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莊整潔、巷道通透,沿河游步道和綠化帶景色優美,小涼亭、微花園點綴在房前屋后……深秋時節,走進通山縣闖王鎮汪家畈村,嶄新的鄉村風貌令人眼前一亮。
寶石河畔,幾位村民正忙著撿拾大小相似的鵝卵石,洗刷干凈后,鋪設在沿河游步道邊緣。56歲的村民汪南林每天一大早就過來做義務工,已連續在這幫忙大半個月了。
“本來村里打算做花壇,但我們覺得鋪鵝卵石小路更好,何況自己動手又不花錢,一天能鋪20來米呢!”汪南林擦著額頭上的汗,笑著說。
自“共同締造”號角吹響,汪家畈村村民一經發動,有的出謀劃策,有的自掏腰包,有的投工投勞,有的貢獻田地……村民在村干部的帶領下,因地制宜整塘清溝修路,建文化廣場,修沿河步道,做小微景觀,干得熱火朝天。
辦法一起想,事情一起干,建好村灣,共同謀劃是關鍵。如何集思廣益?經過30余場屋場會、村灣夜話的商討,打造村灣的思路在不斷修改中逐漸明晰起來。
村民汪慶佳免費貢獻田地用于村灣道路修建,并在家門口建設小涼亭等微景觀;鄉賢汪延林自掏腰包2萬余元,在村灣內修建小花園并購買種植月季等觀賞花卉;村內企業安麟源建材廠以半價方式為村集體提供吸水彩磚,村級組織義務勞工共同修建游步道,讓成本在35萬的游步道項目實際使用資金控制在10萬元以內,探索出了村企共建的共同締造路徑。
今年來,該村共義務籌工700余個,發動鄉賢籌集資金20萬元,捐贈老火磚10000余塊,老瓦片10000余片,共建成文化廣場1個、涼亭1座、硬化道路2.2公里、刷黑道路1.5公里、新建休閑健身便道1000余米,發動黨員群眾編織竹籬笆1000m,建設房前屋后花壇200米,修建村灣文化墻300余米,改建臟亂差衛生死角15處,實現了村灣面貌大幅提升。
“發生巨變的,不僅是村莊的面貌,更是群眾內心的主人翁意識和基層治理的內在機理。”汪家畈村村支書汪立果說,現在村民群眾都是自發參與到環境整治與鄉村建設中來的,投工投勞美化家園,都想把自己的村子建得更加美麗、建得更加漂亮,大家每天都干勁十足!(焦姣)
編輯:hushaopeng
至此,龍潭村鄉賢志愿服務工作模式,正式在浮山街道辦事處(市“創文”工作第六片區)全域推廣。圍繞提高鄉賢志愿服務組織的...
近日,記者走進赤壁市神山鎮鐘鳴村,看到當地可喜的變化:原本八組九組、十六組高低不平、泥濘難行的泥巴路,變成了鋪滿瀝青...
咸寧網訊記者黃柱報道:近日,記者走進赤壁市神山鎮鐘鳴村,看到當地可喜的變化:原本八組九組、十六組高低不平、泥濘難行的...
據悉,此次成立白霓鎮鄉賢理事會,旨在為鄉賢們提供一個參與家鄉建設和社會治理的平臺,能夠充分發揮鄉賢在鄉村振興中的重要...
咸寧日報全媒體記者周萱決策者說:創建全國文明城市,我們要堅持全面創建、全域創建、全民創建,以實施“十大行動”為抓手,...
據統計,近三年崇陽先后有200多名能人回鄉,帶領村民致富、鄉村振興。
咸寧日報全媒體記者馬麗婭特約記者汪佳通訊員黎志遠“現在日子好了,村民們過年不能光吃吃喝喝,文化生活也要跟上。“從2016...
咸寧網訊記者吳文謹、特約記者李星、通訊員周璇報道:3月5日,一輛嶄新的救護車停放在咸安區高橋衛生院門口,醫務人員們圍著...
咸寧網訊咸寧日報全媒體記者宋文虎、通訊員楊清報道:10日,沿著旅游扶貧公路進入通山縣南林橋鎮石門村,黝黑的柏油路聯家串...
2020年12月18日,記者在天城鎮黨委副書記徐衛平帶領下,走進村莊,被一個個特色鮮明的生態產業所吸引。引進電商超市、創辦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