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6日,在赤壁市神山鎮埠頭村200多畝高標準農田里,一片片水稻長勢良好,正在給稻田放水的村民吳純漢對自家水稻的長勢十分滿意。
“前段時間持續高溫,莊稼干旱了這么長時間,沒想到長勢還可以。”吳純漢說,這片高標準農田沒受持續干旱影響,是灌溉設施發揮了作用。
去年底,赤壁水建集團高標準農田改造施工隊進駐該村。吳純漢向施工隊建議,在改造埠頭村農田時,可以修建一條機耕路,并在沿線修建縱橫灌溉渠。
現場負責人謝杰聽了吳純漢的建議后,立即向業主單位赤壁市農業農村局匯報。經過一番溝通和現場勘察,吳純漢的建議最終被采納。
“高標準農田建設是為了提升土地利用率,方便村民耕種,提高村民收入。”赤壁水建集團董事長魏運濤說,農田改造最大的受益人是村民,必須達到高標準要求。
近年來,赤壁市通過“田成方、渠成網、路相通、溝相連”等基礎設施建設,進一步提升耕地質量等級,提高土地和水資源利用效率,把節水灌溉設施作為重要工程來建。
官塘驛鎮御屏山村4、5組,兩山夾200多畝田畈,上游建有一座水庫。當地村民反映,因田畈周邊沒有水渠,每到雨水季節,山上的洪水直接沖進田里,造成水患。
水建集團施工隊了解情況后,結合村民意見,決定新修兩條水渠,一條將山上的水分流,另一條將水引到山下的湖里,再修一條機耕路,避免山洪沖刷。
如今,按照村民建議,御屏山村4、5組農田經過高標準改造后,荒廢的田地都被村民種上了水稻。
截至目前,赤壁市9個鄉鎮、48個行政村共完成高標準農田項目建設面積4萬多畝,土地流轉成效顯著。(黃柱、但唐靜)
編輯:hushaopeng
上一篇:
下一篇:
科學制定方案?精準調撥設備?通城保障21萬畝農田及時灌溉
在鄉村振興的今天,安豐村為我們展示了智慧農村、農業大融合的美麗畫軸。
8月16日,嘉魚縣新街鎮三畈村西涼湖旁,三臺水泵24小時不間斷抽水,灌溉全村農田,確保水稻豐收。咸寧日報全媒體記者陳紅菊特...
咸寧網訊記者丁偉報道:日前,記者在崇陽縣青山鎮河嶺村高標準農田建設現場看到,一大片農田已完成土地平整,田塊四四方方連...
于是,他立即帶領村干部攔壩蓄水,并向水利部門爭取一臺價值3萬多元、功率達37千瓦的水泵,從神山湖里抽水入渠,保障沿線大橋...
同時,各村“兩委”組織成立的抗旱應急小隊也在持續加強對轄區內水渠及排水溝淤泥、雜草等雜物的清理工作,修繕加固損毀渠壩...
當地不等不靠,積極組織干部群眾3000多人次、各種抽水機械500多(臺)套,全力幫助農民抗旱保豐收。
截至目前,簰洲灣鎮共清理溝渠6000余米,發動群眾3000余人次,啟用機器設備20余臺次,調用應急設備10余臺套。
截至目前,簰洲灣鎮共清理溝渠6000余米,發動群眾3000余人次,啟用機器設備20余臺次,調用應急設備10余臺套。
據悉,截至18日,該工程已連續引水入田3天,日均抽水量約7萬噸,受益農田達上千畝。
初秋,西藏拉(薩)林(芝)公路沿線的河流、村落、農田等構成一幅幅美麗畫卷。 新華社記者 普布扎西 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