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精品乱码一区二区三区,国产精品人人做人人爽人人添,国模吧无码一区二区三区,久久精品国产久精国产

首頁 新聞 政務 圖片 要聞 聚焦 縣域 專題 文娛 科教 旅游 財經 論壇 名醫 招聘 數字報 新媒體 返回
首頁 >> 專題報道 >> 2021專題 >> 奮斗百年路 啟航新征程 >> 正文

西藏:擁抱新時代 續寫新篇章

來源:光明網-《光明日報》 時間:2021-06-01 09:10

光明日報記者 尕瑪多吉 劉彬 鄒曉菁 鄒蘭斯

這里是壯闊的高原,這里是神奇的西藏。

在被譽為“地球第三極”的地方,距離太陽最近,但曾經卻感受不到陽光的溫暖,上千年的封建農奴制桎梏下,時光幾近停滯,經濟社會發展不前。

對于歷經滄桑的雪域高原來說,1951年,是一個歷史轉折點——這一年5月23日,《中央人民政府和西藏地方政府關于和平解放西藏辦法的協議》簽訂,標志著西藏高原從此走向新生。

70年來,這片高天厚土經歷了和平解放、民主改革、自治區成立、改革開放等重要歷史時期,實現了社會制度的根本性轉變。

70年的發展進步,催生了西藏歷史上一個充滿活力的新時代。曾經苦難深重的西藏不斷浴火重生,猶如按下了發展的快進鍵。在黨中央堅強領導下,在全國人民大力支持下,西藏各族干部群眾團結一心、艱苦奮斗,各項事業取得全方位進步、歷史性成就,短短幾十年跨越上千年,西藏“換了人間”。

2020年8月,習近平總書記在出席中央第七次西藏工作座談會時強調:“必須全面貫徹新時代黨的治藏方略”“努力建設團結富裕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新西藏”。

歷史昭示未來,歷史成就未來。投身新時代的懷抱,如今的雪域高原,正以嶄新的面貌續寫發展的新篇章。

在西藏山南市瓊結縣,久河村卓舞隊的隊員在表演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久河卓舞”。新華社發

新生:生活日新月異

“我1978年就去過北京,當時是坐飛機去的?!闭f起這段往事,已近耄耋之年的小多列還是滿臉自豪。

1944年出生在西藏的小多列,經歷過苦難的農奴社會。在他15歲那年,生活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1959年3月28日,西藏民主改革,從此廢除了黑暗的封建農奴制,人民由此翻身得解放,成為國家和社會的主人。62年來,社會制度的更替讓西藏人民的生活日新月異。

2021年5月,坐落在半山腰的山南市乃東區結巴鄉結巴村一派生機盎然的景象,農牧民忙著翻耕農田,一頭頭壯實的牦牛在山間跑過,春夏的氣息令人心怡。77歲的小多列身體還算硬朗,坐在自家蓋的二層小樓里,喝著酥油茶,回憶起了自己的年少歲月。

“那時候,我們全家都是農奴主的差巴,給農奴主做活兒,從早干到晚,農奴主給吃的是過期的糌粑,一家五口人,每天就只有一斤糌粑,還有一點點清茶?!毙《嗔姓f,孩童時代,不但吃不飽、穿不暖,還經常被農奴主鞭打,“媽媽40歲時就去世了,那時沒法治病,她死在那段苦日子里了”。

民主改革后,小多列和鄉親們的生活發生巨變。小多列家分到了11畝土地,這是他們家,也是西藏人民第一次分到屬于自己的土地。鄉里成立了生產互助組,小多列當上了互助組組長,后來還當了村支書?!拔曳e極入黨,因為是黨給我們帶來了好生活,我也想盡自己一份力,為群眾多做點事?!毙《嗔姓f,民主改革后,西藏人民的日子蒸蒸日上,他作為互助組的組長,也努力帶領群眾好好發展生產。

西藏日喀則市,城鎮面貌日新月異。圖為奔流不息的年楚河穿城而過,默默見證著這座城市的變遷。陳林、楚武干攝/光明圖片

因為工作出色,1978年,小多列作為西藏自治區山南市乃東區的優秀代表來到北京參觀學習,受到中央領導的接見,這是他此生最驕傲的經歷之一?!拔覀儺敃r參觀了人民大會堂、毛主席紀念堂,在北京待了4個月。我們看到了西藏的差距,更覺責任重大,我們要更努力地為更美好的西藏而奮斗。”小多列說,從北京回來的這許多年,他一直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不敢辜負黨對他的信任。

