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以來,黨中央、國務院下發了《新時期產業工人隊伍建設改革方案》,發出了推進產業工人隊伍建設改革的動員令。咸安區積極貫徹落實上級指示精神,扎實推進全區產業工人隊伍建設改革工作。全區工會組織充分發揮自身優勢,履職盡責,求真務實,開拓進取,產業工人隊伍建設改革事業取得長足發展:
新時期產業工人隊伍現狀
咸安區產業工人隊伍是新時期推動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主力軍。近年來,通過大力開展產業工人隊伍建設,目前全區產業工人隊伍總人數22165人。人員主要分布在機電制造、森工、建材、模具制造、印刷、生物醫藥、電子信息、紡織、服裝、物流、建筑、非煤礦山、農場、交通運輸等行業。
全區產業工人中,男性占62%,女性占38%。大專以上文化程度占15%;高中及中專文化程度占51%;初中文化程度占32%;初中以下占2%。全區產業工人隊伍中月工資2000元以下占4%;2000——3000元占41%;3000——5000元占48%;5000元以上占7%。全區產業工人中年齡50歲以上的占11%;40——50歲的占33%;30——40歲占35%;30歲以下的占21%。全區產業工人中普工占82%;初中級技工占15%;高級技工和技師占3%。產業工人所在企業工會組織覆蓋率達92%;職工入會率達94%。產業工人隊伍中農民工比例占75%;其中外來農民工占農民工總數的7%。產業工人所在單位黨組織覆蓋率達90%,共有黨員1663人。
近三年來,共發展工人黨員248名,推薦59名工人為中國共產黨咸安區第五次代表大會代表。全區產業工人隊伍中涌現出一大批先進集體和個人。
三六重工有限公司技術部副部長范曉霞深耕主責主業,先后承擔湖北省中小企業創新基金、省科技支撐計劃、省重點產業創新團隊等多項省級科研項目。十幾年來,帶領團隊共取得了6項實用新型專利和29項專利授權,個人獲得14項專利授權,其領銜研發的三項新產品每年為公司增加銷售收入2000多萬元,2020年11月被評選為全國勞動模范。
華寧防腐有限公司襯膠甲班15名員工,長期穿著厚重的防護服,在密封的鐵罐中進行襯膠施工,無論高溫嚴寒,不怕苦不怕累,每次一干就是一個多小時;在遇到技術難題的時候,更是發揮創新精神,用過硬的技術和智慧解決項目上的難題。他們本著“把每項工程做成精品,把重復的事情做出精彩,把平凡的工作做到不平凡”的精神,得到了廣泛認可,以過硬的業務素質和良好的市場口碑,將公司產品打入海外市場,遠赴索馬里、坦桑尼亞、津巴布韋等多個國家開展業務,被全國總工會評為工人先鋒號。
產業工人,正源源不斷為推動咸安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作出更大的貢獻。
高標準推進產業工人隊伍建設
立足“政治上保證、制度上落實、素質上提高、權益上維護”的工作思路,著力發揮產業工人主人翁作用,解決影響產業工人隊伍發展的突出問題,強化制度落實,保障產業工人合法權益,動員廣大產業工人隊伍積極投身咸安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主戰場。
