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浙”里,因數而變 我省數字化改革半年多來成果不斷涌現
船與橋,是水鄉烏鎮的標志性元素。靈動輕便的篷舟,質樸沉穩的石橋,完成了小鎮通江達海、四方輻輳的最初夢想。
立足烏鎮,放眼浙江,“萬物互聯”的數字時代,承載新使命的“船”與“橋”,已然到來。今年2月,浙江在全國率先啟動數字化改革,并把它作為現代化先行和共同富裕的“船”和“橋”。
半年多來,數字化改革撬動了全省各領域各方面改革。黨政機關整體智治、數字政府、數字經濟、數字社會、數字法治五大系統建設穩步推進,具有浙江辨識度、全國影響力的應用成果、理論成果、制度成果不斷涌現。
數字化改革,正在解決浙江經濟社會發展中傳統手段難以解決的問題,為“浙”里開辟價值創造新空間,釋放社會躍遷新動能。
推動現代化治理新變革
在“互聯網之光”博覽會人工智能技術展臺,業界“大咖”仍在津津樂道曾在烏鎮上演的經典對弈——人工智能“阿爾法圍棋”與國手柯潔的人機對決。隨著大數據、深度學習等技術的加速革新,而今人工智能已運用到小鎮生活的方方面面。
借助數字化改革,烏鎮增量開發了“街區治理”應用場景。該場景整合公安、城管、住建等多部門的物聯感知設備數據,通過AI邊緣計算模塊,可對道路交通、車輛違法等情況精準識別、快速定位,從而實現高效預警、快速處置。
社會治理,恰如棋局,落一子而滿盤活。數字化改革,正推動浙江省域治理方式、手段、工具、機制的系統性重塑,實現從事后應對處置向事前有效防范、從碎片化管理向全周期管理、從模糊治理向精準治理的深刻轉變。
半年多來,一批數字化改革應用,在省域治理的最前沿經受住了考驗。面對臺風來襲,“防汛大腦”“小流域山洪災害應急預警”“安全碼”輔助各部門提前預判、科學決策,力爭將損失降到最低;面對平臺經濟新業態的監管難題,“浙江公平在線”運用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技術,對可能滋生的網絡傳銷、知識產權侵權、大數據殺熟等違法行為,精準鎖定、即時打擊。
這些重大應用能實現高效運行,背后是數字化改革帶來的制度重塑。面對過去單一部門無法處置的難題,改革打破了各單位間的數據壁壘,推動跨部門、跨層級協同業務共擔、數據共享,打造多跨應用場景,形成高效治理的合力。
打開經濟高質量發展新空間
今年的“互聯網之光”博覽會,新設了數字化改革企業應用專區,產業大腦、未來工廠、無人操控物流設備等全新亮相……驅動這些未來感十足的設施設備,離不開數據。
數據作為與土地、勞動力、資本、技術并列的“第五類生產要素”,越來越成為寶貴的戰略資源。與傳統資源要素相比,數據不僅不會因使用而受損,還會通過開放共享實現增值。
沉淀了海量數據資源的浙江,已敏銳地意識到數據對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價值。《浙江數字化改革總體方案》明確,要在確保數據安全的前提下,最大程度地開放數據資產,促進數據關聯應用,激發數據生產要素對經濟社會的放大、疊加、倍增作用。
公共數據的共享正給金融機構“壯膽”。作為銀保監會的創新試點項目,浙江省金融綜合服務平臺實現了互聯網、政務網、金融網的“三網互通”,并提供海量的數據共享服務,其中,46家銀行就對應開發了2000余個數據應用接口。
平臺提供的高質量數據可以給企業信用精準畫像,為各家銀行線上放貸提供有力支撐。截至8月底,平臺線上授信超4600億元,服務企業11.9萬家,預計全年可幫助企業節約貸款成本25億元……
數字化改革,打開了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新空間。在“產業大腦+未來工廠”推動下,我省產業數字化和數字產業化的步伐越來越快,以數字經濟引領的現代化經濟體系正在形成。到8月底,浙江已啟動實施36個產業集群新智造和33家“未來工廠”試點,上半年浙江高新技術產業、戰略新興產業增加值分別增長22.7%、24.2%。
