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確診時的恐懼、失落,治療中的信心、堅強,痊愈出院的興奮、喜悅……截至2月12日24時,我市累計報告新冠肺炎治愈出院病例84例。連日來,本報記者深入各縣市區,專訪新冠肺炎治愈出院患者。希望通過他們的治愈經歷,給正在接受治療的患者信心和力量。
通城許先生:
“沒感到害怕,堅信能痊愈!”
咸寧日報全媒體記者 李嘉 通訊員 陳婉
“回家之后我自行隔離,每天將體溫上報到村委會。”2月9日,通城縣首例治愈出院的新冠肺炎確診患者許先生說。
走進大坪鄉水口村許先生的家,83歲的老父親戴著口罩坐在家門口曬太陽,妻子吳女士在帶孫子,許先生在樓上單獨隔離。
為了做好居家隔離,許先生全家動員,實行分開居住,分餐飲食,形成了人人戴口罩、勤洗手、常通風的好習慣。
許先生現年51歲,從事建筑陶瓷銷售。1月21日,他因身體不適、發燒等癥狀,被收入通城縣人民醫院感染科。1月25日,被確診為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患者。
許先生說,一直以來他身體都很好,感冒都很少有過。父母親年過八旬,身體健康,沒有家族遺傳病史。被確診為新冠肺炎,他并沒感覺到害怕,堅信自己能痊愈。
“醫務人員精心治療和悉心照顧讓我充滿信心,鄉、村書記每天通過視頻和電話安慰,也讓我倍感溫暖。”許先生說。
在接下來的治療中,許先生病情逐漸好轉。經2月2日和4日兩次復查,許先生冠狀病毒核酸檢測結果均為陰性。經專家組會診確定,同意許先生出院,出院后繼續居家隔離兩周。
“許先生積極樂觀的心態感染了其他患友,增強了他們治愈的底氣和信心。”縣醫院感染科隔離病房護士劉敏俐介紹,許先生住院治療期間心態非常好,作為首例病患,他還鼓勵后續入院的患友不要害怕,指導并督促他們每天勤洗手,每晚堅持泡腳,按時作息、吃藥。
赤壁任女士:
“中西結合療法,助我恢復健康!”
咸寧日報全媒體記者 黃柱 特約記者 童金健 通訊員 劉亞琴
“醫院的醫護人員無微不至地照顧我,不僅在病情上給予了迅速精準的治療,而且在生活上、心理上給予了親人般的關懷和安慰。真心感謝你們!你們辛苦了!我相信我們痊愈出院就是給你們最好的報答!”2月13日,赤壁市治愈患者任女士向記者展示了她寫給同濟赤壁醫院的感謝信。
2月8日下午,赤壁市首批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的2名確診患者在同濟赤壁醫院成功治愈出院,任女士就是其中之一。醫護人員送上鮮花祝賀她們重獲健康。
任女士告訴記者:“我是1月18日從武漢回赤壁過年,24日吃過年飯感覺有點不舒服,量體溫37.5℃,就自行隔離起來。但第二天晚上上升到38℃,隨后去醫院做CT檢查顯示異常,28日被確診,當時內心十分恐慌。”
為了緩解任女士的恐慌,治療期間,同濟赤壁醫院醫護團隊對任女士全力進行救治,對其制定個性化的診療方案。
任女士回憶道,負責治療的姚主任每天定時兩次問診,采取中西結合療法,起到了良好的治療效果。說實話,在這住院的10天里,看不清她們的模樣,但只要聽到她們的聲音,心里就特別踏實。
同濟赤壁醫院隔離二病區主任姚漢玲說,任女士住院期間,除了藥物上的治療,我們的護士每天都會對她進行心理疏導。
終于,經過醫護團隊的精心診療和護理,任女士病情不斷好轉,體溫恢復正常,咳嗽等癥狀也消失,經核酸檢測,身體恢復狀況符合解除隔離和出院標準。
咸安余先生:
“病友相互鼓勵,希望就在眼前!”
咸寧日報全媒體記者 吳文謹 特約記者 胡劍芳 通訊員 李琳
“是你們讓我重燃希望,堅定了戰勝病魔的信心!” 2月9日,在市第一人民醫院,余先生無比激動地向該院感染科全體醫護人員致謝。
大年初一,余先生因身體不適入院,很快被確診為新冠肺炎。
“那時候,一想到自己還有可能傳染給家中親人,身體的難受加上對未知的恐懼,讓我非常絕望,連續兩三天都吃不下一口飯。”回憶初入病房的狀態,余先生說。
發覺余先生的心理狀態后,管床醫生告訴他:“你不過是輕癥患者,是最簡單最易治愈的那一類,只需要保持良好心情,吃飽吃好,有充足免疫力,就能夠恢復。”
余先生介紹,在隔離病區,護士們的照料無微不至,每天早上6:30測量體溫和血氧,7:00吃早餐,9:00左右開始打針……醫護人員的操作也都是按照標準化流程進行,生活也非常規律,看到大家的身體狀況一天天好轉,病友們也逐漸有了更多交流,開始相互鼓勵,希望就在眼前。
經過15天的治療,余先生出院。在如今的他看來,生活中處處都是正能量。政府的措施十分到位,在確診的第一時間就對其家人進行集中隔離,各部門銜接有序,盡力滿足他家人的需求。
“醫護人員舍小家,顧大家,奮戰一線,才有了我如期出院”。余先生說,我深深感覺到國家的強大和對人民的關愛,生活在社會主義偉大的中國是件多么幸福的事。
崇陽佘先生:
“感恩醫務工作者,替我們負重前行!”
