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7日,襄陽市學府社區樓棟黨小組成員將當地政府補貼的“蔬菜包”送至居民家中。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后,學府社區500余名“雙報到”在職黨員積極踴躍參與志愿服務活動,社區成立臨時黨委,每個小區成立臨時黨支部,每個樓棟成立黨小組,讓黨員分工更科學、服務更精準。 (視界網 王虎 攝)
民以食為天。
兵馬未動糧草先行。嚴格封控之中,保障百姓“米袋子”“菜籃子”“油瓶子”,挑戰巨大,責重如山。
千方百計組織貨源,千方百計組織生產,千方百計重構配送模式,千方百計暢通“綠色通道”,千方百計強化市場監管。
在全力打好疫情防控戰的同時,一場城市生活物資“保供戰”在湖北打響。
扛起“米袋子”“菜籃子”責任
“要切實保障湖北省和武漢市各種物資供應,確保人民群眾正常基本生活。”“做好生活必需品生產供應工作,嚴格落實‘米袋子’省長責任制和‘菜籃子’市長負責制,切實抓好主副食品生產、流通、供應組織。”
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城市既是抓救治、抓阻隔的戰場,也是保供應、保民生的戰場!
牢記習近平總書記重要囑托,湖北周密部署,抓細抓實——
嚴格落實“米袋子”“菜籃子”省市長責任制,村組、社區居民基本生活必需品由鄉鎮、街道(開發區、新區等)負責統籌;
18條措施力助供給能力提升,工業用水價格、天然氣價格、貸款利率水平降低10%以上,減免中小微企業房租,延期繳納稅款,返還失業保險費,增加就業補貼;
全力組織貨源,依托白沙洲等大型農產品批發市場,承接南菜北運、北菜南調,形成穩定供應渠道;有序推動全省農業生產主體復工復產、農民下田進園,全力提升本地供應能力;
雪中送炭,源源注入金融活水。年出欄65萬頭生豬的湖北石首牧原農牧有限公司不到一周,獲得農業銀行石首支行5000萬元應急貸款;
發揮國有商貿流通企業在城市供應中的托底保障作用。針對低收入群體,武商、中百、中商、沃爾瑪、家樂福等5大商超配送“10元10斤”、至少3個品種的“特價蔬菜包”,并以低于市場價15%的價格投放市級儲備肉。
重構配送模式。24小時暢通物資調運“綠色通道”,利用供銷社、商超、電商、團購等多種渠道推廣“線上下單、線下配送”,社區工作人員、下沉干部、志愿者、物業職工組成小分隊分發、配送。
強化價格和食品安全監管,從嚴、從重、從快,頂格處罰抗疫期間市場違法行為。一個白蘿卜賣8元、一個鮮玉米賣10元,武漢土家二妹餐飲服務有限公司涉嫌哄抬價格被罰款300萬元。僅1月21日至2月5日,全省市場監管系統共立案查處各類防疫用品及重點民生商品案件289件,其中移送公安機關案件8件。
四面八方組織貨源
保障餐桌,必須讓更多的肉菜蛋源源入鄂。
3月10日上午,白沙洲大市場一片火熱。
浙江的蒜苗,海南的玉米、毛豆,山東的絲瓜、茄子……滿載著新鮮蔬菜的卡車有序入場。在市場蔬菜區,六成商戶檔口開門營業。
為了守護居民“菜籃子”“米袋子”,商務部門強化物資組織調運,持續加大外采力度,對白沙洲、四季美兩大批發市場采取補貼減免進場交易費用等措施,吸引批發商進場交易。
滾滾駛來的物資運輸車輛,勾畫出全國菜向湖北匯集的行車軌跡圖——
在商務部協調下,山東、安徽、江西、河南、湖南、重慶、廣西、云南8個省區,與湖北搭建起聯保聯供機制平臺,源源不斷地把支援物資運到湖北。
中央儲備庫向湖北打開大門,凍豬肉乘專列分批次從上海運抵武漢。
武漢市商務局協調武商、中百、中商三大商超與山東、海南、云南等蔬菜主產區簽訂長期合同,加大“南菜北運”“北菜南調”力度。
疫情面前,全國向湖北伸出了一雙雙溫暖的援手。
東北大米、內蒙牛羊肉、廣東鰻魚、海南豇豆、貴州紫菜薹、江蘇上海青、安徽胡蘿卜,乘汽車、坐專列奔向一個共同的目的地——湖北!
