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寧新聞網訊 咸寧日報記者向東寧、通訊員盧葦報道:上半年,咸寧市扎實推動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去產能、去庫存、去杠桿、降成本、補短板取得明顯成效。
高耗能行業去產能成效明顯。上半年,全市高耗能行業投資增速同比回落28個百分點。其中,非金屬礦物制品業投資同比下降40.3%。隨著我市生態建設的深入、加大“五小”企業的關停并轉力度,資源型和高能耗企業生產呈下降趨勢。上半年全市采礦業實現工業總產值38.05億元,同比下降10.3%。
房地產去庫存效果顯著。上半年,咸寧市房地產開發投資由去年同期的負增長轉為正增長,商品房銷售面積113.19萬平方米,同比增長11.8%。
產能過剩行業去桿杠初顯成效。上半年全市嚴格控制資金進入產能過剩的采礦業等行業,并及時收回部分僵死企業的貸款,并對相關企業已有負債進行處置。
市政府出臺15條措施,降低企業稅費負擔、財務成本、要素價格成本,提升競爭力。上半年,全市市級行政審批和服務事項精簡55.2%,涉企收費項目減少到92項,制度性交易成本大為下降。金融機構下調貸款基準利息,政府下調天然氣價,通過營改增稅制全市共減稅3億左右。為鼓勵創新,支持創業,對創新企業下調稅率10%。
同時,加快補齊發展短板。科技和創新方面,通過專項基金和政策刺激,上半年全市高新技術產品競爭力顯著提升,1至6月全市高新技術產業實現增加值32.96億元,同比增長12.8%。新能源與高效節能產業發展迅猛,該行業全市15家規模以上企業,銷售收入達12.64億元,同比增長50.25%;實現利稅總額2.38億元,同比增長238.16%。
編輯:Administrator
上一篇:
咸寧市召開資本市場建設培訓會 助推經濟轉型
下一篇:
咸寧人才工作助力精準扶貧幫助困難群眾脫貧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