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精品乱码一区二区三区,国产精品人人做人人爽人人添,国模吧无码一区二区三区,久久精品国产久精国产

首頁 新聞 政務 圖片 要聞 聚焦 縣域 專題 文娛 科教 旅游 財經 論壇 名醫 招聘 數字報 新媒體 返回
首頁 >> 專題報道 >> 2022專題 >> 強國復興有我 >> 正文

奮進新征程 建功新時代·老區新貌|川陜革命老區:風展紅旗如畫 群眾幸福安居

來源:新華網 時間:2022-05-27 09:39

新華社北京5月26日電?題:川陜革命老區:風展紅旗如畫 群眾幸福安居

新華社記者吳曉穎、蕭永航、劉彤

巍巍米倉山,滔滔嘉陵江。步入秦巴大地,通江、儀隴、旺蒼、鎮巴、鳳縣……一個個紅色地標,串起一段風云激蕩的歷史。90年前,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在這片土地上領導創建了川陜革命老區。

百年滄海桑田,老區已換新顏。如今的川陜革命老區美麗鄉村星羅棋布,綠色產業方興未艾,紅色精神生生不息……

舊貌換新顏 百姓日子甜

“紅軍入川第一鎮”四川省巴中市通江縣兩河口鎮,群山環繞,寨巴河和楊家河在此交匯,一座石橋連接川陜兩省。橋頭廣場“紅軍入川”紀念雕塑,再現90年前紅四方面軍入川時百姓喜相迎的感人場面。

初夏時節,開車駛入平均海拔1300米的兩河口鎮龍頭寨村,一條條公路連通這個曾被封閉在大山之巔的“云端村”,漫山遍野的李子樹給昔日荒坡披上綠裝,一幢幢青瓦黃墻民居錯落有致,房前屋后蔬菜瓜果飄香,一幅生機盎然的美麗鄉村畫卷徐徐鋪展。

晨曦微露,在龍頭寨村易地扶貧搬遷聚居區的一幢二層小樓前,年近六旬的脫貧戶楊興朝在李子樹下除草??糠N李子樹、養豬牛,日子越過越有盼頭,去年收入6萬多元。比陽光更暖的是他臉上的笑意:“2019年搬了進來,磚瓦房換成二層小樓,旱廁變成馬桶,家里用上了自來水,看病有村衛生室,還買了小汽車,這日子真不賴!”

舊貌換新顏的脫貧故事,在川陜革命老區比比皆是。原川陜蘇區核心區的巴中市49.9萬貧困人口如期脫貧,18.9萬余人搬進新居。達州市宣漢縣,千畝藍莓谷郁郁蔥蔥,山上種藍莓、園中迎客,農旅結合,山區變景區,民房變客房,一批批脫貧戶捧上金飯碗。

脫貧之后謀振興,幫扶持續后勁足。陜西省安康市漢濱區把穩崗就業作為防返貧的根本之策,確保脫貧群眾穩定增收,筑牢防返貧底線。今年一季度,漢濱區實現脫貧勞動力轉移就業10.2萬人。安康新樂祥紡織工貿有限公司的生產車間機器轟鳴,五里鎮朝陽村村民朱棉云戴著口罩在生產線上忙碌。她告訴記者,以前在深圳打工,今年受疫情影響選擇在離家近的工廠務工,“每月收入有2500多元,還能照顧孩子,一舉兩得”。

挑起“金扁擔” 特色產業欣欣向榮

廣元市蒼溪縣亭子鎮大營村紅心獼猴桃花粉基地,排列整齊的鋼架大棚伸向遠方,藤蔓架上獼猴桃幼果在微型噴頭的水霧中更顯碧綠,小型氣象站、傳感器矗立地頭,工作人員能隨時用手機監測大棚內作物長勢,精準調控施肥量、澆水量,實現智慧種植、管護。

蒼溪縣尚林園家庭農場蒼溪紅心獼猴桃產業園一角。2021年10月拍攝

作為蒼溪縣主導產業,獼猴桃是群眾增收致富的“黃金果”,全縣種植面積39.5萬畝,種植農戶近4萬戶,年產量12.6萬噸。距基地幾公里外,村民李建國在忙著給一顆顆獼猴桃幼果套袋。在政府補助下,他家新建了大棚,還安裝了水肥一體設施,改施有機肥,種出的有機獼猴桃成了熱銷貨,價格比普通果高出一倍。