3月10日,廣西支援湖北物資直達冷鏈專列從南寧出發,這是廣西開行的第十二班支援湖北物資直達冷鏈專列。至此,廣西累計向湖北捐贈果蔬生活物資超過2400噸。
抓貨源,更要保暢通。
湖北在武漢周邊建立了5個省際運輸中轉站。外地運輸貨物在中轉站卸貨,由武漢市物流企業轉運到武漢市各地,實現無觸配送。
重構供應模式
3月10日,從江西老家返漢一個多月、家住武昌千家街的陳女士說,現在能團購到的物資品種開始多起來了。
嚴峻的疫情面前,原有的商超銷售模式發生了巨變,一場以“線上下單+社區團購+配送到小區”的生活物資供應模式應急而生。
一方面對接供應鏈,一方面直接面對千家萬戶。針對全新的供銷流程,商超的經理和買手們邊摸索邊改進。
從1月23日開始,中商超市生鮮部分成蔬菜、肉類、水產、蛋制品4個小組,平均每天工作15個小時以上。人手不夠,他們每天還參與搬運、分揀。
為落實省委省政府“品種更豐富、價格更實惠、配送更快捷”的要求,一線人員全身心投入——
為讓鮮魚進城,中商水產買手付江亭開車到荊州農村,與漁民一起下塘撈魚,裝上車后連夜趕回武漢。第二天,一批活魚出現在超市社區套餐里。
為保障低收入群體基本生活,2月24日起五大商超推出“10元10斤”的特價蔬菜包。中百生鮮物流園的生鮮買手馮濤說,特價蔬菜包很受歡迎,僅土豆日需求量從30噸跳漲到60噸,他們四處聯絡,最后在內蒙古烏蘭察布找到貨源。
保供戰中,食享會、盒馬等一批電商克服多重困難,加入到保障民眾生活的服務大軍之中。
“發貨的那一天,要工作12個小時以上。”44歲的王曉春是食享會的一名團長,負責洪山區四眼井社區的居民團購。武漢小區封閉后,她管理的微信群如滾雪球一般,每天都有人加入,現在已超過600人。
在食享會,千余名像王曉春這樣的團長,服務的觸角延伸到近千個小區。
為了盡力滿足市民需求,五大超巿持續優化配送套餐。武商眾圓超級生活館店長毛雨香說,現在套餐已更新到第五版,僅生鮮套餐就有15個,另有清潔、個人護理套餐等,總套餐數從最初的6個增加到了31個。
打通“最后一百米”
飛馳的快遞小哥,奔跑的“紅馬甲”,變身送菜車的公交車,將一袋袋米、一壺壺油、一包包菜、一盒盒藥源源不斷地配送到小區。
2月16日,在湖北各大小區、村莊全面封閉管理以來,商超員工、社區(村委會)和物業人員、志愿者以及58萬下沉黨員干部,攜起手來,努力解決菜籃子“最后一百米”難題。
周會敏,武昌區百瑞景社區六期的物業人員,每天早上,她和社區網格員在收集居民采購需求后分頭購買,然后運到小區門口。對10多戶獨居老人,她和同事們輪流送菜上門。
武漢市江岸區后湖街道惠民苑社區網格員豐楓,負責為200多位重癥病人買藥,因箱子裝不下,他把50多份藥串在一起掛在身上;在廣水,雙崗村委會副主任涂永國每天為孤寡老人、留守兒童送菜,連續奮戰一個多月,最終病倒在村里卡口上。
“紅馬甲”,眼下成為社區和村莊的一道亮麗風景。從60后到00后,從城市到鄉村,從超市到社區,志愿者不停奔忙。
盛蕾,武昌理工學院影視傳媒學院黨委書記、副教授。她來到江岸區海賦江城小區,穿上“紅馬甲”當起了代購員、搬運工,并且組建了一支由10名業主參加的“志愿服務隊”,為老人、孕婦等服務。
“我是黨員我先上。”這是下沉社區黨員干部的共同口號。
在武漢市洪山區卓刀泉街工程大社區,20余戶是獨居老人。黨員張世海等人下沉到社區當志愿者,承擔起老人們的日常購物,當起了老人們的“好兒女”。
隔離不隔愛,在這場保供大戰中,我們身邊的你我他,一個個普通的身影,用雙手和汗水,在為群眾的生活保障而付出。
盡管如此,保供大軍深感保供工作與群眾需要、期盼相比仍有較多環節尚需完善。面對記者采訪,他們表達共同心聲——
不松勁,再加力,為保障群眾基本生活傾盡全力!
(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艾紅霞 雷闖)
編輯:但堂丹
上一篇:
武漢發布第二批雞蛋團購配送信息 新增9家企業參與配送
下一篇:
咸安:液化氣穩價保供
咸寧網訊(通訊員李發揚)3月4日,中交資產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交資管)從意大利購買的290套防護服,運達市紅十字會倉庫...
2020-02-25 07:512月20日,在通城縣城區一家超市,工作人員正在整理果蔬。湖北是全國露地冬春蔬菜優勢區,全省在園蔬菜生產面...
莊丹介紹,針對5G的應用需求,長飛提供全套承載解決方案,發布國內首個“5G+全光網絡”工業互聯網解決方案,持續推進5G生態下...
湖北日報全媒記者許曠鄧偉省政協十二屆三次會議舉行期間,來自港澳地區的政協委員、列席人士熱議湖北近年來的變化,紛紛為湖...
泰康保險集團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陳東升、湖北省保險行業協會秘書長孫禮友、泰康人壽總裁程康平、湖北分公司歷任總經理、在漢...
咸寧新聞網訊 記者朱哲、通訊員葉長明、胡放明報道:1日至2日,省國土資源廳黨組書記、廳長孫亞來我市調研國土資源工作。市委...
咸寧新聞網訊 記者朱哲報道:昨日,市委代理書記李建明參加湖北商貿學院更名暨咸寧校區落成會議,并考察湖北商貿學院校園建...
咸寧新聞網訊 記者聞期駿、通訊員朱澤云報道:昨日,湖北省先進模范事跡巡回報告團來咸,舉行全省首場報告會。全市近千名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