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寧網訊 記者張歡、通訊員魏俊報道:近日,走進咸安區溫泉街道十六潭社區清水別院小區,只見步道整潔,車輛停放有序、文化墻色彩斑斕、綠化生機勃勃,整體環境優美宜居。
然而兩年前,這個始建于2009年的小區,還面臨著無物業管理、小區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配套缺失的尷尬境地。
為有效改善清水別院小區居住環境,十六潭社區以開展共同締造和基層黨建工作為依托,積極發動小區黨員、群眾共同參與小區建設,在小區黨支部、社區、包保單位的共同努力下,可喜的變化悄然上演。
“2022年,小區門口道路破敗不堪,小區雜草叢生,到了雨季還要淹水。” 在清水別院住了12年,小區黨支部書記張瓊見證并參與了小區變化的全過程。
“小區門口是最先發生變化的地方。”張瓊說,小區黨支部先是向街道提出申請,出資10萬余元將小區門口道路鋪平刷黑,并安放了石墩,防止車輛亂停亂放。隨后,通過包保單位集資、居民捐款等方式籌措資金,又新修了小區門樓,增加門禁、監控、路燈、小區黨員活動室等設施。
2023年7月,清水別院乘上舊改“東風”,進一步“蝶變”煥新。樓棟間亂糟糟的雜草不見了,取而代之的是整潔的綠化帶;休閑廣場建起來了,方便居民就近散步、鍛煉身體;50余個規劃停車位,充分滿足居民日常需求……“這些年,小區業主們前前后后捐了10萬余元。現在,我們的小區可以用‘潔、美、亮’三個詞來形容。”張瓊說,環境變好了,居民人心也更齊了。
前不久,70歲的居民張獻福看見小區綠化帶的路肩石破損,自發用沙子、水泥將其修補好。
這樣的事例還有許多:小區門口的欄桿被人撞壞了,居民雷文先找來工具維修;小區墻面被車剮蹭出缺口,居民吳金山及時進行修補……小區種種變化的背后,不可忽視的是居民主人翁意識和素質提升帶來的極大改變。
“環境優美,居民和諧共處,住起來很舒服、很安靜。”居民譚爺爺滿意地說。
如今的清水別院小區,居民獲得感、幸福感明顯增強,真正成為居民認可的家園。
編輯:何珊
上一篇:
下一篇:
咸安鳳凰社區學苑園小區 “老”居民樂享新生活
要強化政策保障,在尊重城市規劃的前提下,根據片區功能實施分類管理,加大硬件設施建設力度,堅持建管并舉、多管齊下,不斷...
”區委巡察辦相關負責人表示,下一步,區委巡察辦將持續開展美好環境與幸福生活共同締造活動,從群眾身邊的小事、實事、煩心...
譚海華強調,要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將共同締造理念貫穿創文全過程,切實讓群眾感受到文明城市創建與自己的利益息息...
譚海華強調,要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將共同締造理念貫穿創文全過程,切實讓群眾感受到文明城市創建與自己的利益息息...
咸寧網訊記者劉珊珊報道:6月30日上午,市政協黨組書記、主席梁細林帶領相關單位負責人到咸安區浮山街道辦事處青龍社區,開展...
咸寧網訊通訊員陳明珠、鄒明報道:“感謝在外鄉賢們對廣濟堂村的牽掛,感謝父老鄉親們的共同努力,共同締造幸福家鄉已見成效...
【人物】唐仁清,男,1958年9月出生,旗鼓社區一組臨時黨支部書記 【自述】1月26日晚上,旗鼓社區召開疫情防控動員部署會,...
好人,一個看似普通的稱謂,卻是一份無價的榮譽,能夠給予周圍的人愛與溫暖。他說,只要自己身體條件允許,就會一直為小區居...
”西門黃家黨支部書記黃良芳說。
”喬景云說,社區和居民的信任讓自己越干越有熱情,今后將繼續干下去,讓住在一起的緣分變成一大家人的情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