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精品乱码一区二区三区,国产精品人人做人人爽人人添,国模吧无码一区二区三区,久久精品国产久精国产

首頁 新聞 政務 圖片 要聞 聚焦 縣域 專題 文娛 科教 旅游 財經 論壇 名醫 招聘 數字報 新媒體 返回
首頁 >> 專題報道 >> 2016專題 >> 打造中國中部“綠心” 建設國際生態城市 >> 正文

通山著力打造中部"綠心"先行區 山通水富遍新村

來源:咸寧新聞網 時間:2016-08-26 22:55

  咸寧新聞網訊 咸寧日報記者劉文景、程慧、特約記者陳衛民、李江湖、通訊員陳舒林報道:“不毛之地成綠蔭,立根原在石頭縫”……25日,通山縣南林橋鎮石垅村11組的一幅“山水畫”讓記者驚喜有加:偌大一座石頭山,硬是被村民們“種”成了一座郁郁蔥蔥的花果山。山下碧波蕩漾,山上綠意盎然,生態美景賞心悅目。

  村支書張世生介紹,過去這一帶少有植被,都是石頭和黃土,而村民們種綠種滿、見縫插綠,在堅硬的“外殼”上披上了嶄新的“綠衣”。如今,荒山成青山,石山變“金山”,已成規模的60畝桂花、胖柑等經濟林,不僅美化了村莊生態,還可實現年增收10萬余元。

  今年來,通山縣緊扣中心構建“綠心”,強力推進“山通水富,綠色發展”戰略目標,全面深化國土綠化,增加森林資源總量,改善生態質量,增強生態功能,提升生態產品供給能力,著力打造中部“綠心”先行區。

  縣委書記石玉華說,中部“綠心”建設的“通山擔當”,就是把綠色的優勢利用好,把綠色的資源保護好,把綠色的產業發展好,把綠色的紅利釋放好。

  構建“綠心”,先造“綠滿”。該縣加快推進“綠滿通山”行動,大力開展荒山造林綠化,以強化服務為抓手,合理做好基地建設規劃和品種布局,同時加強造林種苗的質量管理,加大林地流轉力度,今年至目前已完成綠化造林12.58萬畝。

  該縣著力實施綠色產業富民工程,用活相關政策,優化資源要素配置,優先發展油茶、楠竹、水果、花卉苗木、香榧、茶葉等特色經濟林,大力發展林下經濟新興產業,增加農民收入,目前全縣油茶種植面積達24萬畝,楠竹種植面積達43萬畝。

  與此同時,該縣發揮良好的山水資源、生態環境、宗教文化和山岳氣候優勢,適應消費升級需求,開發形成觀光、休閑、度假相結合的生態旅游產品體系,捆綁九宮山和隱水洞聯合創建國家5A級旅游景區,帶動全縣旅游業轉型發展。

  同時,該縣不斷加強水土保護,嚴把采礦權準入關,嚴格控制礦山總量,抓好水體保護,疏通水面航道,加強富水湖生態治理,控制和規范網箱養魚,嚴厲打擊亂采砂、亂養殖、亂捕撈、亂砍伐等行為。

  為全面厚植生態優勢、充分釋放生態紅利,該縣采取連片成線、整村推進方式,大力開展“百村栽萬樹,綠化新家園”活動,將綠色示范鄉村工程與美麗鄉村建設、“四化同步”示范鄉鎮、“三萬”活動相結合,推行林農結合、林水結合、林路結合,讓森林入村、繞路、依水、圍田,描繪“白云深處秀美鄉村畫卷”,真正讓通山成為“綠心”的核心區、先行區。

編輯:Administrator

上一篇: 赤壁堅持問題導向 持續實施"藍天碧水凈土"工程
下一篇: 咸寧打造中國中部“綠心”國際生態城市戰略解讀

咸寧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① 凡本網注明"來源:咸寧網"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咸寧網,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咸寧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②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咸寧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③ 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新媒體

  • 打好組合拳,跑出加速度!?咸寧工業經濟奮戰開
    打好組合拳,跑出加速度!?咸寧工業經濟奮戰開門紅
  • 喜訊!咸寧多了一個“中國天然氧吧”
    喜訊!咸寧多了一個“中國天然氧吧”
  • 投資26億元!嘉魚縣官橋八組把大學辦到家門口
    投資26億元!嘉魚縣官橋八組把大學辦到家門口
  • 咸寧一地入選中國美麗休閑鄉村
    咸寧一地入選中國美麗休閑鄉村
  • 省級名單揭曉,咸寧這戶家庭上榜!
    省級名單揭曉,咸寧這戶家庭上榜!
<u id="mkfrf"></u>

          <p id="mkfrf"></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