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寧日報全媒體記者 周萱 |
創建文明家庭是群眾性精神文明創建活動的重要內容,是營造良好社會風氣的重要支撐。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風,發揚光大中華民族傳統家庭美德,積極組織開展家庭文明建設活動,引導廣大家庭重言傳、重身教,教知識、育品德,使千千萬萬個家庭成為國家發展、民族進步、社會和諧的重要基點,以好家風支撐起全社會的好風氣,推動形成愛國愛家、相親相愛、向上向善、共建共享的社會主義家庭文明新風尚。
在咸寧市赤壁北站社區有這樣一家人,他們是旁人眼中的“志愿者之家”“教育之家”“和諧之家”,他們熱愛生活、熱心公益、家庭和睦。他們就是市級文明家庭杜華英家庭。
今年56歲的杜華英和丈夫舒煉成都是赤壁義工協會的志愿者?!?016年退休后,空閑時間多了,我就想著能不能發揮余熱,為社會做一些有意義的事?!倍湃A英說,一次機緣巧合,她得知赤壁義工正在招募志愿者,便立刻毫不猶豫的報名,從此成為其中一員。
“我們參與最多的志愿服務就是關心關愛困難群體。”杜華英回憶起一次到某村級福利院做志愿服務的情景:“我們為老人們理發、剪指甲、打掃衛生,陪他們聊天,看到平時孤獨的老人們發自內心的微笑,心里五味雜陳。”杜華英說,越深入參與志愿服務,越深刻感受到社會上需要幫助的人還有很多,不僅是物質上的幫助,還有心理、精神上的關懷。這也更堅定了她投身志愿服務的決心。
成為志愿者6年以來,杜華英參與的志愿服務已經數不清,僅從近兩年在赤壁市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志愿服務平臺注冊算起,她的志愿服務時長也達到了300多個小時,因突出表現被評為“赤壁市優秀義工”。
“參與志愿活動,我的家人都非常支持。周末我愛人經常主動包攬家務,讓我放心、專心參加志愿服務?!倍湃A英說。
受杜華英影響,丈夫舒煉成、女兒盧晨都加入了義工協會,遠在外地的兒子也熱心公益?!皬澭幻搿⑹捌鹞拿鳌敝驹富顒印⑿^疫情防控志愿服務、創文宣傳等大大小小的志愿活動中,總能看到杜華英家庭的身影。
“與人為善,盡自己的能力去幫助他人,做對社會有用的人?!边@是杜華英、舒煉成夫婦經常教育子女的家風家訓。杜華英說,家里既注重對孩子智的培養,也注重德的涵養?!拔覀兒妥优g溝通很多,家庭氛圍好,孩子們樂于分享他們的生活,性格很陽光。”她笑著說:“我們都是普通人,也說不出什么大道理,都是一些很樸素的教育?!?/p>
杜華英熱愛生活,樂于助人,還是運動達人。舒煉成專注崗位,扎根教育系統,被評為“湖北省教育先進工作者”。兩口子一貫與人和善、文明有禮、孝敬老人、熱衷學習。
或許正是這樣樸素的言傳身教,讓兩個子女成為了旁人眼中的“學霸”,各自領域崗位上的奮斗者。
“一個好的家庭,需要全家人共同經營。社會這個大家庭,也需要我們共同建設?!倍湃A英說,未來全家人也會在各自的崗位和領域發光發熱,經營好自己的小家,也為社會大家庭做貢獻。
編輯:但堂丹
當天,咸寧義工協會聯合黨支部7名黨員,在市社會工委直屬黨支部、咸寧義工協會聯合黨支部書記高當發的帶領下,為汀泗橋鎮古田...
每年組織12次進福利院獻愛心活動, 2018年為200名庫區留守兒童完成“夢想成真”活動, 2019年為2000名學生上好兒童平安課, 2...
今年以來,通山義工協會組織義工參加文明出行、交通勸導、禁毒宣傳等各種活動十余次。
事后,老師和家長紛紛給張勇軍的手機發來感謝短信:“是你的安全護送,給了孩子一個光明的未來!
風雪中,他不顧生命安危,隨車遠征武漢、孝感,將一批一批來自全國各地的物資,及時送進醫院、社區。運送中,楊均勇雙手被包...
有這么一個人,明明自己有足夠資格成為義工的服務對象,但他反而竭盡所能去幫助其他人。他就是70高齡的鄧福凡,一位退休的黨...
3月5日,十六潭公園里,來自市義工協會的成員們正沿路撿拾垃圾,成為公園里一道亮麗的風景線。咸寧日報全媒體記者夏正鋒攝。
咸寧網訊記者陳希子、通訊員程思慧報道:近日,咸寧職業技術學院外國語學院教師們聯合咸寧義工協會,來到通城縣馬港鎮潭下村小...
關愛貧困村民、甘當愛心媽媽、奮戰抗疫一線、參與抗洪防汛、關愛弱勢群體……在加入赤壁志愿者隊伍的3年多時間中,義工服務時...
關愛貧困村民、甘當愛心媽媽、奮戰抗疫一線、參與抗洪防汛、關愛弱勢群體……在加入赤壁志愿者隊伍的3年多時間中,義工服務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