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杜培清 通訊員 張練
鄉鎮之美,美在風景,更美在文明。
近年來,咸安區官埠橋鎮緊緊圍繞“扮綠城鄉,建美家園”的文明創建思路,整合各方資源,推進城鄉精神文明建設融合發展,城鄉“外在顏值”和“內在氣質”實現雙提升,百姓生活幸福指數持續加碼。
1 張公集鎮:打造宜居環境 提升文明品質
“污水基本靠蒸發,垃圾基本靠風刮”。這是舊時鄉村集鎮留給很多人的印象。近日,記者走進咸安區張公集鎮,眼前豁然一亮。
主鎮區“三橫兩縱”的街路布局已經形成,路網全面硬化、亮化、綠化,道路房屋全部立面改造。走在集鎮主干道上,沒有垃圾成堆的衛生死角,不見污泥濁水和空中“蛛網”,一切都井然有序。
“這幾年,鎮里借文明村鎮創建提升工程和共同締造的東風,不斷完善全鎮基礎設施,社區環境和居民精神面貌都有明顯提升。”張公社區支部書記陳鐵軍介紹,鎮政府近年來依靠項目幫扶及自身投入2000余萬元 ,用于集鎮道路提檔升級、集鎮市政和管線管網綜合改造、新時代文明實踐所站提升等基礎設施建設;還廣泛發動群眾,按照群眾出一半、政府獎補一半的方式,籌措資金建設停車位800個,公益宣傳點位117個,修建公交站點6個,設置分類垃圾亭9處,投放分類垃圾桶45處。
文明創建貴在便民利民。鎮政府還聽取民意,在廉政廣場前的草坪安裝不銹鋼晾衣桿;多渠道籌措改造資金,將廣場旁的臭水塘改造成觀景塘。
人居環境好起來、文化生活好起來,居民的精神面貌、文明程度也發生了巨大的變化 。
現在,居民不再亂扔亂倒垃圾,自覺把自家門口打掃得干干凈凈。每到傍晚時分,到小游園觀光休閑、徒步健身的居民絡繹不絕,廣場上跳舞的樂聲此起彼伏,街上充滿煙火氣的燒烤夜市吸引了一撥又一撥來自城里的客人,張公集鎮居民的“文明指數”和“幸福指數”穩步提升。
2 官埠村:巧用村規民約 涵養文明鄉風
“整空荒”“拆破舊”“立統面”“建產業”,官埠村大路葉的文化禮堂外墻上,四個高懸的手繪竹匾引人注目。
4月26日,村里的拐角處,一臺挖掘機來回作業,隨著機器聲響,一座騰空的危舊房轟然倒下。
“我們準備把這個廢棄的一角建成村里的休閑區,安裝健身器材,讓村民在家門口就可以進行體育鍛煉。”73歲的老組長、村灣建設監督理事會的副理事長葉宏光向記者展示了一張賬單:“每個村民捐款、捐物 ,出大工、做小工,我都有記賬。”
在大路葉,除了村灣建設監督理事會以外,還有鄉賢理事會、鄉村振興理事會、鄉村建設理事會、村灣紅白理事會等共11個理事會。這些理事會吸納老黨員、鄉賢、退役軍人、村民代表為成員,為村灣治理和發展獻計獻策,形成了“大事一起干、好事大家判、事事有人管”的可喜局面。
“過去,大路葉村民結婚,車隊、酒席、樂隊一個都不能少,繁重的人情往來給村民造成了沉重負擔。”官埠村副支書度家華介紹,“是紅白理事會剎住了這股歪風。”
村灣紅白理事會立足于村情實際,修改完善村規民約、紅白理事會章程,提倡“喜事新辦、喪事簡辦、小事不辦、杜絕大操大辦”“結婚、滿月、喬遷、升學、參軍等隨禮不超過200元”的文明理念。
同時,村里為文化禮堂配備了桌椅、音響等硬件設施,免費提供給村民使用。現在,村民都自覺按照統一的規模和標準,集中在文化禮堂辦酒,不僅有“面子”,也省去了額外的開銷。
文明風尚融入日常、化作經常,新風正氣在大路葉落地生根。
3 大路鎮新村:推行文明積分 “兌”出鄉村新貌
房屋錯落有致,村道平坦干凈。幾位老人正在樹蔭下的花叢中邊聊天邊剔除雜草。
“從‘毀綠種菜’到‘百花滿園’,村民的轉變不容易。”看到眼前一幕,村干部鎮波感嘆。
小泉村五組又名大路鎮新村,2010年,因高鐵咸寧北站和大洲湖濕地公園開發建設快速推進,退耕退養的村民 “洗腳上岸”,整體搬進了大路鎮新村的新樓房,成了在家門口就業的新城市人。
搬入新的還建點后,大部分村民長期養成的思想觀念、生活習慣短時間內難以改變,亂占亂建、毀綠種菜現象屢禁不止。
是什么讓村民態度發生了180度的轉變?