建設責任全面強化。區總工會作為該項工作的牽頭單位,定期召開黨組會議和工作協調會,與全區各相關單位有效聯動,形成合力。區委常委、區總工會主席萬龍同志對產業工人隊伍建設作重要工作指示。區總工會黨組書記、常務副主席陳振中同志對有關工作進行全面部署,并帶領工會全體干部積極落實鄉鎮、企業工作聯系機制,全體干部職工堅持重心下沉,每人包保若干家企業,積極開展產業工人隊伍建設工作。區總工會組織專班,多次深入企業就產業工人隊伍建設工作進行指導和工作調研,并形成調研報告,定期向區委匯報工作。區總工會責成區人社局、咸安經濟開發區等單位加大工作力度,整合各項資源,在產業工人隊伍建設改革中真抓實干。區發改局等部門將全區產業工人隊伍建設列入全區“十四五”規劃,精準發力。通過各項工作的扎實開展,我區產業工人隊伍建設責任機制全面夯實。
思想政治全面引領。突出“黨建帶動工建,工建服務黨建”工作機制,區總工會強化基層工會建設,激發基層工會組織活力,基層工會組織不但要“建起來”、更要“轉起來”、“強起來”,目前已建成三十個基層工會規范化建設示范點,充分發揮工會的橋梁紐帶作用,把全區產業工人緊密團結在黨的周圍。突出“中國夢·勞動美”主題實踐活動,組建工會系統職工宣講隊,協同區委宣傳部等部門,走進企業、走近職工,大力宣講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積極開展“百年黨史”學習教育活動,引領廣大產業工人聽黨話、感黨恩、跟黨走。大力宣講勞動精神、勞模精神、工匠精神、宣傳產業工人隊伍中的先進人物。近年來,先后舉辦宣講活動120余場次,職工參與人數達到1.52萬人次。
業務技能全面提升。實施學歷教育與非學歷教育銜接互通,采取訂單、定崗和定向等培訓模式,推進產業工人隊伍不斷提升學歷層次、技術技能及文化素質;通過校企合作、工學交替等方式開展技能培訓,實現企業新型學徒制;通過豐富培訓手段,深化校企合作,實施產教融合型企業建設培育,為企業人才和技術核心競爭力提供支持和保障;圍繞全區新型產業,大力推進產業技術工人培訓,為行業、企業產業工人推廣精益管理模式和定制化服務;持續推進資助產業工人特別是農民工、一線工人接受高等學歷繼續教育。2021年引進投資9500萬元,占地面積120畝的振寧技工學校落戶咸安經濟技術開發區,作為咸安區公共就業實訓基地。批準成立了咸安區泰興電腦學校、咸安區順通汽車駕駛員職業培訓學校、咸安區御豐駕校、咸安區明大烹飪培訓學校等4家職業培訓機構,通過各項工作的扎實開展,突出了“產業工人有技術”的時代標志。
搭建產業工人建功立業新平臺
咸安區各級工會組織主動服務咸安高質量發展,創新思路,大力弘揚“香城工匠”和“咸安工匠”精神,提升新時期產業工人技能素質。推動勞動競賽向重點項目、新興產業、非公企業、小微企業拓展。推動勞動競賽向企業節能減排方向有重點的開展。拓寬領域,在工業生產、社會服務、城鎮建設、重大項目等領域全面掀起勞動競賽熱潮。轉變方式,在調動企業和職工兩個積極性上下功夫,促進企業出效益、出人才、出成果。不斷豐富載體,以爭創“工人先鋒號”為抓手,廣泛開展群眾性技術革新、發明創造、技術交流、技術協作和小革新、小發明、小設計、小創新、小竅門等活動。區總工會加大工作指導力度,實施嚴格的目標考評,加強與咸安經濟開發區的工作聯動,不斷把勞動競賽活動引向深入。2017年至今,共計開展產業工人勞動競賽活動568場次,參加競賽活動的產業工人共計28540人次,弘揚了“產業工人有力量”的時代主旋律。
全面完善產業工人隊伍服務體系。真奧金銀花藥業有限公司、湖北華寧防腐技術股份有限公司等企業開辟技能人才自主評價綠色通道。全區上下推進職工“雙創”扶持,為有創新和創業意愿符合貸款條件的小微企業和職工給予小額貼息貸款,安排科技創新資金457萬元。積極開展城鎮職工精準扶貧工作,為生活困難的產業工人提供有力幫扶,積極開展生活救助、醫療救助和助學救助,累計幫扶800余人次,發放幫扶資金300余萬元;深化“工會+法院”勞動爭議多元化調解機制建設,會同法院、司法、人社等部門,積極為職工提供法律服務,切實維護職工隊伍穩定。