如今,小多列用積蓄建起二層小樓,一家人四世同堂住在一起?!拔沂俏拿?,但我的孩子們沒有文盲了。兩個兒子在國家單位工作,孫子們也都接受了教育,還出了兩個大學生咧。”小多列說。

和平解放70年來,西藏最大的變化是人的變化,實現了人人平等,人民掌握了自己的命運。正如西藏自治區社科院副院長王春煥所說:“西藏能邁進現代化的門檻,西藏人民能過上今天的好日子,這和中央幾代領導人的關懷、和全國人民的支持、和西藏廣大干部群眾的努力都是分不開的,而我們今天能看到這樣一個嶄新的西藏,這一切都始于西藏和平解放,始于西藏民主改革?!?/p>

教育:“有學上”到“上好學”

舊西藏沒有一所現代意義上的學校。在1951年西藏和平解放之前,西藏適齡兒童入學率不到2%,青壯年文盲率高達95%。而根據西藏教育廳發布的最新數據,到2020年,西藏共有普通高等教育院校7所,中等職業學校12所,中學143所,小學827所,幼兒園2199所,小學學齡兒童入學率達99.93%。“三包”(包吃、包住、包學習費用)政策已讓西藏近900萬人次的學生受益,政府累計投入資金200多億元。此外,開辦西藏班、開展教育援藏等工作,也讓西藏的孩子享受到更高質量的教育。

“我想考進西藏班!”這是西藏班創辦至今,許多西藏小學畢業生的夢想與希望。

1984年,針對西藏教育落后、人才匱乏的實際,黨中央作出了“在內地創建西藏學校和開辦西藏班”的重大決策。1985年,以藏族學生為主體的第一批西藏學生開始去往北京等地學習。目前,全國共有21個省區市77所(含區內3所)中學開辦西藏班或招收西藏散插班,200余所高校招收西藏班學生。

30余年來,西藏班為西藏培養了一批又一批人才,很多曾讀過西藏班的孩子都成了各行業的佼佼者。2020年,《共進與賦能:內地西藏班35年35人口述史》一書出版,書中人物包括35位歷屆西藏班畢業的優秀學子,全國人大代表格桑德吉、全國政協委員江勇西繞、全國勞動模范多吉羅布、全國扶貧先進個人王東海都在其中,他們的經歷,也是幾代藏族孩子赴其他省區市求學的故事縮影。

33歲的洛桑曲珍是加查縣委宣傳部副部長,她曾是家里第一個考進西藏班的學子,從大連民族大學畢業后,毅然選擇回到西藏建設家鄉。

“家里有7個小孩,哥哥姐姐那時候,家里人還沒有建立起讓孩子讀書的意識,到了我,家里人也跟上了大形勢,懂得了讀書的重要性,所以我和兩個妹妹都考上了西藏班,現在最小的妹妹也讀了大學。”洛桑曲珍說。

“希望”,這是很多西藏班的孩子反復提到的詞?!拔?3歲去重慶讀西藏班,當時感覺人生為我打開一扇新的大門,門外的一切都充滿希望,我知道我的人生在那一刻起充滿了新的機遇?!毕窈芏辔鞑匕嗟暮⒆右粯樱迳G溆X得西藏班的經歷讓她的人生有了更多可能性,增加了人生的廣度?!昂芏辔鞑匕嗟暮⒆哟髮W畢業后,會像我一樣選擇回到家鄉、建設家鄉?!痹诼迳G淇磥恚叱鋈ナ菫榱烁玫鼗貋?。

也有一群人,專程來到西藏,為這里帶來希望,比如教育援藏工作者。在全國各地的支援下,西藏教育取得了用短短幾十年跨越上千年的歷史性成就。僅“十三五”期間,教育部直屬系統選派干部120多人次,選派援藏教師2400余人次,接收1300多名西藏教師赴相關省區市培訓,為西藏安排5萬多名內地招生計劃。

拉薩市江蘇實驗中學是江蘇省的援藏學校,2021年是副校長陸年春援藏的第6個年頭,在他看來,教育援藏的目的就是為了讓孩子們在家門口也能上好學?!敖逃刈屛鞑貙崿F了從‘有學上’到‘上好學’的轉變,我們希望能夠讓這里的孩子接受高質量的教育。”陸年春說。