與此同時,廣大市場主體在參與數字化改革中直接獲益,一批傳統企業加快轉型升級,一批互聯網平臺公司更加規范健康發展,一批數字技術公司應運而生、快速成長。
服務群眾美好新生活
“浙里辦”,伴你一生大小事。“浙里辦”APP是浙江數字化改革面向群眾、企業的總入口,集成匯聚了全省政務服務、城市生活、社區治理等領域各類場景化應用。截至目前,“浙里辦”已匯聚964項便民惠企服務,注冊用戶已超7300萬。
打開“浙里辦”,政務辦事、醫療服務、托育養老、就業購房、運動健身、旅游出行等事項都可以點擊辦理。比如,江山市在“浙里辦”上架的殘疾人服務數字化應用,通過該應用申領,殘疾人兩項補貼發放從需要10個工作日,壓縮到現在只需1個工作日。
民生“小幸福”,牽引出的是共同富裕的“大場景”。浙江始終堅持從群眾的高頻需求和關鍵問題入手,打造管用實用的場景應用,滿足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向往。
針對網絡餐飲外賣服務的管理難題,“浙江外賣在線”上線運行,實現了從后廚到餐桌、從加工到配送、從線上到線下、從商家到騎手的全鏈條閉環管理。針對民生領域關鍵小事,我省打造民生“‘關鍵小事’智能速辦”應用,圍繞個人全生命周期,提供50項“關鍵小事”的“智辦”“秒辦”。
人民群眾的獲得感是檢驗改革成果的重要標尺。為了杜絕好看不好用的數字化“樣子貨”應用,各地群眾可通過政務熱線、微信公眾號等渠道提出意見建議。目前全省各地各部門提出建議3萬余條,部分建議有力推動了數字化應用的完善升級。
數字化應用好不好,群眾說了算。在寧波、溫州、湖州、紹興、舟山、臺州等地,會定期開展數字化改革項目現場路演,部分群眾受邀作為“考官”進行打分點評。
聚焦高質量發展建設共同富裕示范區,浙江還將通過數字化改革,以“城市大腦+未來社區+未來鄉村”為核心場景,打造更公平、更安全、更和諧、更美好、更有溫度的美好社會。(記者 施力維)
編輯:但堂丹
上一篇:
下一篇:
“光”來了!瞅瞅“互聯網之光”博覽會上都有啥
近日,工業和信息化部、中央網絡安全和信息化委員會辦公室聯合發布《關于加快推動區塊鏈技術應用和產業發展的指導意見》。區...
本報記者孟珂年末調研,對于部委政策制定的承前啟后顯然有著重要意義。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經濟研究部副部長劉向東對《證券...
5G基站建設快速推進,終端應用更加豐富商用一周年亮出成績單本報記者王政5G基站超69萬個、終端連接數超1.6億……一年前的10月...
5G作為支撐經濟社會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轉型的關鍵新型基礎設施,在穩投資、促消費、助升級、培植經濟發展新動能等方面潛力...
上海5G建設隨著“新基建”建設全面提速, 5G的普及應用將賦予經濟增長新動能,支撐智慧社會新發展。針對航空強度試驗海量數據...
5G不只是“快”9月5日至9日, 2020年服貿會國家會議中心室內展館及周邊室外展館向社會公眾開放,作為八個行業專題展之一, “5...
構建新發展格局,要進一步擴大內需,運用包括5G在內的各種新技術,創造新消費。今后,我們將要提升城市消費,擴大農村消費,...
其中,小米旗下多款手機已支持中國移動用戶使用5G消息,中興通訊展示了與中國移動聯手打造的全球首個5G消息平臺,并表示公司...
5G應用進一步向傳統行業延伸本報記者劉園園10月15日至21日是2020年全國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活動周,作為本屆活動周重點活動之一...
全球市場分析機構IDC與浪潮電子信息產業股份有限公司日前聯合發布的《2020—2021中國人工智能計算力發展評估報告》顯示, 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