以產業發展獎補資金為撬動,更多低效園向標準化果園轉型。農民種地挑上“金扁擔”,增收致富更有底氣。如今蒼溪縣獼猴桃總產值超過60億元,蒼溪還有更高目標——建成“世界紅心獼猴桃之都”。

底氣何在?除了有紅心獼猴桃原產地的先天優勢外,蒼溪紅心獼猴桃科技創新中心掌握獼猴桃的“芯片”,選育了16個紅心獼猴桃新品種,培育出無病毒獼猴桃苗木,保存1600余份獼猴桃種質資源,是全國最大的獼猴桃種質資源基因庫之一。

圍繞本地特色資源稟賦做文章,革命老區夯實綠色本底,農業提質、工業提效、服務業提檔。今年初,建成通車的鎮廣高速公路王坪至通江段,為川陜蘇區王坪旅游景區補齊了交通短板,交通便利后,到川陜革命根據地紅軍烈士陵園參觀瞻仰的社會各界人士更多了。紅色文化資源富集、綠色生態優勢突出,巴中將文旅康養產業確定為首位產業,加快紅色旅游景區、森林康養基地、森林小鎮建設,在紅色土地上推動綠色發展,在綠色崛起中擦亮紅色名片。

啟航新征程 紅色精神生生不息

巴中毛浴鎮政府院壩前的青石墻上,當年紅軍鏨刻的“智勇堅定、排難創新、團結奮斗、不勝不休”十六字訓詞保存至今,被確定為新時代巴中城市精神。

毛浴鎮政府院壩前的青石墻上紅軍鏨刻的十六字訓詞。2021年6月9日拍攝

生生不息的紅色精神是實現脫貧奔康的密碼,為革命老區發展注入新動能?!皩幵缚鄳穑辉缚喟尽!边@是通江縣脫貧戶李國芝寫在舊房上的大字。他的手上布滿傷口和老繭,那是種花椒樹時留下的傷痕,“要脫貧就不能當懶人,種花椒樹跟紅軍打仗一樣,剩我一個人也要打贏” 。

蒼溪縣城東,矗立著紅軍強渡嘉陵江紀念碑,紅四方面軍就是從這里出發,開始了艱苦卓絕的長征。紅四方面軍長征出發地紀念館展示的五板子船,在渡江時曾立下赫赫戰功。當年,老百姓和紅軍手抬肩扛、翻山越嶺,把這些木船從造船廠送到嘉陵江邊。

如今,兩岸青山如黛,江面波光瀲滟,船只來往如梭?!扒Ю锛瘟甑谝桓邸彼拇◤V元港已全線通航,500噸級的船舶可順江南下進入重慶,再經長江干流實現通江達海。

白塔山下,滔滔江水驚濤拍岸,千里嘉陵江奔涌向前,革命老區干部群眾踏上劈波斬浪、勇往直前的新征程。


編輯:hushaopeng

上一篇: 奮進新征程 建功新時代·老區新貌丨蒙山高,沂水長——且看今日新“紅嫂”
下一篇: 奮進新征程 建功新時代·偉大變革丨晉北“風光”滿眼新——古都大同發展轉型新觀察

相關新聞

咸寧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咸寧網"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咸寧網,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咸寧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咸寧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新媒體

  • 打好組合拳,跑出加速度!?咸寧工業經濟奮戰開
    打好組合拳,跑出加速度!?咸寧工業經濟奮戰開門紅
  • 喜訊!咸寧多了一個“中國天然氧吧”
    喜訊!咸寧多了一個“中國天然氧吧”
  • 投資26億元!嘉魚縣官橋八組把大學辦到家門口
    投資26億元!嘉魚縣官橋八組把大學辦到家門口
  • 咸寧一地入選中國美麗休閑鄉村
    咸寧一地入選中國美麗休閑鄉村
  • 省級名單揭曉,咸寧這戶家庭上榜!
    省級名單揭曉,咸寧這戶家庭上榜!
<u id="mkfrf"></u>

          <p id="mkfrf"></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