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寧網訊 記者馬麗婭、通訊員蔡旻高報道:6月19日,崇陽縣高枧鄉中山村下灣成立“共同締造改造隊”,村民冒雨從四面八方趕來,現場立下“軍令狀”:積極參與村灣建設,走上共同富裕之路。
村民的積極性為何如此高?
“因為都是大家關心的難事、身邊的實事和小事,大家參與進來后,感覺到了自身價值!”村民蔣偉明說。
下灣是崇陽中山豆腐街所在地。幕阜山生態旅游公路開通后,高枧鄉黨委政府于2019年引進森禾集團,打造集農產品制作、吃、住、休閑旅游和田園觀光為一體的中山富硒豆腐文化風情街,每年吸引大批游客前來游玩、選購,村民的生活由此發生巨變。
今年,下灣被確定為崇陽縣共同締造試點村灣,鄉、村干部組織開展了一輪又一輪的“灣子夜話”。
講解規劃、抒發愿景、提出疑問建議、現場修改解答……思想的火花在干群之間迸發,一條條符合村灣實際的想法被提出。
“大伙兒出點子、提想法,感覺到自己有說話的地方、參與的機會,參與村灣建設的積極性變高了,主動出謀劃策。”64歲的村灣黨支部書記陳改愁說。
就這樣,一場轟轟烈烈的村灣整治行動拉開帷幕:
沿中山河段打造休閑步道300米,鋪設石磨卵石標磚4處,沿線栽種垂柳、花菊等花卉,建成生態停車場1處;
村民吳必華、蔣祥軍等捐贈農田8.7畝,栽種睡蓮并放養鯽魚、草魚3萬余條;
村民陳華金、王岳良等捐贈耕地2.7畝,村民蔣世強、黨員蔣衛兵等共捐款3.6萬元;
改造過程中,大家主動投工1000余個,修建步道、河堤護砌等工程;
村民王正兵讓出閑置房屋,建成下灣村灣黨支部、村灣議事廳和積分超市等活動陣地……
如今的下灣,不僅有了村灣黨支部、村民理事會和產業合作社,還積極推行家庭文明誠信檔案建設,實行一戶一檔和百分制管理,動態管理全村所有家庭成員的文明誠信和違規失信行為,群眾參與村灣治理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得到全面激發。
“我們將千方百計圍繞豆腐產業做文章,打造連片黃豆基地,推廣中山豆腐文化……”中山村黨支部書記王局檢說,他們正積極籌備在下灣打造“豆腐小鎮”“豆腐文化館”“豆腐特產館”,策劃豆腐戲、打造豆腐宴、舉辦豆腐節,力爭探索出一條共同富裕之路。
編輯:何珊
上一篇:
咸安區永安街道環城社區 閑置荒地變花海
下一篇:
赤壁市蒲圻街道辦好“暖心小事” 曬出“幸福賬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