除了中小學,西藏高等教育也存在起步晚、數量少、規模小的問題,在這樣的現實情況下,北京大學、西南交通大學、武漢大學、西北農林科技大學等30所高校勇挑重擔,分別支援西藏7所高校。“對口支援西藏大學的團隊是補充我校教師隊伍的重要渠道?!蔽鞑卮髮W校長紀建洲說,“復旦大學教授鐘揚連續16年援助西藏大學,幫助西藏大學系統建立生態學學科體系,指導西藏大學申報獲批了學校第一個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他的精神令人敬佩?!?/p>

作為新中國在雪域高原創辦的第一所高等學校,西藏大學建校70年來已培養8萬名學生,他們在西藏社會主義革命、民主改革和建設發展進程中發揮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尤其是在師范類教育方面,西藏有一半以上從事基礎教育的老師,都畢業于藏大,這對西藏教育的整體發展意義重大。”紀建洲介紹。

 福祉:共享安居樂業

“太陽啊霞光萬丈,雄鷹啊展翅飛翔,高原春光無限好,叫我怎能不歌唱。”5月23日,是西藏人民歡欣鼓舞的日子。70年前,西藏迎來和平解放。如今,藏族群眾在家里煮上酥油茶,端起青稞酒,情不自禁地唱起這首《翻身農奴把歌唱》。

吃著發霉的糌粑、穿著補丁摞補丁的衣服,沒有自己的土地、沒有自己的住房、生病無法就醫——西藏和平解放前,大部分藏族群眾過著衣不蔽體、食不果腹的生活。今天,西藏360多萬人口已經邁向全面小康的幸福生活,“雪山啊閃銀光,雅魯藏布江翻波浪,驅散烏云見太陽,幸福的歌聲傳四方?!辈刈迦罕娂で闅g唱家鄉巨變,動情歌頌黨的恩情。

工布江達縣松多村的德吉一家,享受著黨的好政策帶來的各種實惠和便利。2019年,德吉告別住了幾十年由石頭和草皮搭建的老房,搬進了政府支持建造的磚石民居,“電力天路”照亮了120平方米的每個角落。遠在北京和林芝讀書的兩個孩子,再也不用為風雨天媽媽一個人關不上窗、鎖不緊門而擔憂了。

近些年,西藏實施了農牧民安居、城鄉保障房建設等一系列工程項目。據了解,2020年西藏農牧民人均自有住房面積達41.46平方米,城鎮居民人均自有住房面積達33.4平方米。第一次住進寬敞明亮、干凈整潔的新居,德吉和鄉親們的幸福感和獲得感大幅度提升。

安居還要樂業。近年來,隨著西藏生態環境的有效治理,山青、水秀、天藍、云白,一幅幅亮麗的生態畫卷在世人面前展開。全區多地根據自身優勢,因地制宜發展產業,切實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

林芝素稱“西藏的小江南”,下轄魯朗鎮有“東方小瑞士”之稱,依靠得天獨厚的氣候和環境優勢,扎西崗村的倉決一家建起了民宿賓館。2008年起,這個熱情好客的藏家婦女用當地特產酥油茶、青稞酒和藏香豬,接待了來自五湖四海的游客。

為擴大接待能力,2021年,倉決和丈夫又投入100多萬元,在老房附近新建了一棟兩層樓房?!疤鞖夂脮r,游客白天在院子能看到遠處的南迦巴瓦峰,晚上數著夜幕中的星斗,他們開心,我們跟著高興?!惫げ冀_縣巴河鎮朗色村是通往國家5A級景區巴松錯的必經之地,為吸引游客,村里還對沿街店面進行整體改造,統一設計、統一規劃,促進了旅游及相關產業發展,全村群眾吃上了生態飯、旅游飯。

實現吃飽、穿暖、安居、樂業,現如今西藏各族群眾有條件也有能力關注起自己的健康。而和平解放前,西藏只有3所設備簡陋、規模很小的官辦藏醫機構和少量私人診所。目前,西藏全區已經建立起健全的醫療服務、婦幼保健、疾病防控、藏醫藏藥等服務體系。各級各類醫療衛生機構達1642家,其中三級甲等醫院11家。每千人床位數4.9張,每千人衛生技術人員5.89人。同時,全國各地“組團式”援藏,使各族群眾在家門口就能享受到高水平的醫療服務。