近年來,大力推進“咸寧工匠”等典型選樹,落實產業工人在各級各類勞動模范和先進代表等評選中的名額比例;全區已建成職工(勞模)創新工作室8家。近年來,推薦受表彰的全國勞動模范1人、省級勞動模范3人、省級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2人、省級五一勞動獎狀獲得單位2家、推薦市級勞動模范15人、市級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8人、評選區級勞動模范30人。區總工會、區衛健局等部門組織衛生醫療機構,在產業工人隊伍中積極開展疫情防控工作,加強職業病防治,目前全區產業工人隊伍新冠疫苗注射率達到85%,有力地保障了全區產業工人隊伍的身心健康權益。
當好產業工人“娘家人”
進一步加強產業工人隊伍建設,動員全區廣大產業工人在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中建功立業,這是工會組織當前的政治任務。今后應著重致力于以下幾方面:
進一步落實產業工人主人翁地位。工人階級是我國的領導階級,推進產業工人隊伍建設改革,必須落實產業工人的主人翁地位。在適當增加產業工人在黨的代表大會代表和委員會委員、人民代表大會代表、政協委員、群團組織代表大會代表和委員會委員中的比例。在制定和實施涉及產業工人利益的政策和舉措時,要充分聽取產業工人的意見。要探索實行產業工人在群團組織掛職和兼職。在這次改革中,我們還要突出推動農民工向產業工人轉型,解決農民工被社會邊緣化的問題,加快農民工融入城市社會,融入產業工人這支宏大的隊伍。
進一步提高產業工人職業技能水平。素質是立身之基,技能是立業之本。當前,我區高技能產業工人不足,技能整體結構不合理,成為影響經濟結構優化、產業轉型升級的重要因素。產業工人隊伍建設改革必須把提升技術技能水平作為重中之重,盡快構建起合理有效的技能形成體系。要通過深化職業教育改革,統籌職業教育培訓,發揮技工院校作用等舉措,構建產業工人職業培訓體系。要注重發揮技能競賽引領作用,加大創新扶持力度,建立網上學習機制,拓展產業工人能力提升載體。要突出加大農民工職業培訓力度,將農民工納入終身職業培訓體系,加強農民工崗前培訓、在崗技能提升培訓和轉崗培訓。要廣泛開展職工崗位練兵和技術比武活動,培養更多的工匠人才。
進一步創新產業工人發展的體制機制。創新體制機制,暢通發展通道,是產業工人隊伍建設改革的重要任務。當前,產業工人職業發展通道比較狹窄單一,發展空間受到限制。產業工人通過提升技術獲得晉升的機會有限;技術技能認定與職位晉升難掛鉤、干部和工人的身份界限難打破;還面臨戶籍、醫療、子女入學等方面障礙。我們產業工人隊伍建設改革必須在拓展發展空間上求突破;在健全公共就業服務體系上出實招;在改進技能評價方式、創新激勵機制上做文章,推動形成產業工人持續學習、不斷成長的“快車道”。
進一步維護產業工人合法權益。推進產業工人隊伍建設改革,必須旗幟鮮明維護職工合法權益,關鍵是勞動經濟權益,讓改革發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廣大產業工人。勞動就業方面,要著力創造平等就業環境、保障就業機會公平、提高就業質量。收入分配方面,要著力完善工資平等協商機制、正常增長機制、支付保障機制,排除阻礙產業工人分享發展成果的障礙。社會保障方面,要著力健全社會保險制度,解除后顧之憂。安全衛生方面,要進一步關心產業工人身心健康,鞏固防疫工作成果,加強健康權益保障。使工會組織進一步成為廣大產業工人信賴的“職工之家”,為全區產業工人隊伍建設改革事業發展再建新功!
