
加強科技攻關。湖北聚焦“光芯屏端網”、先進制造、生物醫藥等高新技術領域,產出一批原創性、引領性重大科技成果,以“錢變紙”推動更多“紙變錢”。
沿著總書記指引的方向前進,湖北日新月異。2021年,湖北經濟總量突破5萬億元,交出了浴火重生的英雄答卷。
今年2月,第二輪“雙一流”建設高校及建設學科名單公布,湖北7所高校入選,新增3個一流學科。
當下的湖北,已駛入科技創新快車道,創新舉措更有力,創新氛圍更濃厚,創新勢頭更迅猛。
“沿著總書記指引的方向前進,不負重托,當好中國創新版圖重要一極。”省科技廳廳長王煒道出湖北心聲。
見證“荊”彩我來說
抓住人才這個關鍵因子
讓創新成為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關鍵是讓人才成為支撐發展的第一資源。
作為高職教育工作者,我將持續激勵學生堅持在專業領域長期扎根深耕,弘揚傳承工匠精神,為高質量發展注入強大動能,讓技能人才在時代新舞臺上書寫精彩人生。
——全國人大代表、武漢城市職業學院教師 禹誠
我們奮斗在最好的時代
人才興則民族興,人才強則國強。只有中國力量不斷凝聚并強大起來,才能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
作為一名科研人員,我深知,國家的需求就是我們的奮斗目標,要將科研方向與國家重大需求、與人民生命健康等相結合,才能做出更“接地氣”、更有力量的科研成果。
——華中科技大學武漢光電國家研究中心博士后 李東宇
偉大精神力量永遠接續
走進光谷,現場觸摸科技之光,我倍感振奮。光谷傲人表現背后,我感受到了偉大精神力量催生的強大信心與動力。
偉大精神力量需要傳承。作為一名新時代的湖北青年,我將以使命在肩、奮斗有我之志,建設創新之城市,在創新發展、創新強國中貢獻出自己的青春力量。
——江漢大學數字傳媒技術專業大學生 廖校雯
本版文字:
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鄧偉 曹雯
編輯:但堂丹
上一篇:
“老字號”新生,回訪武漢重型機床集團有限公司干部職工——“請總書記放心,我們一定牢記自力更生任何時候都不能少”
下一篇:
咸寧新聞網訊咸寧日報全媒體記者周榮華報道:11月20日,市委書記丁小強主持召開市委常務委員會會議,強調要深入學習貫徹習近...
市政協黨組書記、主席曾國平(2019年1月24日)各位委員、同志們: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咸寧市第五屆委員會第三次會議,經過全...
咸寧日報全媒體記者朱哲按照省委部署要求, 1月29日,市委常委班子召開2018年度民主生活會。認真學習了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
在市委辦公室機關黨支部,大家集中交納黨費,齊誦《黨章》,共同研學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重點學習習近平總書...
咸寧日報全媒體記者朱哲、通訊員蔣揚眉、陳愛華2月21日,中國共產黨咸寧市第五屆紀律檢查委員會第四次全體(擴大)會議在溫泉...
學習支部主題黨日活動學習資料和《關于認真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精神廣泛開展向黃群、宋月才、姜開斌同志為代表的抗...
傳達學習習近平總書記在參加十三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代表團審議時發表的重要講話精神,傳達學習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黨校(國家行...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各項事業取得的偉大成就,和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這一理論結晶,都是靠奮斗得來的。”全國...
咸寧日報全媒體記者朱哲19日,市委書記丁小強主持召開市委常委會會議,傳達學習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全面依法治國委員會第二次...
在本期支部主題黨日活動中,全市各黨支部認真學習習近平總書記在紀念五四運動100周年大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習近平總書記在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