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
作者:中共吉林省委政策研究室
黨的十八大以來,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吉林省委團結帶領廣大人民群眾無畏艱險、披荊斬棘、眾志成城、發憤圖強,在吉林大地唱響了氣吞山河、艱苦創業的壯麗凱歌。經過全省上下共同奮斗,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取得決定性成就,脫貧攻堅成績斐然,70多萬人擺脫了絕對貧困,城鄉面貌煥然一新,高質量發展勢頭強勁,正在重塑昔日老工業基地的輝煌。現在的吉林正處在歷史上升期、產業增值期、發展提速期、振興黃金期,進入發展“快車道”。回望非凡歷程,很多經驗彌足珍貴、值得總結,需要堅持和發展,以更好激勵全省人民投身全面振興全方位振興的偉大實踐。
吉林省白城市鎮賚縣一景。潘晟昱攝/光明圖片
必須以政治為統領,始終沿著習近平總書記指引的方向奮勇前行
習近平總書記五年三次考察吉林,作出重要講話重要指示,為新時代吉林振興發展擘畫了藍圖、指引了航向。總結吉林振興發展取得的一切成就,最核心、最關鍵的就在于吉林始終按照習近平總書記指示要求去謀劃、去落實、去發展。始終牢記囑托。省委及時召開常委會議、理論中心組學習會,舉辦研討班等,迅速傳達、學習領悟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論述,真正學懂弄通做實,讓習近平總書記寄予吉林的“體現新擔當”“實現新突破”“展現新作為”等殷切期望深入人心、激勵人心。始終高位推進。習近平總書記每次考察吉林后,省委都第一時間召開會議,出臺重磅文件,使之成為指導全省工作的頂層設計,確保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重要指示精神在吉林大地落地生根、開花結果。始終深信篤行。對習近平總書記每一個重要指示、每一項工作要求,省委都以“清單化、圖表化、手冊化、模板化、機制化”方式抓落實,納入“總施工圖”,推動學習貫徹走深走實、落地見效。
實踐充分證明,有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我們一定能夠戰勝前進道路上的任何挑戰,奪取一個又一個勝利。
必須以產業為支撐,始終推進產業轉型升級、加快新舊動能轉換
實現吉林高質量發展,必須下大氣力改變傳統工業“一柱擎天”和結構單一的“二人轉”產業體系,優化產業布局,為經濟社會發展提供新動能。省委根據區位條件、資源稟賦和產業基礎,規劃并實施了“一主、六雙”產業空間布局,繪制了吉林產業發展“投資地圖”,引導產業向集群、集聚、集約方向發展。
一子落,滿盤活。“一主、六雙”為吉林發展帶來了巨大變化。傳統支柱產業重新煥發活力,汽車產業向電動化、智能化、網聯化、共享化提升,石化產業向“減油增化”“精細化工”轉型,農產品加工業向特色食品產業發展。一汽集團整車產銷連續5年實現正增長,2020年市場占有率從11.6%提高到14.6%,“紅旗”年產銷量突破20萬輛,三年增長42倍,“解放”穩居行業第一。先進軌道交通裝備、生物醫藥及高性能醫療器械、衛星及通用航空、精密儀器與裝備、新一代信息技術、新能源汽車、新材料等戰略性新興產業快速發展。時速350公里的“復興號”中國標準動車組和時速400公里跨國聯運高速動車組先后下線,“吉林一號”衛星在軌運行達到25顆,開創了我國商業衛星應用先河。2020年,全省8大重點產業均實現了正增長。“環長春四遼吉松工業走廊”工業增加值占全省的87.7%。以一汽為重點,推進各產業和行業配套回歸、產能回歸、排產回歸、結算回歸、創新回歸、人才回歸,取得積極成效。去年一汽實現人才回歸1000多人。全省高級職稱人才首次實現進大于出。科技小巨人企業年均增長91.7%,高新技術企業中盈利企業比重居全國第2位,萬人吸納和輸出技術成交額分別居全國第5位和第7位。現代服務業加快發展,冰雪旅游異軍突起,北大湖、松花湖、長白山等滑雪度假區接待人次連續多年居全國前三,旅游總收入年均增長20.74%。設立網紅經濟先行試驗區,舉行了兩屆網紅吉林行,舉辦各類直播帶貨活動2.64萬場,跨境電商、農村電商、電商交易額連續多年保持30%以上增長。服務業占GDP比重由2014年的36.2%提高到2020年的53.8%。
實踐充分證明,產業是經濟發展脊梁。只有抓住了產業轉型升級、動能轉換這個關鍵,吉林老工業基地才會煥發青春、重塑雄風,實現高質量發展。