咸寧日報全媒體記者 馬麗婭
“這場突如其來的疫情,讓我看到了生命的珍貴與脆弱,更讓我感受到了人間大愛!我想感謝他們,可連他們叫什么名字、長什么樣都不知道……”10日晚,崇陽縣桃溪大道匯成酒店里,“房客”佘先生感慨。
2月9日,崇陽縣首批6名確診病例已經治愈,可正式出院,佘先生便是其中之一。但按照該縣防控指揮部安排,這6人出院后并沒有直接回家,而是住進了被該縣征用的匯成酒店,繼續集中留觀14天。
佘先生今年48歲,年輕時當過兵,前些年在武漢白沙洲附近開了一家彩票店。1月21日,他從武漢回到崇陽老家過年,誰料卻突發高燒,渾身乏力。第二天去醫院檢查時,被確診為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隨后,便在該縣人民醫院進行隔離救治,接著,跟他有密切接觸的妻子、兒子、女兒、母親以及1名好友,也被安排到指定隔離點進行醫學留觀14天。
經過醫護人員十多天的精心治療和親人般的護理,2月9日,佘先生順利康復。更讓他感到高興的是,與他親密接觸的家人、朋友,也都未出現異常狀況,安全度過了14天的觀察期。
佘先生說,“這場難忘的經歷,也讓我知道,為了讓我們過上正常的生活,有那么多的人在背后負重前行,我永生難忘,今后也會以全新的姿態迎接新的生活,努力回報社會!”
通山王女士:
“疫情并不可怕,不要過度恐慌!”
咸寧日報全媒體記者 宋文虎 通訊員 譚崇飛
“我們要相信政府、相信醫護人員,調整好自己的心態,早發現、早隔離、早治療。”13日,通山縣維也納3好酒店集中醫學觀察點內,治愈出院的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患者王女士(化名)說。
王女士長期在武漢工作,1月15日,為探望家中父母而回通山,20日晚上出現發燒癥狀,吃藥休息后仍未退燒。她主動前往縣人民醫院檢查,發現肺部存在陰影并住院。經兩次核酸檢測,確診為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
“特別感謝醫護人員,他們無微不至的照顧給了我鼓勵和信心。”王女士說,剛進病房時,因為對疫情不了解,十分擔心自己的身體狀況和父母的情況,是醫護人員的悉心照顧、耐心疏導給了她安全感。
住院后,醫生及時的和她說明病情,以及疫情的情況,讓她消除了內心的不安。
“他們真的很辛苦,特別感謝他們。”王女士說,她的治療、生活起居、心理疏導全由醫護人員負責。
“雖然看不見他們的臉,但我能感受到‘醫者為民’。”王女士說,醫護人員始終將患者的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放在第一位。
“后面我一點都不擔心了。”王女士說,通過手機上網了解到,許多患者在家都可治愈,而她有醫生的專業治療更沒問題。
“我覺得我很幸運。”王女士說,幸虧她早發現、早隔離、早治療,不僅沒有傳染他人,也讓自己得到專業的治療而痊愈。
“理性、樂觀,做好防護,疫情并不可怕,不要過度恐慌。”治愈出院隔離期間,親朋好友致電詢問時,王女士總是這樣回答。
嘉魚漆先生:
“只要心懷希望,定能迎來春天!”
咸寧日報全媒體記者 譚昌強 通訊員 皮道琦
從無助恐懼到堅定信心,從焦慮不安到滿懷喜悅……日前,全市首例治愈出院的新冠肺炎患者漆先生,講述了自己的經歷和心聲:只要心懷希望,定能迎來春天。
1月17日下午,漆先生自武漢返回進入嘉魚縣人民醫院就診。
17日當晚入院、18日在血常規和肺部CT檢查后住進隔離病房的漆先生,經過市縣專家組會診,于23日被確診為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成為該院也是嘉魚縣收治的第一例新冠肺炎患者。
突如其來的遭遇,毫無預兆的感染,加之對疫情一知半解,這次確診,使漆先生一下陷入噩夢般的境地。
“深深地感覺到恐懼。”漆先生說,平時體質很好即便確診,自己還不敢相信受了感染,“想到還有老人,還有小孩,他們怎么辦?”
確診后的漆先生,得到了精心的治療和照料。這期間,專業的救治、暖心的關懷,對疫情的科學認知,還有全社會共抗疫情的熱潮,一點點融解著他心中的恐懼,為他送來信心與堅強。
放下包袱、堅定信心的漆先生,陸續收到好消息。
“入院的第三天,醫生告訴我體溫降到了正常水平并且沒再反復,癥狀也有所減輕。”漆先生說,1月28日、29日,他連續兩次接受呼吸道病原核酸檢測,結果均呈陰性。
31日,經咸寧市、嘉魚縣專家組評估,漆先生被準予出院,繼續隔離兩周。
“得知這個消息,大家都替我高興。這一刻,我感覺像是夢做完了,終于醒了。”1月31日下午,漆先生登上了送他回家的120救護車,成為全市首例治愈出院的新冠肺炎患者。
編輯:hefan
上一篇:
用過硬作風打贏防控硬仗
下一篇:
【跟蹤報道】社會各界議問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