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市各小區、社區進行封閉管理后,重癥和慢性病患者怎么買藥成了問題。為了緩解居民購藥需求,武漢市江岸區金橋社區的工作人員,從22號起,開始集中收集社區重癥病人的用藥需求,輪流為四個小區居民集中采購。
早上九點半,武漢市江岸區金橋社區的工作人員就已經登記了19個居民的購藥需求。
武漢市江岸區金橋社區網格員阮珊告訴記者,“對于所有居民,有重癥病例的,開的藥都寫個清單給我們,有的人不會寫清單,就把藥盒子帶過來。就像這位居民,登記的時候就把醫保卡密碼寫在這,有沒有會員卡,沒有會員卡我們到那邊藥店,就多了一個程序,我們先辦會員卡也叫購藥卡,沒有我們就多排一次隊。”
為節省時間,讓居民早點拿到救命藥,社區兵分兩路,一組人登記居民的需求,而另一組人則早上五點就到重癥慢性病定點藥店去排隊。
阮珊說,“早上五六點鐘就去排隊了,排到三十多號。前天去買藥的人都凌晨兩三點鐘回來,昨天其實我也做好這個準備了,我們排的號算是比較靠前的,但是也到了晚上十一二點我們才回來,都是社區的人在跑這個事情。”
阮珊告訴記者,大部分重癥病人需要的藥品種類都很多,有時候要跑好幾個地方購買,晚上購齊的藥品,她和同事會在第二天一早進行分類然后分發。
在購藥現場,阮珊和同事們一起商量分配,“統一開的單子一起買,回來以后就把這些藥按照名單單獨分出來。我們方便分發,這邊的重癥藥我都已經分好了,現在正準備給居民去發的。”
把藥品分配好后,阮珊立刻打電話聯系居民,送往居民家里,“我是社區的小阮,你那個藥我送過來了,你一會兒下樓我馬上到你樓下。這醫保卡病例什么的你都收好,能開的藥我們都開回來了,那個單子上面都有,上面沒有寫自費就是社區沒有墊錢,都是扣的醫保卡里的錢,你收好。”
下午所有的藥品都送到了居民手中后,阮珊和同事又要忙著到定點藥房去排隊領單子上新統計增加的購藥需求。
武漢市江岸區金橋社區黨委書記邱金蘭告訴記者,“居民每天到漢口大藥房黃石路店排隊時間很長,對老年人身體健康不利。第二個也不利于封控管理,我們從22號開始,告知小區居民我們會定點定時,在各個小區收集重癥病例等資料,再由社區工作人員集中購買,第二天發放到居民手中。”
2月23日,武漢市醫療保障局宣布,從2月23日起至26日,全武漢在現有10家門診重癥(慢性)疾病定點零售藥店試點的基礎上,分批再增加40家。今天上午記者在24日新增的10家定點藥店之一的國藥控股湖北國大藥房了解到,藥店正在進行藥品的清點工作,到下午三點左右,將正式進行開放。開放后將提供高血壓、糖尿病、血管介入等十種重癥(慢性)疾病所需藥品。截至24日,全市共有20家門診重癥慢性病定點藥店為患者服務。據了解,最晚不遲于2月26日,全市還將陸續新增30家定點藥店。屆時,武漢重癥慢性病零售藥店增至50家。同時,支持“互聯網+”醫療服務納入醫保支付。為參保人員提供的常見病、慢性病“互聯網+”復診服務納入醫保支付范圍,實現線上診斷、處方外配、在線支付和線下藥物配送上門服務。
(來源:湖北電視綜合頻道 記者:斯琴托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