幾年來,咸安區總工會會同區委深改委和各相關成員單位圍繞《咸安區產業工人隊伍建設改革實施辦案》,拿出了硬舉措,取得了真實效。
區委宣傳部: 全面加強思想引領 積極推動隊伍建設
區委宣傳部圍繞產業工人隊伍建設改革工作,加強思想政治建設和輿論引導,協調加強線上服務,促進產業工人隊伍建設改革工作扎實開展。
加強理論學習。通過一系列理論書籍,指導經濟開發區管委會等部門,組織產業工人1000余人下載使用“學習強國”等平臺開展業余學習。開展“雙宣講”(理論宣講、百姓宣講)活動200余場次,做到產業工人全覆蓋。
開展典型選樹。推薦產業工人參評先進模范,營造知榮辱、講道德、促和諧的濃厚氛圍。2019年選樹了15名咸安區文明市民,2020年推薦1名產業工人參評咸寧市道德模范,2021年推薦2名產業工人參評湖北省道德模范。
加強典型宣傳。充分發揮新聞媒體教育引導作用,積極宣傳勞模、工匠等優秀人物典型。及時宣傳人才培訓、人才選拔大賽、最美系列人物等活動,弘揚工匠精神,營造崇尚知識、崇尚人才的良好氛圍。
強化文藝引領。區文聯下屬各協會每年吸收產業工人加入協會(如作協、攝影協會、詩聯學會等),舉辦各類文藝活動進企業、進車間,不斷充實咸安文藝人才隊伍,倡導正能量。
區科經局: 充分履行服務職能 有力促進建設工作
加強安全生產監督,優化產業工人生產環境。定期召開專題會議,及時分析工業安全生產形勢。開展領導干部聯系服務企業制度,定期走訪企業。聘請第三方安評公司開展安全生產大檢查,建立健全安全生產檔案,保障全區產業工人的安全生產環境。
出臺《咸安區人民政府關于加快科技創新推進創新型縣(市、區)建設的實施方案》,進一步提高科技人才創新創業的獎勵機制,進一步明確了對產業工人創新活動給予支持。鼓勵行業、企業開展職工崗位練兵和比武活動,大力扶持技能大師工作室和職工(勞模)創新工作室。鼓勵企業開展技術攻關、成果轉化等產學研合作,鼓勵全區產業工人積極投身“大眾創新、萬眾創業”的時代潮流中去。
推進創新型人才隊伍建設,打造新時期產業工人隊伍。進一步完善科技特派員的管理工作,鼓勵特派員與產業工人結成利益共同體,實現人才、資金、技術、信息、管理和農村特色資源的有機結合。大力推進人才引進需求調查工作,開展2021年省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和享受省政府專項津貼專家推薦工作。積極開展科技創新業務培訓,促進產業工人提高科技創新的認知,提升掌握新知識、新技能的本領。
區財政局: 統籌財政專項資金 提供建設有力保障
從就業專項資金和預算中安排對產業工人隊伍的職業培訓補貼資金。2019年向上爭取就業補助資金1932萬元,整合其他資金設立“以工代訓”專賬資金801萬元,從預算中安排地方配套資金500萬元;2020年向上爭取就業補助資金2173萬元,從預算中安排地方配套資金500萬元。這些資金安排,從財政投入機制上對產業工人隊伍建設經費予以保障。
按政策要求及時發放職業技能培訓補貼資金。2019年發放就業補貼資金2452萬元;2020年發放就業補貼資金2673萬元,發放“以工代訓”補貼資金600萬元。大力支持企業和生產一線職工技能培訓工作,助力全區經濟快速發展,提升全區產業工人隊伍建設工作水平。
區人社局: 以技能大賽為抓手 以提升素質為標桿
舉辦了咸安區首屆“昊天杯”職業技能大賽,吸引來一百余名能工巧匠報名參賽,大賽進行了鑲貼工、精細木工、油漆工、水電工四個工種的技能展示,角逐多個獎項。
組織技能人員參加咸寧市第六屆職業技能大賽暨“咸寧工匠”評選大賽,在6個比賽項目數控銑、數控車、鉗工、焊工、cad中,均取得佳績。
依托區級公共就業創業實訓中心和13個鄉鎮人社中心,聯合區級定點培訓機構,積極組織開展涉及育嬰、汽車駕駛、制圖、中式面點、茶藝、農村實用技術、園林花卉、計算機應用、電商創業等10余種課程的就業技能專題培訓。
2020年組織各類就業創業培訓40期,培訓達2680人次,為2517人發放就業創業培訓補貼193.89萬元。共為164家企業7160人次發放“以工代訓”補貼資金358萬元。
區教育局: 心系產業工人 播灑教育陽光
咸安區現接收義務教育階段產業工人中農民工隨遷人員子女9379人就讀,其中小學7235人,初中2144人,切實解決了農民工隨遷子女入學問題。
