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寧日報全媒體記者 張敏
8月25日,“咸寧市2021年度學雷鋒志愿服務系列先進典型評選活動”進入公示階段,市委黨校教師李穎作為“最美志愿者”上榜。
熟悉李穎的人都知道,他當選“最美志愿者”是實至名歸。從2018年加入市義工協會以來,他把業余時間幾乎都用在了參加公益活動和開展志愿服務上。
“彎腰一秒拾起文明”公益環保、慰問孤寡老人、無償獻血、疫情防控值守、宣傳宣講……李穎的周末變得越來越忙。他連續4年獲得“咸寧市優秀義工”榮譽稱號。
李穎是黨校志愿者的典型代表。查看黨校志愿者服務時長,高居榜首的還有“義工教授”解全勝,服務時長已經將近1200個小時;施亞平、王成林、鮑超等一批青年教師,也積極參與志愿服務活動。
全員開展志愿服務,人人爭當“服務員”,是市委黨校積極參與創文工作的舉措之一。與此同時,該校還發揮職能優勢,當好黨的理論政策的“宣講員”、咸寧好故事好聲音的“廣播員”,將黨的聲音一傳到底,讓黨的創新理論“飛入尋常百姓家”。
“踔厲奮發,篤行不怠,做偉大事業的建設者、文明風尚的倡導者、敢于追夢的奮斗者,為喜迎二十大貢獻出我們的巾幗力量!”這是黨校青年教師廖詠絮在市婦聯“喜迎二十大,寧聚她力量”巾幗紅大宣講活動上的表態發言。
今年,廖詠絮比往常更忙。她不僅是市委宣講團成員、市紅色娘子軍宣講隊隊長,還是市委黨校唐光友學雷鋒志愿服務隊理論政策宣講分隊的骨干成員。為了做好黨的理論政策的“宣講員”,她經常一天奔波于幾家單位,從機關到企業,從市區到鄉鎮,她精心準備每一篇講稿,認真對待每一場宣講。“有深度、有力度、有廣度、有高度、有溫度”,宣講對象紛紛向她豎起大拇指。
在黨校,像廖詠絮這樣的教師還有很多,12名教師擔任市委宣講團成員。他們忠誠于黨的宣講事業,主動肩負“宣講員”的神圣職責,一年開展理論宣講130多場,覆蓋受眾15000人。
在黨校,還有一支優秀的“廣播員”隊伍。青年教師阮成君,是“咸寧故事王”“優秀百姓宣講員”;青年教師萬思齊,在全市職工“學黨史、頌黨恩”演講大賽摘得一等獎……她們深入挖掘咸寧的紅色資源,熱情講述鄂南的紅色故事,廣泛傳播了咸寧美名。
“要提高政治站位,堅持以人民為中心,變‘要我干’為‘我要干’,養成好習慣,形成好風尚,為我市創文工作貢獻黨校智慧和黨校力量。”市委黨校常務副校長胡昌文說。
編輯:但堂丹
上一篇:
咸安區橫溝橋鎮 “約”出文明新風尚
下一篇:
交警城區大隊車管分所 加班加點辦理上牌登記業務
當天,咸寧義工協會聯合黨支部7名黨員,在市社會工委直屬黨支部、咸寧義工協會聯合黨支部書記高當發的帶領下,為汀泗橋鎮古田...
每年組織12次進福利院獻愛心活動, 2018年為200名庫區留守兒童完成“夢想成真”活動, 2019年為2000名學生上好兒童平安課, 2...
今年以來,通山義工協會組織義工參加文明出行、交通勸導、禁毒宣傳等各種活動十余次。
事后,老師和家長紛紛給張勇軍的手機發來感謝短信:“是你的安全護送,給了孩子一個光明的未來!
風雪中,他不顧生命安危,隨車遠征武漢、孝感,將一批一批來自全國各地的物資,及時送進醫院、社區。運送中,楊均勇雙手被包...
有這么一個人,明明自己有足夠資格成為義工的服務對象,但他反而竭盡所能去幫助其他人。他就是70高齡的鄧福凡,一位退休的黨...
3月5日,十六潭公園里,來自市義工協會的成員們正沿路撿拾垃圾,成為公園里一道亮麗的風景線。咸寧日報全媒體記者夏正鋒攝。
咸寧網訊記者陳希子、通訊員程思慧報道:近日,咸寧職業技術學院外國語學院教師們聯合咸寧義工協會,來到通城縣馬港鎮潭下村小...
關愛貧困村民、甘當愛心媽媽、奮戰抗疫一線、參與抗洪防汛、關愛弱勢群體……在加入赤壁志愿者隊伍的3年多時間中,義工服務時...
關愛貧困村民、甘當愛心媽媽、奮戰抗疫一線、參與抗洪防汛、關愛弱勢群體……在加入赤壁志愿者隊伍的3年多時間中,義工服務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