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吉林省加快科技創新成果產業化,推動激光產業上下游協同發展,打造具有當地特色的激光產業鏈。圖為位于長春新區的吉林省永利激光科技有限公司員工正在進行產品生產。 |
![]() |
江蘇省揚中市油坊鎮上邁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生產車間,工人正在生產一批出口歐美的太陽能光伏電池組件。近年來,我國光伏產業發展勢頭強勁,國際競爭優勢凸顯,產品出口總額再創新高。 |
![]() |
山東省日照經濟技術開發區越疆智能科技公司車間,工作人員正在調試輕量型機械臂產品。近年來,日照創新發展信息技術產業,延伸產業鏈條,構建競爭力強、特色優勢突出的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體系。 |
![]() |
我國加快構建清潔綠色低碳的能源產業體系,用好制造業新技術成果。圖為廣東省中遠海運重工生產車間,工人在趕制海上風電管樁訂單。 |
![]() |
安徽省銅陵市義安區胥壩鄉,工作人員在5G基站鐵塔上調測天線。5G融合應用已在工業、醫療、教育、交通等多個行業領域發揮賦能效應,覆蓋國民經濟40個大類,應用案例數超過2萬個。 |
![]() |
近日,神舟十四號航天員乘組圓滿完成第二次出艙活動,創造中國航天員兩次出艙活動間隔時間最短紀錄,書寫了中國探索太空的新篇章。我國航天科技實現跨越式發展,為我國由航天大國邁向航天強國打下堅實基礎。圖為神舟十四號航天員乘組第二次出艙活動畫面。 |
![]() |
數據來源:科技部等 |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把科技創新擺在國家發展全局的核心位置,把創新作為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自主創新道路,大力建設創新型國家和科技強國,我國科技事業發生了歷史性、整體性、格局性重大變化,成功進入創新型國家行列。
十年來,全社會研發經費從每年1.03萬億元增長到2.79萬億元,研發強度從1.91%提高到2.44%;基礎研究經費增至十年前的3.4倍,高被引論文數達到十年前的5.4倍;研發人員總量連續多年穩居世界首位,每萬名就業人員中研發人員數量持續提升;科技進步貢獻率超過60%,國內發明專利、PCT國際專利申請量躍居全球首位……我國走出了一條從人才強、科技強,到產業強、經濟強、國家強的發展道路。
仰望星空,“嫦娥”奔月、“北斗”指路、“祝融”探火、“羲和”逐日、“問天”探蒼穹,浩瀚星空留下了中國人追夢的足跡;俯瞰大地,中國橋、中國路、中國車成為閃亮世界的國家名片;于精微處,量子信息、干細胞、腦科學等方向實現重大突破;進百姓家,數字經濟、5G通信、人工智能、遠程醫療等便利生產生活……放眼大江南北,以創新為主要引領和支撐的經濟體系和發展模式正在形成,以科技創新為核心的全面創新加快推進。
(本報記者 谷業凱)
《 人民日報 》( 2022年10月10日 10 版)
編輯:yangweijie
上一篇:
奮進新征程 建功新時代·非凡十年丨百里漓江百里畫
下一篇:
科技自立自強筑牢國家強盛之基(奮進新征程 建功新時代·非凡十年)
咸寧新聞網訊 通訊員樂昌興、伍偉報道:11月25日,經傳統保護村落發展專家委員會評審認定,住建部、文化部、國家文物局、財...
咸寧新聞網訊 記者劉子川、特約記者彭志剛、童金健、通訊員張杰報道:11月8日,第二屆中國有機農產品展銷會暨中國青(米)磚...
咸寧新聞網訊 特約記者劉建平、通訊員皮江星、付婧燁報道:12日,中國新農村生活體驗示范工程正式落戶通城。 據了解,中...
咸寧新聞網訊 記者劉子川、特約記者彭志剛、童金健、通訊員張杰報道:11月8日,第二屆中國有機農產品展銷會暨中國青(米)磚...
題:這份“進博答卷”,兌現力重千鈞的中國承諾辛識平第二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如期而至。一年來,哈薩克斯坦的糖果、果汁、面...
題:世界500強眼中的進博會:不容錯失的“中國機遇”新華社記者潘清第二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科技生活展區里,世界500強、家具及...
題:全球抗疫彰顯中國之“義”辛識平疫情如火,命運與共。不會忘記柬埔寨首相洪森“逆行”訪華,不會忘記中日韓“風月同天”的...
新冠肺炎疫情正在全球蔓延,中國疫情防控取得重大戰略成果。作為最早向國際社會通報疫情、最早迎戰疫情的國家,中國全民動員...
——攜手全球抗疫彰顯中國擔當②人民日報評論員“在共同的敵人面前,沖鋒陷陣的人值得尊重”。第一時間向世界衛生組織報告疫...
谷崎潤一郎是日本著名唯美主義文學家,多次提名諾貝爾文學獎,代表作有《細雪》《秦淮之夜》《春琴抄》(見圖,資料圖片)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