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寧新聞網訊 記者劉子川、特約記者謝燕子報道:7日,在嘉魚縣簰洲灣鎮王家巷村,家家戶戶全員上陣,打穴盤,播種子。1臺多旋翼無人機在上空來回穿梭,將抗病蟲農藥和肥料均勻地噴灑到田間。
“現在蔬菜的市場價是災前的2到3倍,只要把菜種出來,就能彌補災害損失。”王家巷村田友蔬菜種植專業合作社負責人胡國雄說,受連續強降雨影響,該合作社200畝大棚經濟作物全部被淹。
災情發生后,縣直部門、社會力量匯聚嘉魚,縣衛計委組織災后防疫工作隊,開展災后防疫防病工作;供電公司分村分片派出人員,保障災后重建的電力供應;農業部駐華中地區水稻首席專家張似松來到簰洲灣鎮 “把脈”災后自救,現場答疑解惑,將生產自救培訓會開到田間地頭,送進千家萬戶……
洪澇災害中,嘉魚縣農作物大面積受災。為此,嘉魚縣委、縣政府吹響農業抗災保豐收緊急集結號,成立了災后恢復重建領導小組。縣農業局、民政局、水務局、交通局、衛計局等單位分別成立農業生產自救、房屋恢復建設、水利基礎設施恢復建設、交通設施恢復建設、災后防疫工作等相應職能專班,確保災后恢復重建工作嚴實落地。
嘉魚縣搶管搶種,把“補救”作為最緊迫的任務。該縣迅速出臺救災方案。緊急調配救災物資,安排恢復生產資金300萬元,向農戶免費提供水稻種子27萬斤,調配農藥100噸,肥料1萬噸,按照各鎮改種補種進度需要,及時分配到鎮、分發到戶,確保不丟一畝田、不荒一塊地。
嘉魚縣把“重建”作為最難得的發展機遇,縣委、縣政府成立災后重建上爭項目資金工作專班,以后垸泵站、永逸泵站、余碼頭泵站、永豐閘等維修改造工程等為上爭項目,各職能部門緊密結合自身職能,主動與國家部委、省市部門對接,上爭項目資金。
目前,嘉魚縣沒有發生一件涉災集體上訪事故,沒有出現一起衛生事故。
編輯:Administra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