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上的北斗亮晶晶,八角樓的燈光通通明;毛委員就是那掌燈的人,照亮中國革命的萬里程”“紅軍打仗為工農,鏟除一切寄生蟲;鐵錘砸爛舊世界,鐮刀割斷窮苦藤”……一首首歌謠,記錄下井岡山當年的鮮活場景。在莊嚴肅穆的井岡山革命烈士陵園,江西干部學院老師飽含深情的講解,把人們的思緒帶回那個激情燃燒的歲月。
轟轟烈烈的大革命失敗后,以毛澤東為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臨危不亂、審時度勢,率領革命隊伍開展了艱苦卓絕的井岡山斗爭,用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回答了紅旗到底打得多久的疑問。雖然只在井岡山停留了兩年多,但留下的“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小石頭要砸爛大水缸”“與群眾有鹽同咸、無鹽同淡”“黃洋界上炮聲隆”“不拿群眾一個紅薯”的佳話,早已載入紅色精神譜系。滿目蒼翠的井岡山被烙下了深深的紅色印記,成為中國革命的搖籃和共和國的奠基石。井岡山不愧為革命的山、戰斗的山、英雄的山、光榮的山。
習近平總書記2016年到江西考察工作時指出,我們要結合新的時代條件,堅持堅定執著追理想、實事求是闖新路、艱苦奮斗攻難關、依靠群眾求勝利,讓井岡山精神放射出新的時代光芒。總書記的重要指示,推動著這片熱土和全國其他地方一樣“舊貌換新顏”,圍繞紅色最紅、綠色最綠、脫貧最好的目標創造新輝煌。
90多年過去了,我們作為學員來到這個共產黨人心心念念的精神高地,在一件件革命文物、一幅幅歷史圖片、一處處紅色遺存前砥礪著初心。追思先烈事跡,傳承紅色基因,方覺勝利來之不易,更應倍加珍惜今日幸福,接起新的歷史接力棒,讓井岡山精神永放光芒、代代相傳。黨執政后的最大危險是脫離群眾,尤其要把群眾放在心中最高的位置,牢記“水里可以沒有魚,但魚兒卻永遠離不開水”的至理名言,永遠保持革命年代那種魚水情深、水乳交融的動人局面。(楊開新 來源: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
編輯:yangweijie
上一篇:
下一篇:
【奮斗百年路 啟航新征程】期貨市場繪制“中國價格”
光明日報記者胡曉軍光明日報通訊員段江婷冬日的井岡山,依然滿目青翠。12歲的余梓洋,是井岡山中學初一年級學生,是革命先烈...
熊亞玲(嘉魚)滿懷崇敬我來到了紅色根據地——井岡山八角樓的燈光照耀著中國大地工農武裝割據政權的建立農村包圍城市支部建在...
夏康全(溫泉)少有凌云志今登井岡山遠道來尋圣地到處是新顏挹翠湖波蕩漾水杉挺拔參天到了黃洋界白云繞山巔金風動山河振是人寰...
饒堯(咸安)是那嘉興南湖上的紅船,正是那艘普普通通的游船,載著一群不平凡的人物,載著一份驚天動地的宣言,劃破祖國吃草根...
一次經歷、一次學習,就是一次歷練,一次靈魂的洗禮。根據每個學生的特點實施不同的教育方法,關心關愛每一個學生,保護他們...
究其原因,就在于其構筑起了中國共產黨人的精神譜系,由此彰顯出中國共產黨人的道德高度,并為中國共產黨人立黨興黨強黨提供...
李連銘今年是建黨一百周年,我們黨內開展了聲勢浩大的黨史學習教育,習近平總書記親自安排部署,并提出了學史明理、學史增信...
作者:戴清(中國傳媒大學戲劇影視學院教授)熠熠生輝的共產黨員形象,如星辰般鐫刻在新中國成立后不同時期的銀幕、屏幕上。在文...
光明日報評論員把時間的進度條拉回到百年前,彼時的中國,正在混沌的歷史困局中找尋出路。把實現個人的理想信念與馬克思主義...
陳華文?《我心永向黨:家書里的百年信仰》張丁編著人民日報出版社?在建黨百年之際, 《我心永向黨:家書里的百年信仰》近日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