“感謝他們讓我重新‘活’了過來,他們就是我的恩人?!鄙侥鲜屑硬榭h共康村的白瑪措姆說起湖北省宜昌市援藏工作隊贊不絕口,因為工作隊為她消除了25年來一直困擾她的病痛折磨。高山,阻隔不了援藏醫療團隊的熱情,遠程會診、遠程培訓、送藥下鄉、免費義診,西藏各族群眾的醫療條件不斷得到改善。

一粒米,一盞燈,一間房,一條路……民生無小事。在今天的西藏,各族人民正享受著史無前例的福祉。

和諧:共建幸福家園

在拉薩市城關區吉日街道辦事處河壩林居委會,藏、回結合的夫婦伊斯馬力和阿米啦,多年來無論刮風還是下雨,從不間斷地幫助工作繁忙抽不開身的社區居民接送上下學的孩子,成為廣為流傳的一段民族團結佳話。

兩位老人無兒無女,平時生活備受社區居民的關照。今年61歲的伊斯馬力是藏族,原名叫普布次仁?!拔覀z年紀大了,大事幫不了,只能做些小事表達對他們的感激之情?!?/p>

河壩林社區總戶數2666戶、總人口8707人,由藏、漢、回等多民族組成,其中不同民族間通婚的就有127戶,是典型的民族團結社區。盡管生活習俗不同、語言不同,但多年來,大家相互尊重、和睦相處。

在西藏,多民族干部群眾聚居在一起的社區非常普遍,生動地詮釋了“漢族離不開少數民族、少數民族離不開漢族、各少數民族之間也互相離不開”的深刻內涵。每到藏歷新年、春節、古爾邦節等重要節日,住在一個大院里的居民不分民族,都要聚在一起吃“民族團結飯”、跳“民族團結舞”。

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第七次西藏工作座談會上強調:“西藏工作必須堅持以維護祖國統一、加強民族團結為著眼點和著力點”“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

近年來,西藏在全區普遍開展“黨員干部進村入戶、結對認親交朋友”活動。2011年以來,西藏累計派出10萬多名黨員干部進駐5000多個村(居),與農牧民群眾結對認親,同吃、同住、同學習、同勞動,心貼心辦實事、解難事,與基層群眾建立了深情厚誼,夯實了民族團結的群眾基礎。

團結保穩定,團結促發展。

有了穩定的大好環境,各族人民才能一心一意謀發展。2020年,西藏全區經濟增長7.8%,地區生產總值突破1900億元,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別增長10%和12.7%,增速位居全國前列。作為全國唯一省級集中連片特困地區,西藏已整體脫貧。

黨的十八大以來,西藏堅決貫徹執行中央各項民族政策,各民族群眾和諧相處,西藏社會局勢實現持續穩定,自治區首府拉薩市公共安全滿意度連續三年在38個主要城市中名列第一。

初夏時節,高原旅游進入旺季,拉薩河南岸的大型實景劇《文成公主》場場爆滿,一段跨越1300年時空的歷史,至今仍能給人以感動和震撼。這段民族團結的佳話,作為藏漢人民共同的歷史記憶,已融入中華民族共同的血脈當中。

在新時代,雪域高原360多萬各族兒女,沐浴著黨的民族政策,像愛護自己的眼睛一樣愛護民族團結、像珍視自己的生命一樣珍視民族團結。西藏人民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引,正在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努力奮斗。

《光明日報》( 2021年06月01日?05版)



編輯:yangweijie

上一篇:
下一篇: 譜寫新時代云南高質量發展新篇章

相關新聞

咸寧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咸寧網"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咸寧網,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咸寧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咸寧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③ 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新媒體

  • 打好組合拳,跑出加速度!?咸寧工業經濟奮戰開
    打好組合拳,跑出加速度!?咸寧工業經濟奮戰開門紅
  • 喜訊!咸寧多了一個“中國天然氧吧”
    喜訊!咸寧多了一個“中國天然氧吧”
  • 投資26億元!嘉魚縣官橋八組把大學辦到家門口
    投資26億元!嘉魚縣官橋八組把大學辦到家門口
  • 咸寧一地入選中國美麗休閑鄉村
    咸寧一地入選中國美麗休閑鄉村
  • 省級名單揭曉,咸寧這戶家庭上榜!
    省級名單揭曉,咸寧這戶家庭上榜!
<u id="mkfrf"></u>

          <p id="mkfrf"></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