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張敏 實習生 陳翼飛
9月30日,市公安局通過微信公眾號、新聞客戶端等形式,發布《致養犬市民的一封信》,文明養犬再度引發廣泛關注和熱議。
文明養犬,不僅有關個人素質,更關乎城市文明。今年來,通過持續地整治、引導,市民文明養犬意識不斷提升,不文明養犬行為大幅減少,人們正用實際行動踐行文明養犬理念。
不文明養犬行為大幅減少
10月10日傍晚,夜風微涼。十六潭公園內散步、跑步的人不少。
一身運動裝的市民吳倩,正拽著牽引繩帶寵物犬散步。“在公共場合,給寵物犬拴繩,讓狗狗處于自己的監管之下是非常有必要的。”吳倩告訴記者,如果公眾場合遛狗不牽繩,遇到突發情況,現場會變得很難控制。
記者在十六潭公園觀察發現,公園內有其他幾位市民正在遛狗,他們都將自家的狗狗套上了牽引繩。
“不牽繩的狗狗一旦受驚,可能會出現亂跑或咬人的情況,所幸現在越來越多人遛狗時會主動牽繩。”帶著孩子在公園玩耍的市民王瑤笑著說,帶著孩子游玩時放心了許多。
連日來,記者走訪市人民廣場、潛山公園、同惠廣場等休閑場所發現,以往較為普遍的遛狗不牽繩、不清理狗糞等不文明養犬行為大幅減少。
近年來,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普遍提高,飼養寵物犬已經成為許多居民的愛好,但與之而來的遛狗不牽繩、不清理狗糞、狗吠擾民等問題也越來越突出,不文明養犬行為備受詬病。因而,今年來發生的變化,讓市民感到格外欣喜。
“我閑逛時發現,城區的流浪狗少了很多,是個值得高興的變化。”御龍花園小區居民鄭一表示,自己很怕狗,尤其是不知道會何時傷人的流浪狗,如今安全感提升了不少。
家住書苑小區的市民黃女士高興地說,不文明養犬行為大幅減少,不僅有助于提升市容環境,也有利于保障廣大市民的身體健康和人身安全。
文明養犬成更多市民共識
一大早,家住雙鶴路附近的市民陳飛就起床,拿上狗繩、嘴套、裝拾寵物排泄物的垃圾袋,帶著已經迫不及待的寵物犬出門了。
“我每天都要遛狗兩三次,每次出門前,都會帶上‘遛狗三件套’。雖然麻煩,但一直堅持。”陳飛笑著說。
陳飛是一位典型的愛狗人士,已經養犬上十年了。他表示,自己很享受寵物帶來的快樂,但這需要建立在不影響他人、不影響公共秩序的基礎上,“我想這是文明城市的每一位市民,都應自覺做到的。”
家住大楚城小區的王婷,有和陳飛一樣的認識和習慣。只要出門遛狗,她必定會拿上牽引繩,如果狗狗排便了,會用紙張、塑料袋等包住糞便就近扔進垃圾桶。
王婷認為,養狗人如果真心愛狗,就要主動遵守社會公德,履行養狗責任,讓自己的寵物得到他人和社會的認同。
“狗兒已經成為了我家庭中的一員,我對它的愛不僅在于吃優質的狗糧,買許多的玩具,更重要的是教它遵守社會公德,雖然辛苦,但這是我作為主人應盡的職責。”王婷說,從接狗回家那天開始,就在教它定點大小便,在住宅樓里不吠叫,遇見生人不撲撞等,狗狗的乖巧收獲了鄰居們的稱贊和喜愛。
記者采訪發現,隨著宣傳與管理的不斷深入,文明養犬成為更多市民的共識。
“文明養犬,說易行難,這不單是一句宣傳口號,更是需要養犬人扎扎實實地踐行。”咸安永安街道車站路社區黨委書記鄧小虎說,很開心看到越來越多人自覺踐行文明養犬理念。
多措并舉牽好養犬“文明繩”
9月30日,市公安局通過微信公眾號、新聞客戶端等形式,發布《致養犬市民的一封信》,呼吁廣大養犬市民文明養犬。
《致養犬市民的一封信》里,從“依法依規,規矩養犬”“愛護環境,文明養犬”“做好防疫,健康養犬”“加強約束,安全養犬”四個方面,詳細講解如何文明養犬,從而維護全體市民的合法權益,維護城市良好的社會治安秩序和安居環境。
“美好的人居環境需要我們共同珍惜、共同維護、共同創造。依法、文明、健康、安全養犬,是我們共同的責任;人與動物和諧相處,共享美好家園,是我們共同的愿望。”市公安局呼吁,讓我們相互配合,相互理解,相互監督,為建設美麗、宜居、文明、和諧咸寧作出應有的貢獻。
今年來,我市多措并舉牽好養犬“文明繩”,除了加強線上線下文明養犬知識宣傳外,還持續開展不文明養犬整治行動。
自去年7月中旬開始,咸安各街道組建專班,通過排查,全面掌握居民養犬信息,并對照居民養犬名單,逐一上門入戶宣傳政策、告知要求、簽訂文明養犬承諾書,號召居民對不文明行為進行自查自糾。
“小區群里的物業管家常會提醒養犬的家庭及時做好登記,商場入口處有禁止寵物入內的語音播報提示,就連走在大街上都有志愿者上前溫馨提醒牽好寵物。”家住咸安區文筆路的汪靜說,在這些措施的作用下,養犬的“文明繩”被牽好,依法、文明、科學的養犬理念深入人心。
編輯:但堂丹
上一篇:
“紅色積分”凝聚“新”力量
下一篇:
文明之花次第開 ——咸安推進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建設觀察
陳曉明(市直)我家的書房有一個寬大的落地玻璃窗,我的書桌正對著窗戶,窗戶就是我的眼晴。輕霧早已散盡,十六潭公園的湖水...
○李鐵最近關于公園城市的話題在城市規劃圈內引起了廣泛的關注,成為了熱點問題。是增加城市的公園數量,還是城市變成一個大...
建設自然生態公園城市,通城縣底氣足。?在“點”上,通城城區主要有通城首個城市公園——秀水公園、地標性建筑——雁塔廣場...
共讀林爺爺的詩(解放公園10月7日10:00—11:30)44“100個科學家的中國夢”讀書會(西北湖廣場10月7日10:00—11:30)10月8日主題:...
目前,市區淦河流域建成綜合性公園5個,社區公園2個,專類公園2個,小游園45個。咸寧日報全媒體記者袁燦夏正鋒陳紅菊攝。
咸寧網訊咸寧日報全媒體記者饒敏、吳文謹、李娉、特約記者胡劍芳、李星報道:12月2日,記者走進位于咸安區肖橋村的錢瑛社區公...
“出門是公園,睜眼是美景,變化挺大的,在這里生活很幸福。目前,該市已建成人民廣場、北站廣場、“一河兩岸”親水公園、金...
近日,溫泉城區十六潭公園一條長達550米的健康綠道初步成型,這是公園的四期工程,將與前三期綠道串連,形成完整的公園綠道網...
咸寧網訊咸寧日報記者黃柱、特約記者童金健、通訊員余慶報道:山環水繞,樓臺亭榭……元旦前一天,備受赤壁市民關注的砂子嶺...
咸寧網訊咸寧日報記者譚昌強、通訊員鄧丹、劉奧報道:18日,見到嘉魚縣陸溪鎮印山村黨支部書記尹愛清時,他正在村公園工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