村干部鎮波亮出了厚厚一沓粉紅色紙券——由村灣治理理事會制作發行的積分券。
在大路鎮新村,每戶村民有了電子積分存折,村民積極參加志愿服務活動能積分、公益事業“好”能積分、環境衛生“優”能積分、遵紀守法“佳”能積分,村民參軍或考上大學還會有額外積分獎勵。
村“兩委”每月定期對積分進行公布,對先進個人、家庭、團隊進行上墻公示,頒發榮譽證書;村民也可憑積分券到村里的愛心超市兌換糧油食品、生活用品等商品。
“現在大路鎮新村村容整潔、空氣清新,有醉人的鳥語花香,還有健康的文明新風,有富民的特色產業,還有滿滿的幸福感、獲得感,而且鄉愁依舊在。”大路鎮新村最美鄉賢、軍轉干部樊啟林說,“這些都是我選擇回鄉養老的原因 。”
創建讓城鄉更文明,文明讓生活更美好。如今,在常態化的文明創建帶動下,官埠橋鎮村容美、民風淳、文化興,村民風貌積極向上,鄉村振興的步伐越發堅定有力。
編輯:但堂丹
上一篇:
童心書畫繪文明
下一篇:
咸寧市開展“百堂講座進百校”活動 點單式心理輔導點亮未成年人心燈
至此,龍潭村鄉賢志愿服務工作模式,正式在浮山街道辦事處(市“創文”工作第六片區)全域推廣。圍繞提高鄉賢志愿服務組織的...
近日,記者走進赤壁市神山鎮鐘鳴村,看到當地可喜的變化:原本八組九組、十六組高低不平、泥濘難行的泥巴路,變成了鋪滿瀝青...
咸寧網訊記者黃柱報道:近日,記者走進赤壁市神山鎮鐘鳴村,看到當地可喜的變化:原本八組九組、十六組高低不平、泥濘難行的...
據悉,此次成立白霓鎮鄉賢理事會,旨在為鄉賢們提供一個參與家鄉建設和社會治理的平臺,能夠充分發揮鄉賢在鄉村振興中的重要...
后期,村里將對資金進行統一管理并公示,堅持問急問需于民,確保將每一分錢公開透明,用在村民的心坎上。
咸寧網訊通訊員陳明珠、鄒明報道:“感謝在外鄉賢們對廣濟堂村的牽掛,感謝父老鄉親們的共同努力,共同締造幸福家鄉已見成效...
遂莊小學校長張名揚對鄉賢們的善舉深表感謝,他表示,決不會辜負鄉賢們的期望,今后將繼續抓好學校管理工作,努力提升教學質...
遂莊小學校長張名揚對鄉賢們的善舉深表感謝,他表示,決不會辜負鄉賢們的期望,今后將繼續抓好學校管理,努力提升教學質量,...
”咸寧市委統戰部有關負責人介紹,將努力發揮鄉賢在引資引智、社會治理、鄉風文明、公益慈善等方面的作用,助力共同締造,共...
”雙溪橋鎮黨委書記劉志廣表示,該鎮將堅持“鄉賢發力、群眾受益”的工作思路,以全鎮17個鄉賢理事會為平臺陣地,繼續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