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區名片:
古塔社區位于通山縣城西南部,始建于2002年10月,下轄財源、富民、電氣、興工4個小區,共有居民4822戶、 10726人,黨員135人。
近年來,該社區以“綜合治理、平安和諧”為目標,先后被評為省防災減災示范社區、通山縣平安創建先進社區、先進維權服務社區等。
2日晚上10點,寒意十足。通山縣古塔社區興工小區黨員焦南陽帶著治安巡邏隊,在夜幕中逐街逐戶進行治安巡查。
該小區是通山縣城的娛樂場所集中地帶,4條主要街道分布著大大小小80多家歌廳和夜市攤點。每到夜幕降臨,小區人頭攢動,熱鬧非凡。
當晚,記者跟隨巡邏隊在水岸花園片區巡查,只見各家店門外車水馬龍,但秩序井然。
“現在的治安好多了,但仍不能掉以輕心。”焦南陽說,四五年前,小區夜市初建,消費者蜂擁而至,一到節假日就人滿為患,推諉扯皮、打架斗毆現象層出不窮,小區成了市民口中的“是非之地”。
“決不能讓這種現象給社區形象抹黑。”社區黨支部書記宋春敏堅決表態。
社區黨支部一班人決定以樓層為突破口,開展聯防聯治和治安防控,發揮黨員的示范作用,在社區設立小區黨支部7個、樓棟黨小組23個,形成社區、小區、樓棟三級治安防控網絡;在街頭巷口安裝監控探頭,亮化每一條背街小巷,做到安全防控無死角。
10月的一天晚上,月亮灣轄區一家KTV門前人聲吵鬧,幾個社會青年消費完后,以沒帶錢為由,借著酒氣尋釁挑事,與歌廳老板爭吵不休,沖突一觸即發。
小區黨支部治安值班人員通過攝像頭看到情況后,立即趕到現場調解。通過親情和法制教育,讓滋事青年認識到了錯誤,及時化解了矛盾。
像這樣的事例還有很多。社區黨支部充分發揮黨員在平安建設中的先鋒作用,在40多個街頭巷尾,拉起了一張嚴密的安監防控網。據統計,2014年來,社區三級黨支部調處矛盾成功率達到90%,治安案件破案率100%,群眾的安全感、滿意度逐年上升。
宋春敏介紹,為了強化平安建設氛圍,社區每月還召開警民聯席會,每季度開展一次平安創建大宣講大聯歡活動,每年進行平安樓棟、平安小區和平安住戶評比,使平安社區的理念入腦入心。
張君元是電氣小區最早入住的居民,他見證了這些年來小區環境的變化:“以前,一到周末,小區樓下鬧哄哄的,經常看到打架斗毆;如今,消費有序,經營規范,睡覺安寧多了?!?記者 徐世聰 通訊員 李博 成成 海濤)
記者手記:
古塔社區地處通山城鄉結合部,是連接新老城區的樞紐地帶,人流、車流、商流密集。人氣涌入增添了社區的繁華,也帶來了治安隱患,面對矛盾,社區黨員沖鋒在前,充當矛盾糾紛的“安全眼”、“滅火器”,筑起了一道道“紅色防火墻”。
更多咸寧本地新聞,請關注微信公眾號:咸寧新聞網(或搜索公眾號:xnnews)
編輯:Administrator