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趙德武(西南財經大學黨委書記)
在2018年全國教育大會上,習近平總書記提出了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的重要論斷,強調要在學生中弘揚勞動精神,教育引導學生崇尚勞動、尊重勞動。2020年3月,中共中央、國務院發布《關于全面加強新時代大中小學勞動教育的意見》(簡稱《意見》)。2020年7月,教育部印發《大中小學勞動教育指導綱要(試行)》(簡稱《綱要》)。《意見》和《綱要》對如何構建德智體美勞五育并舉的教育體系給予了全面指導,對勞動教育教什么、怎么教、如何評等作出了具體要求。實施好新時代勞動教育是高校的一項重要任務,高校需要從思想認識、實踐舉措及長效機制等方面夯實勞動教育工作。
一
抓好大學生的勞動教育,是事關貫徹落實黨的教育方針的大事。高校在育人過程中,要準確把握時代脈絡,深刻領會勞動教育的意義、要求和任務。
勞動教育是國民教育體系的重要內容,是學生成長的必要途徑,具有樹德、增智、強體、育美的綜合育人價值。在新時代開展勞動教育,要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使學生樹立正確的勞動觀念、具有必備的勞動能力、培育積極的勞動精神、養成良好的勞動習慣和品質。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教育大會上提出“六個下功夫”,其中每一項任務的落實都離不開勞動教育的有力助推。在堅定理想信念上下功夫,離不開對大學生的馬克思主義勞動觀教育;在厚植愛國主義情懷上下功夫,離不開培養大學生服務他人和社會的勞動情感教育;在加強品德修養上下功夫,離不開對大學生勞動品德的培養;在增長知識見識上下功夫,離不開大學生勞動技能的培育;在培養奮斗精神上下功夫,離不開大學生勞動實踐的鍛煉;在增強綜合素質上下功夫,離不開勞動天然具有的綜合育人價值。
準確認識新時代大學生勞動教育的新問題、新特點、新要求。“五育并舉”體現了我們黨對教育規律認識和把握的不斷深化,德智體美勞五大要素構成了相互依存、相輔相成的有機統一體,統合于培養合格建設者和可靠接班人的育人進程中。但在一些高校的“五育”工作中,依然存在“長于智、疏于德、弱于體美、缺于勞”的問題,部分大學生的勞動觀念淡薄,勞動態度消極,勞動教育在資源配置、政策推動等方面還存在短板,需要不斷深化和落實。對此,高校教育要結合學生生活學習環境的變化,更新勞動教育觀念,拓寬勞動實踐渠道,推動“勞以樹德”“勞以增智”“勞以強體”“勞以育美”“勞以創新”,充分發揮勞動教育的綜合育人功能。在強化馬克思主義勞動觀教育的基礎上,注重圍繞創新創業、結合學科專業開展生產勞動和服務性勞動,積累職業經驗,培育創造性勞動能力和誠實守信的合法勞動意識,提高在生產實踐中發現問題和創造性解決問題的能力。
二
提升高校勞動教育水平,需要把握育人導向、遵循教育規律、體現時代特征、強化綜合實施、堅持因地制宜、實現多措并舉。
一是培育高校大學生正確的勞動價值觀。新時代勞動教育的主要目標,是使學生能夠理解和形成馬克思主義勞動觀。教師要引導學生從思想上意識到勞動的目的和價值,牢固樹立勞動最光榮、勞動最崇高、勞動最偉大、勞動最美麗的觀念;體會勞動創造美好生活,體認勞動不分貴賤,熱愛勞動,尊重普通勞動者,培養勤儉、奮斗、創新、奉獻的勞動精神;具備滿足生存發展需要的基本勞動能力,形成良好勞動習慣。
二是開展好高校大學生勞動教育實踐活動。高校除了課程教學之外,一定要開展好系列勞動教育實踐活動。借助高校各類教育平臺形成系列勞動教育新模式,并做好勞動教育與常規教育的融合,與常態教育的兼顧,與日常課程的銜接,對大學生勞動觀的養成產生持續效用。
