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學子說】
講述人:中國政法大學光明新聞傳播學院研究生 王嵐芳
“小時候,鄉愁是一枚小小的郵票。我在這頭,母親在那頭……而現在,鄉愁是一灣淺淺的海峽。我在這頭,大陸在那頭。”兒時不知余光中這首詩的深刻含義,如今再讀卻讓我們感慨萬千。我的一個同學曾告訴我,她外公去世前曾叮囑道:“我那個朋友不知道還在不在人世,如果你們有機會去臺灣,一定幫我找找他。”她外公的朋友解放前去了臺灣,一直沒有聯系上。
如今《反分裂國家法》通過已經16年了,它以法律形式把“反分裂、促統一”的國家意志加以明確。《反分裂國家法》的出臺,凝結了每一個中華兒女的共同心愿,推動了兩岸實現全面“三通”、開啟全面交流的新局面,促進與保障了臺灣民眾獲得兩岸關系和平發展的“紅利”。老師上課時常給我們講:“法律刻在人們心中,而不是寫在紙上。”在中國政法大學的校門口,“法治天下”四個大字莊嚴又肅穆,它時刻提醒我們:法律是人們心中的正義,也是最低的道德底線。《反分裂國家法》的具體內容和它所具備的精神,應珍藏在我們心中。
與2005年立法時的反“獨”語境相比,現在的臺海局勢趨于復雜嚴峻。但《反分裂國家法》不是田野的“稻草人”,不是法律貨架上的擺設。這部重要法律清晰劃定了不容逾越的法律紅線,是對一切“臺獨”分裂活動的強大震懾。無論任何時候,《反分裂國家法》都貫穿著祖國大陸以最大的誠意、盡最大的努力爭取和平統一,堅決反對任何人、以任何方式把臺灣從中國分割出去這樣一條主線。
作為青年學子,我們應該堅守信念、銘記歷史,成為有責任有擔當的人。學習中,我們經常有機會與臺灣來的學生交流,大家語言相通、文化相通、情感相通,我們彼此就是一家人。我們也相信,在兩岸同胞的共同努力下,一定能共促祖國統一,共圓民族復興的偉大夢想!
《光明日報》( 2021年04月12日?05版)
編輯:yangweijie
上一篇:
下一篇:
百佳數字出版精品項目獻禮建黨百年專欄上線啟動
據悉,此次活動源于習近平總書記給北京大學援鄂醫療隊全體“90后”黨員的一封回信,旨在進一步深入學習貫徹習總書記的重要講...
8月11日,今年第6號臺風“米克拉”登陸我國福建漳浦沿海。5我國7月至9月易遭遇臺風從臺風活動時間上看,西北太平洋和南海一年...
夏瑩(通山)最近一次回母親的故鄉,依然是陪母親去看望垂垂老矣的外公外婆。所以,關于外婆家的年,我還是有些許朦朧記憶……...
孩子們不親近嚴肅的外公,只纏著外婆討要糖果。一轉眼,堂屋的八仙桌就擺上了外婆親手做的逗嘴食:砂焙苕片、油炸苕絲、干煸...
○陳希子《童年》是蘇聯作家馬克西姆·高爾基以自身經歷為原型創作的自傳體小說三部曲中的第一部,其他兩部分別為《在人間》...
周瑞云(通城)家鄉鄂南多山,水土肥沃,到處生長著一株株、一叢叢的板栗樹。家鄉至今流傳許多有關板栗的俗話諺語,世世代代,...
請點此安裝最新flash今年國慶中秋假期是疫情以來的第一個長假一場不期而至的“快閃”“燃爆”武漢火車站“一條大河波浪寬,風...
朱麗平(通山)外婆的老屋座落在九宮山東邊山腳下的一個叫東港的山村里,屬于清代的徽式建筑,為兩棟并列共墻的連三間,都有一...
與美麗的校園重逢,年輕的學子們擁抱的不僅僅是老師、同學、熟悉的教室,更是充滿希望的未來,是向著明天出發的決心。身處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