必須以改革為先導,始終深化改革擴大開放、持續推進體制機制創新
吉林在改革開放以后,經歷了浴火重生、破繭成蝶的陣痛。導致陣痛的根源在體制,擺脫陣痛的良方是改革。吉林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歷程中,最鮮活的經驗就是改革創新,最有益的啟示就是擴大開放。
多年來,吉林堅持改革開放不動搖,針對激活市場主體活力,從優化營商環境入手,推進體制機制創新。在全國率先組建了省、市、縣三級政務服務和數字化建設管理部門,完成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改革成果1600余項,270項政務服務事項實現全流程網上辦理,100項高頻事項實現“最多跑一次”,企業開辦時間壓縮到1天以內;連續三年開展“服務企業周”和“萬人助萬企”活動,將11月1日設立為“吉林省企業家日”。在一系列政策舉措激勵下,2020年全省新登記企業戶數增長21.1%,居全國第4位。2021年一季度全省新登記市場主體達10.05萬戶,增長90.5%。2020年吉林在全國營商環境考核中居第12位,在納稅人滿意度調查中居全國第11位,營商環境正大步邁進全國第一方陣。國有企業機制不活,曾經是制約吉林發展的一大短板。吉林大刀闊斧推進國企改革,吸引戰略投資者,推進混合所有制改革,優化運營管理機制,一舉激活了國有企業發展活力。酒精集團與國投生物集團成功實現戰略重組,當年就實現利潤8.6億元,已發展成為亞洲最大的食用酒精生產基地和重要的燃料乙醇生產基地。昊融集團經過重整化解了430億元債務,出清所屬28戶僵尸企業,安置近8000名職工。通鋼集團與首鋼集團破產重整僅用38天,創司法重整案例最快紀錄,重整后的通鋼萬象更新,開啟了“新時代、新通鋼”的嶄新征程。
吉林擁有沿邊開放的地利,但一直沒有形成多點開花的開放之勢。為讓開放的大門越開越大,吉林謀劃推進了“五個合作”:聚焦吉浙全方位對口合作,學習轉化浙江開放新模式,承接浙江優質產能,去年54個重點合作項目已順利完成40個,17個吉浙對口“一市一園區”平臺全部落地建設;聚焦多層次戰略合作,積極對接京津冀協同發展、長江經濟帶、粵港澳大灣區等國家重大戰略,與北京、廣東等9個省市簽署“1+N+X”協議,地方各層級經貿合作取得新成果;聚焦緊密型專業合作,推動企業與專業協會等交流,促進科技成果、金融資本、文化宣傳、藝術創作的對接,與中科院33家研究所簽署了175項科技合作項目,僅2020年一年就對接43家銀行、基金、證券等金融機構,授信超過1萬億元;聚焦前瞻性共建合作,加強省部省校合作,與工信部、科技部、商務部等多個國家部委簽訂省部合作協議,與北大、清華就共建東北振興研究院、聯合開展科技攻關、加強人才交流培訓達成共識;聚焦開放性國際合作,已成功舉辦12屆東北亞博覽會、5屆全球吉商大會,2020年全省實際利用外資增長9.4%,高于全國平均水平3.2個百分點。
實踐充分證明,改革是吉林邁向全面振興全方位振興的必由之路,開放是吉林增強要素吸引力、市場競爭力、發展影響力的必然選擇。只有在改革開放上持續發力、久久為功,才能使吉林振興在新的機制上走出新路徑、實現新突破。
必須以人民為中心,始終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持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歸宿是為了人民,全面振興全方位振興的目的也是為了人民。吉林始終牢記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民生是“指南針”的重要指示,突出民生優先,切實增強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在民生工作中,最具特色的方式是,吉林每年都明確辦好一批民生實事,解決好群眾“急難愁盼”問題。去年承諾的36項民生實事全部完成,今年又承諾辦好50項民生實事。最有成效的布局是,以重點任務為牽引,集中攻堅,一抓到底。比如,穩住就業“主線”,聚焦高校畢業生、退役軍人、農民工等重點群體,“十三五”城鎮新增就業累計超過220萬人;兜住脫貧底線,披堅執銳,全力攻堅,1489個貧困村全部退出、15個貧困縣全部摘帽;守住生態紅線,全面打響藍天、碧水、青山、黑土地、草原濕地“五大保衛戰”,2020年國考斷面優良水體比例達到83.3%,劣V類水體和城市建成區黑臭水體全部消除,空氣質量優良天數比例達到89.3%。堅持盡力而為、量力而行,把各項民生實事辦好辦實辦下去。多年來,吉林加大民生投入力度,每年用于民生的支出均占省財政總支出的70%至80%。同時,又立足各地實際和支撐條件,不急功近利,不吊高胃口,不盲目追求政績,合理確定民生實事任務,分清輕重緩急,穩步扎實推進。