三是積極創建大學生勞動教育優秀課程。勞動教育要通過課程教學來實現,為此,必須保證課程教學中使用勞動要素的質量和效果,挖掘好所有課程中的勞動教育元素,結合勞動教育的內容向大學生講清楚做人做事的基本道理,講清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內在要求,講清楚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理想與責任。結合高校自身特點和建設方向,積極打造勞動教育優秀課程。
四是協同各方力量,打造大學生勞動教育共同體。在勞動教育中,要加強學生、教師、學校、家庭、社會的協調統一和有機結合,形成針對大學生的勞動教育共同體。學校開設系列勞動主題教育,教師傳授勞動教育課程,學生學習勞動相關知識,社會提供勞動教育實踐機會,家庭培養勞動習慣,形成勞動教育的合力。
三
加強大學生勞動教育必須久久為功,形成長效工作機制。為此,各高校可以建立常態化勞動教育統籌機制,加強對學校勞動教育的整體規劃、宏觀指導、組織協調、督促檢查等工作,做好頂層設計和政策配套,切實負起責任,認真組織實施,以有效的整體統籌保證勞動教育的有序開展,以精準的宏觀指導保證勞動教育工作不失位、不移位,以有機的組織協調確保勞動教育工作的整體配合,以嚴實的督促檢查保障勞動教育工作落到實處、產生實效。從學校各個職能部門到各個學院(中心)形成聯動,將“三全育人”和勞動教育有機結合,深入挖掘可利用的教育資源,為開展好勞動教育創造良好條件。
堅持“典型示范+全面覆蓋”,打造可持續的勞動教育平臺。積極樹立勞動教育的典型,以典型來牽引良性舉措深入到各個單元,由點及面提升勞動教育效果。注重深挖和總結高校職能部門和學院(中心)的成功經驗和做法,搭好平臺、建好項目,實現大學生勞動教育全覆蓋,讓學生真正融入其中,獲得勞動體驗、習得勞動本領、創造勞動價值、享受勞動成果。
完善勞動教育評價機制,建立持續有力的激勵和約束機制。應探索建立將勞動教育納入常規考核的一套行之有效的評價體系。例如,對學院(中心)、職能部門關涉勞動教育開展情況的評價與年終考核掛鉤,對學生的勞動能力和水平的評價與綜合素質測評掛鉤,并將評價結果作為學生評優評獎的重要參考指標,同時也可以作為職能部門評優評獎以及教師績效考核的重要參考指標。完善勞動教育評價機制,有助于形成既開放包容又閉環規整的新時代高校勞動教育體系。
《光明日報》( 2021年08月12日?06版)
編輯:yangweijie
上一篇:
下一篇:
屯墾戍邊 扎根奉獻——兵團精神述評
勞動教育是讓學生在工農業生產過程中直接經歷物質財富的創造過程,體驗從簡單勞動、原始勞動向復雜勞動、創造性勞動的發展過...
兩會期間,與會代表和委員們圍繞如何持續增進民生福祉,結合實際,獻言獻策。尹新發委員建議,加強勞動教育專業師資的建設培...
咸寧網訊咸寧日報記者宋文虎、通訊員汪延煜報道:11月25日,通山縣大畈文教特色小鎮項目簽約儀式在縣招商和投資促進中心舉行...
“暑假過半,孩子除了完成作業,就剩下玩了,家庭勞動教育已經被我們安排上了日程,如何在假期里有效開展家庭勞動教育?從自...
李清成委員:發展現代農業,關鍵是引進人才,留住人才。王定淼委員:營造尊醫重衛的社會風氣,構建和諧醫患關系。
自然風水學倡導勤奮是幸福人生的基礎。科學技術再發達,人也不能懶惰,應該把勞動當作生活的必需品。只有熱愛勞動并勤于勞動...
汪洋,市教育科學研究院黨支部書記,副院長,中學政治教研員,中小學正高級教師,咸寧市人民政府第四屆、第五屆督學,人民教...
咸寧新聞網訊(記者 趙驥 通訊員 黎紅星 肖耀華 施洋)昨日,記者從崇陽縣司法局了解到,為充分發揮公益勞動懲戒、教育和塑造...
孔帆升(通山)說到某人的時候,有人會說:“他是個捋鋤頭把的。也有人自謙自己世世代代為農,祖上是“鋤頭把,把鋤頭”。把接鋤...
《咬文嚼字》編輯部日前選出“2020年十大流行語”,分別是“人民至上,生命至上”“逆行者”“颯”“后浪”“神獸”“直播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