通過整體規劃,統籌安排。及時安排農民工隨遷子女到就近義務教育階段學校入學,按照居住地的片區劃分,就近到相應的學校就讀。將進城務工人員隨遷子女義務教育工作納入教育工作目標任務,結合工作實際,通過整合現有教育資源,切實保障他們的義務教育權利。
實行陽光分班,陽光招生。區教育局堅持按片區免試就近入學原則,本地學生與農民工隨遷子女混合編班,在教育收費等各方面做到農民工隨遷子女與城市學生一視同仁。
簡化入學程序。為了方便入學,只需提供戶口、居住證、務工證明,按就近入讀原則,學校無條件予以接收。
加強學籍管理。嚴格規范義務教育學校招生行為,無論是本地戶籍還是農民工隨遷子女入學,都要確保應入盡入。
區工商聯: 團結引領搭平臺 隊伍建設出實招
充分發揮團結引領作用。引導區工商聯直屬商會和非公經濟企業建立黨組織和工會組織,創新活動載體,讓產業工人長才干作貢獻。
開展“三培養三發展”活動,大力產業工人發展為黨支部后備力量。
開展“三比三看活動”,比技術,看誰產品質量好;比速度,看誰產量高;比貢獻,看誰帶動員工多,廣大產業工人在自身工作崗位上爭創一流。
開展“三創三爭”活動,創先進科室或車間,爭當優秀管理員,創先進班組,爭當優秀指導員;創先進崗位,爭當優秀技術員。
積極參與勞動關系三方協調會議,協調重大勞動關系,參與勞動爭議調解、仲裁,積極構建和諧勞動關系,為產業工人建功立業營造良好環境。同時著力培養、積極推薦產業工人隊伍中的先進典型,一大批產業工人中典型人物在自身崗位上取得優異成績,喜獲各項榮譽。
區商務局: 打造商貿新陣地 注入建設新動能
區商務局重點致力于在商貿流通領域,支持產業工人隊伍建設。
精心指導,打造外貿綜合服務平臺,通過引進全區首個外綜服平臺—全鏈通外貿進出口企業綜合服務平臺,統一整合了全區外貿進出口企業的報關、報檢、清關、融資、退稅、保險、結算以及物流運輸等外貿綜合服務工作,大大提升了外貿進出口企業的綜合服務質量,進而減輕產業工人的工作強度,提升工作效率和質量。
幫助外貿出口企業做好“出口保險”的落實工作,積極組織外貿出口企業參加國際出口保險培訓,幫助企業在因貿易摩擦、關稅壁壘、意外狀況等原因導致自身利益受損的情況下,能夠及時得到保險賠償,最大限度地保護、維護我區出口型企業和產業工人的自身權益。
建立相關長期服務機制,對他們留在國內的勞務派遣人員家屬定期給予走訪慰問,幫助他們解決子女入學、就業就醫等方面的實際困難,為全區產業工人隊伍建設事業再作新貢獻。
(咸安區產業工人隊伍建設改革領導小組)
編輯:hefan
上一篇:
下一篇:
陳應龍委員說,我市建筑工人逐漸老齡化,八十年代以后從事建筑業的人很少,建筑工人已是青黃不接,甚至斷層。如何保障建筑工...
真奧藥業生產的金銀花口服液,進入國家醫保目錄,產值一年增長近10倍……盛夏時節的咸安區,處處都是新氣象:高新企業欣欣向...
咸寧網訊通訊員許潔報道:“不是我絕情,也不是我不懂恩情,可親情歸親情,恩情歸恩情,國法面前,法不容情啊!咸安區紀委監...
為讓每一處文物都能成為一道靚麗的人文景觀,近年來,咸安區堅持以文物保護作為提升“咸安軟實力”的重要抓手,先后投入文物...
咸寧網訊記者陳希子報道:16日, ,咸安區在全區范圍內舉辦“黨旗在基層一線高高飄揚——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主題征文...
咸寧網訊(通訊員萬志鵬)12月24日,咸安區永安中學成功舉行湖北省教育信息技術研究2020年度專項課題開題論證會。省級課題《后...
咸寧網訊特約記者胡劍芳報道:“這是一本咸安區戰貧的集錦,貼切基層,寫活群眾,在日常點滴脫貧攻堅中給人信心力量。截至目前...
咸寧網訊通訊員許潔報道:“請組織放心,我一定吸取教訓、深刻反思、立刻整改。今年以來,咸安區紀委精準運用監督執紀“四種...
咸創衛辦〔2020〕5號咸安區人民政府,市直各有關單位,咸寧高新區管委會:為做好咸寧市國家衛生城市第二輪復審工作。咸寧市創...
咸寧網訊通訊員王冰、黃歡報道:“以前領購發票需要專門去大廳辦,現在店旁邊就可以領購。截至目前,已成功在市區建成3個24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