實踐充分證明,民之所望,政之所向。只有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用心用情用力解決群眾關心的實際問題,不務虛功、不圖虛名,才能真正創造出造福人民、無愧時代的振興成就。
必須以清廉為本色,始終堅持全面從嚴治黨、營造風清氣正的政治生態
面對艱巨繁重的改革發展穩定任務,充分發揮全面從嚴治黨引領保障作用極為關鍵。吉林全力推進全面從嚴治黨向縱深發展,堅定不移推進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讓黨旗在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中高高飄揚。深化政治巡視,圍繞黨中央重大決策部署和省委要求加強監督檢查。堅持把紀律和規矩挺在前面,持之以恒正風肅紀。開展“作風建設年”,弘揚“嚴新細實”作風,堅決破除形式主義、官僚主義,營造解放思想、深化改革、轉變作風、狠抓落實濃厚氛圍。一體推進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堅決查處腐敗分子,嚴肅查處對黨不忠誠、陽奉陰違的兩面人,對政法系統腐敗嚴懲不貸,對扶貧、民生領域腐敗和涉黑涉惡“保護傘”一查到底。深入實施干部專業能力提升計劃,通過省級示范培訓、市級重點培訓、縣級普遍培訓等方式,加大基層干部教育培訓力度,深化吉浙干部人才對口交流合作,持續選派干部到中央和國家機關、國有大型企業等掛職鍛煉,選派干部參加鄉村振興,全面提高干部隊伍綜合素質。大膽發現任用愿干事、真干事、干成事的干部,形成能者上、庸者下、劣者汰的鮮明用人導向。深入落實容錯糾錯“兩個辦法”,激勵廣大黨員干部更加自覺地為吉林振興發展擔當盡責,有效提振了干事創業的精氣神。
實踐充分證明,要把黨和人民事業長長久久推進下去,必須全面從嚴治黨。只有涵養政治生態、夯實政治根基、永葆政治本色,才能贏得人民信賴和擁護,把新時代吉林全面振興全方位振興、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新吉林的宏偉事業不斷推向新的勝利。
《光明日報》( 2021年05月12日?08版)
編輯:yangweijie
上一篇:
下一篇:
投身“三農”沃土 奉獻青春力量
央視網消息(新聞聯播):在統籌抓好疫情防控的同時,江蘇、福建、吉林、浙江等地采取多種舉措,推動企業和重大項目開工復產...
九州信泰專注于信息安全領域,現已形成囊括信息安全增值服務、信息安全專業服務、新興安全服務三大服務業務體系,配合公司自...
【青年學子說】?講述人:南開大學法學院學生阿斯哈爾·努爾太2017年9月23日,這是我生命中最難忘的一天——我們8名當年參軍...
中共中央國務院舉行春節團拜會習近平發表講話代表黨中央、國務院,向全國各族人民。向香港特別行政區同胞、澳門特別行政區同...
在省十三屆人大五次會議閉幕會上的講話(2021年1月27日)應勇各位代表、同志們:經過大家的共同努力,湖北省第十三屆人民代表大...
湖北日報訊(記者黃俊華、鄧偉、曾雅青)1月26日上午,出席省政協十二屆四次會議的省政協委員,圍繞政府工作報告、“十四五”規...
市五屆人大五次會議隆重開幕孟祥偉主持大會王遠鶴作政府工作報告張士軍等出席咸寧網訊記者姜明助、譚宏宇報道:1月12日上午,...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 “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是堅持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依法治國有機統一的根本政治制度安排。要堅持學習貫徹...
核心閱讀習近平法治思想內涵豐富、論述深刻、邏輯嚴密、系統完備,是馬克思主義法治理論中國化最新成果,是全面依法治國的根...
北京大學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院近日推出的新成果《大局:知名學者共論中國新發展》一書于今年10月由中共中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