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上,無人機不時地旋轉“監視”;地上,一支全副武裝的巡邏隊伍正在挨家挨戶“偵察”……2月16日,記者走進崇陽縣白霓鎮金星村時,這里的疫情防控“堡壘”讓人驚嘆。
“全村10個村民小組、715戶、2748人,早期發現確診病例3人,針對村民們防控意識弱、自律意識差、生活陋習多且喜歡扎堆聊天、打牌等現象,我們推出了‘十戶聯防’法。”村黨支部書記王立軍告訴記者。
48個聯防區閃亮登場
從1月下旬開始,該村兩委和駐村工作隊聯合20多名身強力壯的黨員,針對農村居住較為分散的實際,按照村民居住地段和親疏,采取約十戶為一組、一組一個聯防長和N個志愿者方式,在全村共劃定聯防區48個。
每個聯防組設立一個聯防長,并建立一個微信群。聯防長和志愿者由該村的黨員、大學教授、退伍軍人、企業家、鄉賢、村組干部等有威望、有能力、有責任心的人擔任,由他們負責小組里的防疫宣傳、自我管護、體溫測量、環境衛生、禽畜圈養、責任包保等事項。
“我聯系12戶共45人,每天通過微信群將相關知識、紀律、防護措施宣傳到戶。”老黨員譚林甫是該村的48個聯防長之一,他每天除了解、收集、報告聯防戶家庭人員身體狀況及生活中存在的困難外,還得督促聯防戶抓好家庭環境衛生。
此外,該村對武漢等敏感地返鄉人員所涉及的95戶、487人,由聯防長組織落實“三包一”,嚴格進行居家隔離觀察,獨居獨食,獨自使用生活用具,并每天上報兩次體溫檢測情況。
志愿者成防控“主力軍”
“這段時間,每天沒日沒夜在吶喊,嗓子喊啞了,腳也磨起泡了。”該村青年饒曲文是志愿者之一,他同其他7名志愿者組成了一支巡查隊,每天全副武裝,手拿銅鑼、喇叭、鐵鍬、楠竹枝、繩索等,在全村自然灣鳴鑼巡邏。并用無人機開展立體監控,發現聚眾現象,立即報告聯防長,聯防長迅速前往處置。
目前,該村僅留一條“綠色通道”,對其它組與組、自然灣與自然灣之間及出村道路全部封閉。這條“綠色通道”由志愿者24小時輪流值班。
華東理工大學資源與環境工程學院黨委副書記饒志雄是金星村10組人,今年回家過春節的他主動投入疫情阻擊戰,他和學院黨委書記修光利各自捐款2000元,他不僅擔任十戶聯防長,還積極加入志愿者隊伍,值守卡口,受到一致好評。
針對一些村民長時間宅在家里可能出現心理焦慮,饒志雄還將該學院一位心理學教授拉入金星村疫情防控群,為村民及時提供心理咨詢和心理輔導。
嚴管中充滿厚愛
對違反有關防控規定的人和事,村民們都視為危及全村全組共同利益的重大事件,人人都可管,可以通過電話和視頻舉報。
2組村民王某,為了孩子能去上班偷拆防卡,被責令以敲銅鑼的方式沿村檢視自己的錯誤行為。他所在的聯防長也在微信群中公開致歉;
還有一戶隱瞞家中有武漢回鄉人員不上報,被責令在全村打鑼檢討……
到目前為止,該村已處理7起村民違控事件,其中打麻將4起、打紙牌1起、拆卡1起、隱瞞去武漢旅程1起,取得了良好教育效果。
同時,該村還對村民恐慌心理和生活需求及時予以關切,并提供良好服務。尤其是隨著封村封路時間的延長,一些村民生活保障出現困難,村民在微信群里向聯防長申請,由村收集匯總上報鎮指揮部集中采辦,志愿者盡快把所需物資送到家門口。目前,已為220戶采辦蔬菜、糧油、藥品、奶粉、煤氣等物品。
“嚴管中充滿厚愛,群眾也越來越理解和支持!”村民王中良感慨,金星村已筑起了一道群防群控的“鋼鐵長城”。
(咸寧日報全媒體記者 馬麗婭 通訊員 王新華 許玉祥)
編輯:hefan
上一篇:
全家總動員,戰勝疫情便“春暖花開”
下一篇:
視頻丨發熱患者家庭防控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